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湖北十堰武当山导游词

2014-04-21 16:41:51 景点导游词大全导游词
真桥拾级而上,是一座耸立于云端的山门,门为砖石结构,歇山顶式建筑,下为石雕琼花须弥座,红墙翠瓦,门楣砖雕匾额刻着明永乐十七年(1419)驸马都蔚沐昕亲笔提写的“太子坡”三个大字。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背依狮子峰,右为天池,雨时飞瀑千丈,左为下十八盘,环境清幽,景色秀丽。因“铁杵磨针”的传说,在此修建了一座道院,取太子回心转意再度修行的意思,把这座道观改为复真观。国内的很多建筑都是坐西朝东的,而太子坡却是坐东朝西,这是比较少见的。

  复真观,明永乐十年(1412)敕建,清康熙元年(1662)、二十三年(1684)、二十九年(1690)曾三度重修,1983年湖北省政府拨款维修,恢复了原貌,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有庙房105间,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基本保持了当年的规模,是全山最大的道观。整个建筑布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富有韵律感。

  门内依山势的回转起伏,建夹墙复道,曲曲弯弯,犹如波浪起伏,称之为“九曲黄河墙”。九曲黄河墙跟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建“九曲黄河墙”取曲径通幽之意。从进门到出门,布局独特,古往今来,有“一里四道门”之称。进入二道门,便走进了“复真观”。复真观,砖木结构,硬山顶式建筑,绿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木构架,前为廊。这里有一幅“复见天心虚危应宿峰峰碧,真成神武旗剑扬烟处处玄”(上联署“甲申季秋”,下联落款“监院洪永寿敬立”。虚危应宿:指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各自归位,道教所崇拜的圣神是北方之神。旗剑扬烟:特指真武神。此联的大意是为了表达真武神的功绩,武当山到处都布满了祭祀真武的庙宇,青山作证,有关真武的故事处处可闻,人人皆知。)的对联,二道门内为方石墁地的院落,南边建有石砌祭坛,上边安置一口大钟,击打则万山回应,北边建有造型精巧的砖雕焚帛炉,中间为高大的照壁,镶嵌有“福”、“寿”、“禄”三个大字。在这里,香客、信士在烧完香后,闭上眼睛,用手去摸照壁上的“福寿禄”三个字中的任何一个,摸到“福”字,预示着福如东海;摸到“寿”字,预示着健康长寿,摸到“禄”字,预示着坚实稳固。然后在到祈福坛上撞吉祥金钟,按摸到字的个数,每个字撞三次,便能完成心愿。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龙虎殿,殿上悬有“体慧长春”( 体:世界的本源;慧:指悟道,泛指智慧。匾意为玄帝的智慧无穷,思想和精神长存而不失,赖以永年。其精神永葆青春活力,像春天般永远激励每一个信士,遇事要不懈地女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增长智慧和才干。)匾额一块。为什么武当山的道观都建有龙虎殿呢?这是因为武当山的建筑都按照五行四象学说建造(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东为青色,西为白色,南为红色,北为黑色。”龙虎殿是守门神殿,殿内青龙、白虎神像都很威严,店内建有“王灵官”的塑像。相传,王灵官是真武的舅舅,甘愿为真武把门,他长有三只眼睛,手拿兵器。王灵官塑像边有一幅对联。上联为:“天知地知未有不知善报恶报迟早要报”;下联为:“好大胆敢来见我快回头切莫害人”。紫霄宫有王灵官的塑像,金顶为他建有专门的殿堂。龙虎殿门框上有一幅对联:“五百羽林仪仗分列铁骑鸣处震威远,三千世界名山独峙炉烟霭时流祚多”(上联署“公议诚心胜会”,下联署“众信士顿首百拜敬献。”五百羽林:指真武大帝的五百名官兵;三千世界:道教以为宇宙有亿万世界,极言宇宙世界广大无边。此联意思为真武大帝五百名随从官兵,威武雄壮,所到之处威声显赫,远近皆知,天下名山很多,世界有亿万,但惟独武当山的名气耸立在这些名山的顶峰,这里的香火旺盛,灵气十足,香炉里的烟雾飞向哪里,哪里就会降临福气,闻到香味,就会带来更多的好运。)

