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课程、轻测试,美AP考试将大改
2011-03-20 22:47:21 美国留学 AP考试 改革
正当AP项目逐渐确立在高中课程设置以及大学录取中的王牌地位,它的口碑却急转直下。批评人士对它的课程多番发难,尤其认为理科和历史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太多。另有研究显示,大部分学校对AP教材的诠释,仅是要求学生刻板地完成设计好的实验操作,学生对科学发现的惊喜感少之又少。
而今,当AP逐渐演变为骇人的“死记硬背”,不少名牌大学不再迷信AP高分,一些高中则选择放弃AP
AP测试始于1956年,美国大学委员会起初设计AP课程,是应精英型学校的需求。这些学校希望说服高校,它们最好的毕业生完全有能力直接开始学习高级课程。为此,大学委员会参考高校为大学新生开设的研究课程,设计了AP。
几十年来,测试规模不断扩大,委员会开始提供对高校科目的简单描述,这也就是AP课程的测试内容。在那个年代,记忆力考察是普遍的测试方式。
很快,高中开始了“应试教育”,将委员会提供的纲要看做“圣旨”,期望能够帮助考生在满分5分中获得3分或更高的分数。
即使如此,教学过程越来越困难。随着对基因和细胞组织研究的不断突破,随着冷战、水门事件、反恐等重要历史事件不断涌现,大学教授当然可以随便撷取话题,在启蒙课上大谈特谈,但AP测试可能涉及任何话题,因此高中生与大学生相比,需要汲取更多知识。
1997年以来,AP课程生物测试考生数翻了一倍,平均成绩却从3.18分降到2.63分。在去年5月的测试中,半数考生得到了3分,相当于大学里的“C”;超过38%的考生仅得1分,相当于大学里的“不及格”。
一些顶级名校对此态度慎重。麻省理工学院从2007年起不再允许用AP生物科目成绩换取学分。该校招生部主任称,生物系老师认为有些得到AP满分的学生仍没有解决问题的技能,不足以参加高级课程。
一些精英私立高中则放弃了AP课程。纽约的公立学校甚至开设了自己的深入学习课程,取名为AT课程(Advanced Topics),意为“深度话题”。
弃“记忆考察”,重“批判思维”,“新AP”标志着美国大学委员会的出题新导向:更注重课程,而非测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