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2014年考研招生简章

  机械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五个二级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阀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过滤与分离创新联盟和过滤分离与净化技术设计研究所等平台为依托进行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含高工、高级实验师)28人,具有硕士士学位教师55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64.4%。

  机械工程学院是四川省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机械工程学科在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机械制造及其信息化技术、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设备与机械、过程装备检测及自动化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330余篇,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等各级项目70余项,近三年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新型技术专利20余项,三大检索收录80余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各项比赛成绩喜人,获得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2项,四川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11年获佑泽杯全国工业设计特等奖,并多次在“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全国节能汽车等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聘任了10多名具有优异科研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02机械工程 085201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

  该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包括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械设计及理论、过程设备与机械、过程装备检测及自动化等5个二级学科,同时招收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

  机械工程是以机械设计、机械原理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1、培养目标

  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及独立承担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撰写论文摘要和进行一般会话的能力;毕业后适于在研究所、大专院校以及相关企业从事学科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教学及管理工作。

  2、主要研究方向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1 集成制造与信息化管理技术、02 现代制造技术及装备、03 再制造设计理论及应用、04 机电传动及其信息化智能化、05 材料成型及模具制造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1 专用机床驱动控制技术、02 工业机器人技术、0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机电设备开发、 04 管井检测与驱动技术、05 特种阀门开发与驱动技术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01 机械产品优化设计、02 机械产品有限元仿真分析、03 机械产品逆向设计、04 工业设计

  0802Z1过程设备与机械:01 多相流技术及应用、 02 分离与净化技术及应用、 03 节能减排与特种设备、04能源输配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05水和废水处理

  0802Z2过程装备检测及自动化:01过程参数检测与数据处理、 02机器视觉与机器人、03过程装备控制技术

  085201机械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

  3、主要课程

  数值分析、英语、现代设计方法学、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先进制造技术、有限元分析及应用、过程装备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

  4、就业方向

  培养学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从事机械装备研发、生产制造、设备设计、制造信息化研究等工作;可在工程机械制造、材料、化工等专用生产设备制造,运输车辆及物流系统,农业机械生产等行业,从事机械设备的设计、开发,机械设备的制造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成为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一)学院简介

  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以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1965年建)为基础组建而成。目前学院设置六个本科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省级重点学科;建有四川省唯一的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智能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智能学科研究体系。2000年我院被首批列入四川省高等学校电子与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一支教学科研并重、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授15名,副教授30名,学院拥有实验仪器设备价值在两千万余元以上,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厅级项目136项,纵向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横向科研经费2500多万元,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8项,专利30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院紧密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及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是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控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电子与通信技术、测量技术、图象处理技术、模式识别等,研究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1、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能够胜任本领域以及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程管理或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的人才。要求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创新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设计和技术开发的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2、主要研究方向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 先进控制与优化、02 非线性理论及应用、03 智能机器人、04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1 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测试、 02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03 自动化仪表、 04 计算机测试系统

  081103系统工程:01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工程、 02 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 03 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工程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1 智能计算、02 模式识别、 03 图像处理、04 信号处理

  0811Z1电力系统及智能控制:01智能电网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02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03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主要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智能计算、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系统工程、最优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系统、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工业机器人等,以及由培养单位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4、就业方向

  直接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在先进控制系统与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工业控制、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应用、信息与信号处理、系统工程、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仿真、检测技术等方面从事现代工业、农业、国防自动化设备中控制系统和装置的理论研究、应用设计、开发、决策及管理等。

  085210 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

  本学科主要针对工程应用领域中面临的复杂控制问题,应用控制理论,研究和发展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系统,设有过程控制系统、仿真系统、PLC等实验室。

  1、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厂矿企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既精通专业技术,又掌握一定管理知识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要求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

  2、主要研究方向

  01先进控制理论与应用、02工业过程控制与综合自动化

  3、主要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智能计算、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系统工程、最优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系统、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工业机器人等。

  4、就业方向

  控制工程直接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可在设备制造及生产系统的控制,工程施工及生产系统的控制,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管理,航空、航天、化工、交通等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控制等行业,从事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生产与制造,控制工程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护,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及管理等。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学院简介

  经济与管理学院从1980年开始招生,1983年4月经原四川省高等教育局同意建立工业企业管理系,是省内高校中最早开设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系科之一。近30年来,已培养经济管理类毕业生12000余名。学院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企业发展与创新、产业组织与规制2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设有工程与项目管理、技术经济评价、战略管理、产业规制研究等8个研究方向;开设了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和4个专科专业,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4000余名;拥有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学),省级精品课程1门(建筑市场分析与预测),校级精品课程8门。经济与管理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团结、奋进、严谨、创新精神,以中青年为主体、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较完善的教学设施。现有教职员工116人,其中,教师86人,教授、副教授45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省级平台)挂靠本院;学院实验中心设有管理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会计实验室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资料中心所藏图书和期刊涵盖了本院所有专业。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 经济管理人才为办学目标,面向社会需求,立足于经济、管理学科前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学科基础扎实、社会适应性强、具备相应实际工作能力的特点,深受社会的欢迎。所培养的人才中,许多已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骨干,并有不少毕业生被选送到国外学习、工作。