  进入龙虎殿后看到的是一个院落,大院中建有饰栏泓池,人们称其为“滴泪池”。相传,太子开始入山修炼时,其母善胜皇后一直从山下追到山上,追不上太子,悲痛欲绝,在此滴泪成池。人们为了纪念真武大帝修行的决心和善胜皇后爱子的慈心,便把这个池子叫做滴泪池。在这里每天上午11:00、下午3:30可以观看中国武当功夫团表演的武当武术。大家看到饰栏高台拱拥的是正殿---祖师殿,殿悬“云岩初步”(云岩:比喻山势高险深邃;初步:起步。匾意为玄天上帝最初在此修炼,初学道法。暗喻玄帝修炼之艰辛,条件之苦,在这种恶劣条件下,仍坚持修道,学习道行。)匾额。祖师殿为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建筑,绿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木构架,前后为廊,单翘重昂斗拱11组,正面为全开式格扇门。全部柱、梁、枋、门、窗饰彩画,雕梁画栋,涂彩饰金,极为壮观。祖师殿北侧门外是一处幽静雅适的院落,依岩建有五云楼、皇经堂和藏经阁。因有五层,故俗称五层楼。五云楼,修建在崖壁之上,明永乐十年(1412)敕建,清康熙年间重修。

  明朝建五层楼已经很少见,更少见的是五层楼只有一根柱子支撑,在这五层楼的顶层,还是由这根柱子撑起了十二根大梁,这根立柱如何独立将五层楼及十二根大梁支撑近600年而完好无损呢?还是有着其它的寓意呢?

  大家现在所见到的就是古代木构建筑杰作“一柱十二梁”,其间有梁坊12根交叉迭搁,下以1根柱子支撑,结构奇特,设计周密,技艺精湛,巧夺天工。传说,这根立柱代表了明朝的武当道教就是国家的中流砥柱的意思。前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此停留三十多分钟,连连赞叹:“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大家试着数数一根柱子上是否架着十二根横梁?从五层楼往上走,大家看到的是皇经堂和藏经阁。皇经堂前有颗桂花树,树高约5米,胸径0.5米,树龄三百多年,每年仲秋,桂花怒放,香气袭人,有“十里桂花香”之说,是太子坡的一大胜景。沿正殿后的夹墙复道攀登数10级石阶,来到的便是观内的最高处太子殿,殿内供奉着太子童年塑像。殿门上有一幅对联:“赤脚常怀赤心爱民如保赤子,青衿每放青眼恩德堪配青天”(上联:真武神披发赤足,常怀忠心,爱护天下百姓和保护婴儿一般。下联为:读书人对真武大帝十分喜爱,其恩德和品行可与天同鉴。)这里是道教朝圣和古建筑修学旅游的胜地。在太子殿前凭栏俯视沟壑,曲涧流碧;纵览群山,千峰竞秀;远眺金顶,烟云迷离,大家可以看到“鸟向日边度,人从天上回”的奇景。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紫霄宫停车场。从汉江之滨的均州静乐宫到武当山金顶,整整70千米的山路,“五里一庵十里宫”,一线串珠共经过9宫8观、1道神门、16道天门、36座古桥、72岩庙;更为壮观的是这条道路全部是青石墁地的台阶和青石护栏组成,被称为“神道”。它的建筑风格、规模及长度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为人间第一神道。明朝曾动用30万劳工,花费十三年才完成这一惊世之作,他的意图何在?如此壮观的古神道又是为谁而建呢?

