2012上海全国统一高考语文卷(真题)

2013-04-25 17:40:21 上海高考试题高考重点

    ⒃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⒄“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⒅“谁?”
    ⒆“骆驼呀!”
    ⒇妈妈回答不上未了,她说:
    (21)“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22)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未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23)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入
(2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7.第⑥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2分)
8.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3分)
9.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①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
    B.第②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③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D.第④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第⑩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
    P.第⑩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10.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⑦段画线句。(3分)
11.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
加以分析。(4分)
12.“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4分)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苟子《劝学》)
    (3)             ,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4)不义而富且贵,             。  (《〈论语〉七则》)
    (5)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6)             ,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7)一夫当关,               (李白《蜀道难》)
(8)月子弯弯照几州,             。  (杨万里《竹枝歌》)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一16题。(8分)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上海高考数学试题 上海高考英语试题 上海高考理综试题 上海高考文综试题
上海高考语文答案 上海高考数学答案 上海高考英语答案 上海高考理综答案 上海高考文综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2020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考试阅读题答题技巧

语文考试阅读题答题技巧

语文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

语文高考选择题

2020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图片版)

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