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加拿大留学生活分享

2014-08-24 09:22:00 思宇 加拿大留学经验

  华人虽多,还得讲英文

  加拿大给人感觉最明显的,是华人多,印度或者是中东的人多,黑人可能有些城市多,但是我生活和去过的城市,黑人还一般不是很多。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加拿大的餐馆几乎可以分成三类,中餐馆,非中餐馆和快餐,这种分类上,快餐因为连锁店众多,所以数量最多,而接下来就是中餐馆,至于非中餐馆要比中餐馆少一些。而出租车行业,几乎是完全被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人垄断了,其他城市我不好确定,但是萨屯是这样的,打车十次,几乎八次以上是印度人。

  华人多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或者说坏处是,很多时候,英语变成了可有可无。很多时候,你几乎用不到英语。但是因为从广东沿海过来的移民要明显比中国内陆或者其他地方的人多,再加上粤语在东南亚的广泛流行,所以,粤语在这边的作用要比普通话大很多。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人用英语在交流,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他们要练习英语,而是一个说粤语一个说国语而无法沟通。这边很少用Chinese这个词来代表中文,更多的时候会用Mandarin(普通话)和Cantonese(粤语)来直接区分,加拿大白人也很清楚这里面的巨大分别。比如说打电话叫外卖的时候,如果是白人接的电话,你如果为了方便想找人用中文点餐,白人都会问你是说国语还是粤语。我平常开玩笑会说,比起所谓的军事侵略和文化侵略,中国现在的这种移民侵略才是最牛的,随着华人在加拿大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华人必然是越来越容易通过政治、经济等各种手段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权益的。再举个小例子,原来加拿大的第一大姓是Smith,如今也已经被李姓给超越了。

  每一个吃货都成了大厨

  作为一个吃货,请允许我再说点关于吃的方面。首先,来到这边如果自己不会做饭的话,还是会比较郁闷的,因为中餐馆既贵又很多都不是很正宗的,而且有些为迎合白人口味做的中餐,的确是无福消受。所以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中餐馆有两类,一类是中国人绝对不会进的,还一类是外国人很少的。当然外国人很少的这类是更符合国人的口味的。而关于快餐,作为在国内很爱吃快餐汉堡的年轻一代,我过来以后也很是适应了一段时间才能习惯这边的汉堡。因为这些快餐连锁在各国还是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进行了改变的。加拿大这边的快餐明显用料上要比国内实惠很多,这样很多比如说起司啊,奶酪啊,还有比较足量的牛肉猪肉饼啊,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可以。甚至连冰激凌都会觉得太油腻太甜了。

  总结完以上,还是自己做自己喜欢吃的才是王道。这里几乎每个吃货,都把自己变成了大厨,除了很值得让人佩服的打工狂人或者研究室狂人没有时间去花心思在吃上面以外,很多经济上不是很紧张的同学,都很是会花些时间研究吃的。比如笔者就是到了这边以后,学会了包饺子、蒸馒头、酱牛肉、配制火锅底料和各种各样以前想都没想过的炒菜。所以如果是对吃比较讲究的同学的话,还是建议出国前作下烹饪的突击强化训练。另外,和国内丰富多样的早点和夜宵相比,这边早上十点之前和晚上八九点之后,我们的选择几乎就只有快餐了,也就是各种比萨和汉堡。其他所有的餐馆都会在最晚9点左右打烊的。可能温哥华这种大城市会多些选择,但是笔者只是去那边游玩了几天而已,所以情况不是很明了。

分享

热门关注

日本留学省钱技巧分享2021

日本省钱小技巧

如何适应留学生活 留学社团选择技巧

留学生活适应方法

日本留学生活分享 留学日本真实情况介绍

留学日本经验

西班牙留学省钱技巧 去西班牙留学的费用有哪些

西班牙留学技巧

意大利留学日常须知 去意大利要了解哪些常识

意大利学生生活

新西兰留学生活分享

留学国家选择

英国留学生校园生活分享

英国留学生活分享

瑞士的留学生活是怎样的 真实瑞士留学生活分享

瑞士留学生活常识

德国留学生真实生活分享 怎样适应出国留学

德国留学生活

德国留学真实生活分享 怎样尽快的适应德国的留学生活

德国留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