  早在唐朝,中国就有“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之说,紫霄宫是唯一享有洞天福地的道教福地。紫霄宫位于武当山神道旁,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边建有雷神洞,左边是禹迹池、蓬莱第一峰宝珠峰。周围山势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紫霄宫建筑如同打坐修炼的道人稳镇其中。有“云外清都”(“清都”:传说是天帝举止的地方。意思是在援外天上,玄帝在仙界居住的寓所。)之誉。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X称其为“中国风水学的大全”。福地到底象征着什么?它与古建筑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为什么值殿的又都是美貌的道姑呢?武当山不解之谜太多,希望大家在游览完武当山后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1982年紫霄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作为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开放,现在紫霄宫是武当山道教协会所在地。

  紫霄宫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创建;元代重建,名为“紫霄元圣宫”,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扩建,现有庙宇182间,建筑面积8553平方米,整体建筑凭借山势,采取欲扬先抑、先疏后密,首尾相顾、遥相呼应的手法建成,数百级的台阶依山叠砌,层层崇台气象森严,极具皇家道场的气派,是武当山现存最完整的宫观之一。主要名胜有龙虎殿、十方堂、紫霄殿、佳音杉、父母殿、东宫、西宫、太子岩等。

  穿过金水桥,沿石阶而上,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龙虎殿,龙虎殿是紫霄宫第一重山门,殿外为八字墙,墙上以琉璃琼花、孔雀等图案镶嵌,殿内阴森恐怖,正中神龛上供奉王灵官,披甲执鞭,面容威严,两侧分别供奉青龙、白虎泥塑神像,怒目圆睁,龇牙咧嘴,身着X甲,手持戈戟,高大威武,形象生动传神,使人望而生畏。这两尊神像为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一的传世作品,是武当山泥塑艺术珍品。出龙虎殿后门,我们现在看见石栏蹬道两旁对称耸立着两座赑屃驮御碑亭,明永乐年间兴建,1998年修复如初,亭为重檐歇山顶式屋顶,红墙翠瓦,四方各开拱门一孔,亭内置赑屃驮御碑。在武当山个大宫观中,有2座气势恢弘的御碑亭,存放着12座赑屃,其背上都驮着巨大的石碑,碑上铭刻着永乐及嘉靖等皇帝的圣旨,世人称为“赑屃驮御碑(也叫龟驮碑)”。这些石雕赑屃驮御碑高达9米多高,重达百吨,是闻名的武当绝景。巨大的赑屃驮御碑是怎样运上山的?又是怎样安装的呢?赑屃驮御碑碑文分别为明成祖〈下大岳太和山道士〉、〈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与玉虚宫碑文同)。为什么武当道庙都建有碑亭呢?皇帝为啥造这么大的石龟来驮圣旨?这有个来历。传说,燕王朱棣初次起兵反朝廷时,被建文皇帝打败。敌兵紧紧追过来,渐渐逼近,眼看就要捉住他。朱棣扬鞭策马,落荒而逃,翻山过岭,又饥又渴,人困马乏,再也没力气了。这时候,他骑的火焰驹突然一停,前腿抬起,“咴咴”一声惊叫,差一点把他摔下来。天啊,前边竟是一条汹涌的大江,拦住了去路!身后人喊马叫,刀光剑影,越来越近了。眼看已是绝境,朱棣不禁仰天长叹道:“难道我真该死在这里吗?天啊,你若有情,就救救我吧!”

  呼声刚落,大江便翻动起来,江心里现出一个漩涡,溅起很高的浪花,随着哗哗啦啦的涛声,从江中现出了一个大乌龟。它伸长脖子说道:“来来来,站到我背上,渡你过江。”

  朱棣正惊魂不定,还在犹豫,那火焰驹已飞身一跃,到了龟背上,站得稳稳的,闪也没闪,晃也没晃。大龟摇着头,摆着尾,四个脚爪扒啊扒,眨眼间便游到了对岸

  朱棣回头见敌兵像热锅上的蚂蚁,只是在对岸团团转,却过不来河,便舒了口气,对乌龟表示感谢。那大龟说话了:“圣上登基以后,请封我一官半职吧。”告别了朱棣,就沉到水里去了。