  (二)学科专业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我校“十二五”重点学科之一,将管理、经济、贸易、环境、工程、信息、法律有机地结合一起,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群;学科研究方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有着较强的市场需求。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企业发展与创新、产业组织与规制为2012年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目录外二级学科;现有教授29名,副教授20名,其中博士21名(含在读13名);承担了97项国家级、省部级、省厅级科研项目以及30余项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曾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近3年发表学术论文332篇,其中SCI、EI收录85篇。本学科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并重,依托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并在泸州老窖、玉龙化工等大型企业集团建有实训基地。

  1、培养目标

  本学科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深人的管理知识,能够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工程与项目管理

  主要研究大型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方法、工程项目节能与环境管理、安全与风险管理、项目决策理论方法、工程项目规划、项目投融资及造价管理、房地产开发管理、工程项目运营管理、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效率管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组织协调等。

  02.物流工程

  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企业物流经营管理等。

  03.运营管理

  主要研究与企业运营相关的财务管理、组织管理、流程管理、物流管理、研发管理、质量管理、制造管理等,特别是投资与风险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流程再造与优化、企业成长管理、营销管理、现代制造与服务管理、创新与变革管理、产品开发与产品策划、企业资源计划管理。

  04.资源环境管理

  主要研究区域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与特色经济、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规划与管理、循环经济(规划)、低碳发展、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能源效率、投入-产出分析。

  05.国际商务管理:主要研究国际商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活动过程管理、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商务交际、国际市场营销、国际企业发展战略、国际商务合同管理、跨国公司研究与国际化经营、进出口管理、咨询管理、国际品牌管理、商务政策咨询等。

  06.院校研究与教育管理

  主要研究院校管理与发展、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教育管理技术与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等。

  07.战略管理

  主要研究战略环境分析、资源和能力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战略变革以及产业战略规划和涉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资源战略、制造战略、成本战略、营销战略、国际化战略等。

  08.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研究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资源配置、潜力挖掘、职业规划、开发与管理、劳动关系、组织行为、培训开发、激励与绩效;研究人力资本投资管理、运营管理、效率评估、要素配置、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等。

  09.产业规制研究

  以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规制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与方法创新为基础,系统研究中国产业部门特别是工业行业在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模式转型、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实现高效低耗、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的规制理论、规制方法和规制政策,探索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中的城乡统筹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资源保护开发等方面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规制理论和方法,探讨产业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的规制、规划与战略。

  10.产业组织与竞争

  以管理科学、运筹学、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各类产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在工业化、市场化以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产业环境、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与规划、产业转移和产业政策等宏观问题,从产业竞争的视角探讨产业组织理论涉及的市场结构、竞争结构、垄断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等中观问题。

  3、主要课程

  高级管理学、高级经济学、战略管理、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统计与建模、工程项目管理等。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战略规划、流程优化、管理评价、项目管理、运营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学院

  (一)学院简介

  计算机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六个本科专业。教职工107人,专兼职教师8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0人,博士7人,硕士65人。拥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自贡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自贡市优秀专家2人。有《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智慧旅游四川省旅游重点科研平台》、四川省物联网技术及应用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以及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中心、自贡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支持中心等市级、校级研究机构。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市厅级项目7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8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成果奖励20余项。承担完成了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7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9项;出版各类教材、专著、教学参考书30余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

  学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先后与Cisco(美国)、中软国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金蝶软件、亿道电子、北京凌阳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联合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产学研基地。“思科网络学院”2010年获得思科公司大中华区“最佳学院奖”荣誉。亚信联创、神州数码思特奇、中科软、易思博、博彦科技、达内科技等六家知名IT企业联合授予四川理工学院2012“校园英才”名企定制就业人才培养基地。近3年来,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134人次,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1项。学生毕业就业于网易、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北京畅游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优酷网、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信股份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IBM等知名企业。

考研大纲 考研经验 考研真题 考研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录取
分享

热门关注

2020西藏自治区考研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报公告

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2020年新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2020年宁夏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2020年贵州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2020年广西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四川美术学院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0年吉林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江苏理工学院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研究生招生章程

2020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天津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西贺州市济宁医学院2020考研招生简章

考研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