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行测模拟:逻辑填空题

  ◆1.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主要讲了我们要细心呵护心灵中种下的幸福种子的原因,一是因为孱弱的秧苗很快被杂草吞噬,二是在呵护的同时也把爱传递给了他人。B项是对材料的完整概括,当选。

  A项“很难祛除”不能从文中得出来;C项只属于材料内容的一部分;D项“总是”表述错误,材料说的是如果不呵护就会被吞噬。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属于标题选择题。

  文段中列举了江西大量的生态资源,该资源是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并未提到低碳经济“快速”发展,排除A项。文段中提到的资源以森林资源为主,但并不只说江西的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B项不全面,也可排除。文段中提到了江西森林生态资源丰富,但目的是为了表明该生态状况是一大优势,是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排除C项。整个文段都在围绕绿色生态展开叙述,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材料中提到“一体化进程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并没有说“一体化”已经形成,所以D选项表述错误,当选。

  “在迈阿密举行”点出了首脑会议的地点,所以A表述正确;会议之后,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进入新的时期,体现了会议的作用,所以B表述正确;C选项的表述在材料中有原文出现,所以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B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前半句是强调坦然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后半句则指出焦虑的不良影响。这段材料构成分—分的结构,主旨应是对材料的概括,坦然和焦虑都是一种心态。由此可知材料重在强调心态在考试过程中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B。

  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有很多,A项涉及的范围过大。C、D项都是“分”的部分,未全面概括主旨。

  ◆5.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首先说很多跨国企业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以获得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然后用转折词“但”引出材料的重点,即运用“中国元素”不仅仅是在技术上简单的模仿,更需要在文化上理解和尊重“中国元素”。所以材料主要想说明的就是理解文化内涵是成功运用“中国元素”的前提。D项表述正确。

  A项是由转折词“但”之前的内容引申得来的,不是材料想要表达的重点;B项“适可而止”在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来;材料重点是在“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元素”,而不仅仅是“彰显文化特色”,所以C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6.答案: B

  解析:

  “有备无患”意为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空格前讲到的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即做好准备;空格后讲到的是“遇到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意为不会出现意外情况,即“无患”。 “有备无患”很好地联结起文段的前后。“从坏处准备”中的“备”与成语“有备无患”中的“备”相呼应。

  ◆7.答案: C

  解析: “如蚁附膻”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见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趋炎附势’’比喻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根据句中“扭曲自己的形象”可以看出,“见风使舵”与“随波逐流” 都不符合句意,排除B、D两项。“如蚁附膻”与“趋炎附势”相比,语义较重,根据句意,“趋炎附势”更合适。所以本题选C。

  ◆8.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语境最佳选择。

  “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风味);“独树一帜”比喻制造出独特的风格、主张,自成一家;“匠心独运”指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独特的艺术构思;“不落窠臼”形容文章或艺术等具有独创风格,不落伍。题干说的是苏轼虽然取法颜真卿,但是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自成一家,在书法上取得极高的成就,和蔡襄、黄庭坚等人并称为宋代四大家。由此可知,空格处填入“独树一帜”最为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B。

  ◆9.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选择成语填空的能力。

  空格与空格前后的语境相照应,所填成语应能表现“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与“把口中说的写下来就是好散文”。A项中的“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写成了,强调速度快,语境不符;B项中的“字斟句酌”指说话谨慎,强调推敲、琢磨,语境不符;D项中的“下笔千言”指长篇大论,指写作迅速,语境不符;C项中的“出口成章”指说出话来即成文章,与语境相照应。

  故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 D

  解析:

  考查选择成语填空的能力。

  根据“都称不上是翻译”可以确定翻译的意思和原文的意思应该是不同的,所以排除A、C。“截然相反”和“大相径庭”都表示的是事物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截然相反”的语义比“大相径庭”更严重,用在此处语义过重,因此用“大相径庭”更贴切。故正确答案为D。

  出国留学网公务员频道精心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信息频道

  2014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2014行测答题经验技巧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题库 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12.14

公务员面试题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12.9

公务员面试题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12.8

公务员面试题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如何理解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建设

公务员面试题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如何做好调研

公务员面试题

国考面试模拟题及答案8.25

国考面试模拟题

2020国考面试模拟题及答案5.29

国考面试题

2020国考面试模拟题: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面试题

国考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12.11

国考面试题

2021国考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8.25

国考面试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