  这时候,军师姚广孝领兵接迎了朱棣,朱棣便把这乌龟驮他过江的事告诉了他,问他大乌龟是什么神。姚广孝说:“那龟不叫龟,是龙王的第八子,它出来护驾,可见你要坐天下了。”

  后来,朱棣果然百战百胜,赶跑了朱允文,自立为永乐皇帝。他论功行赏,对当年追随他的文武人员,都封了官,独独忘了那大乌龟。姚广孝提醒了皇帝,可是所有的官职都已封完了。皇帝说:“乌龟救过我的命,功劳最大,就封它给我驮圣旨吧。”

  大乌龟便立刻驮了圣旨,到了武当山。它看这里山川峻秀,鸟语花香,是个好地方,便没有再离开。

  永乐皇帝怕它淋着冻着,就让工匠们给它就地建起了御碑亭。

  沿数百级台阶拾级而上,来到的便是十方堂,原为十方丛林。是云游道士挂单的地方。相传,在明朝时,香客信士在此朝拜真武;只有皇帝遣臣到武当山祭祀时,才能到紫霄大殿。因此,也称为朝拜殿。清末改名为十方堂。殿内正中神龛上供奉元代铜铸鎏金真武像,两侧分别供奉吕洞宾像和张三丰像,在神龛壁上彩绘着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孝文化在道教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二十四孝:“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穿过十方堂,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座幽静雅适的青石墁地院落,在三层饰栏崇台上的就是主殿紫霄大殿。紫霄殿进深五间,重檐九脊,翠瓦丹墙。殿门前分别挂有“协赞中天”( “协”,协作;“赞”,佑助;“中天”,指紫薇北极大帝,即道教四御之一,为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中天之神,为四时气候之神。另一种说法,道经《北斗本命延生经》谓中天北斗中,三界诸神相互协作,管理好中天事宜。)、“云外清都”、“始判六天”(“始”,初,最早;“判”,分开;“六天”,《云笈七签》云:玄武称其天帝则可分判六天,即赤虚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太玄苍天、泰清天。)三块匾额。殿内飞金流碧,富丽堂皇,店内额坊(悬有“仁慈远被”(匾意为“您离武当山再远,即便在天涯海角,相隔千山万水,神灵的仁爱慈善也会降临于您。)及“泽被群生”匾额。“泽被群生”意为真武施放出的恩惠使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恩赐覆盖宇宙,惠赐全民。)、斗拱、天花均绘有彩色图案,中央屋顶藻井浮雕二龙戏珠,四周绘有八卦图案,象征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基本思想。整个大殿由36根杉木巨柱支撑,暗意:36天罡甘愿做真武部下,为真武大帝效劳。殿中三层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局部饰有四条金龙、两只金凤、龙翔凤舞,姿态生动,三层须弥座崇台在我国古代属于建筑的最高等级。神龛内供奉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塑像和文武仙人坐像,(真武中年像高4.8米,身着帝服,为武当山尚存最大泥塑像。)两旁侍立金童玉女、君将等,神案上陈列着御制香炉、烛台、宝瓶等供器,均为铜铸重彩,浑然一体,神态各异,是我国明代艺术珍品。大殿右侧供奉着一根数丈长的杉木,长约10米,直径约0.3米。相传,这根杉木是根神杉,从别处飞来的,因此也叫“飞来杉”。他能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在一头轻轻敲击,另一端可听到清脆的响声。所以呀,人们有称它为“响灵杉”。由于敲击的人多了,杉木的两端已形成了深达数厘米的小坑。这根杉木为何会传响声?道教到底又崇尚她什么呢?“紫霄听杉”也就成为武当山的一道奇观。大殿左侧神龛中供奉着一尊明末清初纸糊贴金真武神像,(由于弥足珍贵,现已被收藏。)高0.89米,宽0.26米,神态自若,衣X清晰,线条流畅,手法细腻,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纸糊神像”,曾被误认为是铜铸鎏金神像。至今这尊神像不仅表面没有脱落,而且内部也没有丝毫损伤或虫蛀现象,它集聚了我国古代纸糊、雕塑、贴金、彩绘、防腐等工艺的精髓,对研究我国古代纸糊工艺有很高的价值。大殿四周神龛内,陈列着数以百计的元、明、清时代铸造的各种神像和供器,堪称我国铜铸艺术的宝库。大家现在来到的是紫霄大殿后的父母殿。大家现在看到的父母殿是清代重建的。父母殿崇台高举,秀雅俏丽,殿内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真武神的父母像,也就是净乐国王明真大帝和善胜皇后琼真上仙像。左边神龛内供奉的是观音娘娘,右边神龛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送子娘娘等,称为百子堂,是昔日善男信女求子女的地方。据说还十分灵验。

  在父母殿右侧门额上方书有“红三军司令部”几个字。1931年5月,贺龙将军率领红三军驻扎在武当山。道总徐本善带领道众夹道欢迎,组织太子坡、中观等宫观道众热情接待,协助部队安排好五百多名伤病员治疗和休息。红三军司令部和后方医院设在紫霄宫。贺龙与徐本善结为良友,习练太极拳。撤离武当山时,贺龙为答谢道友们对红三军的支援,代表全军赠送给徐本善2斤黄金,并题一幅楹联:“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南去云腾霄”。父母殿曾是贺龙将军的卧室和办公室,至今还保存着将军当时用过的办公桌椅、床铺等物,简陋朴素。

  紫霄大殿前,分别是福寿堂和六十元辰殿。福寿堂的神龛上供奉着财神、寿星和药王孙思邈。在神龛两旁置两株明代铁制烛台,俗称“铁树开花灯”,工艺精巧,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锻画珍品,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烛台高2.65米,最大直径0.95米。锻铁零件焊接成铁树开花状,饰以重彩,底部为三龙鼎峙,上为多棱角花团,中部一根铁杆撑着上部的两个球形花团,制作精美,象征着玉枝翠叶琼花,繁茂美满,数只孔雀嬉闹其中,一条游龙穿游在花丛里,象征吉祥如意。殿内还陈列着许多神像、供器、法器、道衣,以及道教经书等珍贵文物。六十元辰殿内供奉着三目四首八臂的斗姆元君神像,四周悬挂着六十位星辰画像。

  紫霄大殿顶脊上,装饰着鸱吻吞脊,饰以各种珍禽异兽;飞檐装有两对飞龙、四只彩凤,显得庄严神奇。屋脊上正中有个宝瓶,闪闪发光。宝瓶上有四根银丝伸向四方,各由一个娃娃牢牢牵着。这四个娃娃叫“四个苦娃”,是姜子牙的四个儿子。相传,姜子牙封完神后,他的四个儿子也让其父为他们封神,于是姜子牙便封他们为“神上神”,专干扶紫霄殿脊宝瓶的差使。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风雨雷电,这四个娃娃都监守岗位,确保宝瓶不动摇,真不愧为“神上神”。紫霄宫庭内外,四时花卉,长开不败。初春,绛桃展瓣柳舒眉;仲夏,牡丹芍药竞相妍;秋日,丹桂飘香金菊艳;隆冬,傲寒红梅斗雪天。大家现在不妨在看看紫霄宫,看它的建筑布局是否像现代的飞行器呢?据《武当山志》记载,明朝大修武当山时,外星人曾多次光临武当山,这种状如车轮的怪物在志书上绘有图并作了详细记载,而且与当今所发现的不明飞行物(UFO)雷同。外星人为何频频光临武当山?是与“神”有关还是与“景”有关呢?

  好的,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给予我的配合与帮助。希望这次的武当山之旅能给你们留下一个美好难忘的回忆。祝大家一路平安,万事如意。在此我再一次向大家表示感谢。再见!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