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

  1.D

  【解析】本题考查对运动概念的理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运动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试题的事例,就一棵树的生存所产生的广泛效益,说明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多样性的联系。该题所引材料反映了今年的环境保护这一热点知识。

  3.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中关于杰出人物作用观点的理解和运用。2006年6月5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提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一谚语。说的是千万人的军队容易组建,而能统帅千军的杰出将领却难以寻求。******以此来说明我们迫切需要国家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的科学大[微博]师、科技领军人物。这是一种承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B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掌握与运用。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指的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领先。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在社会意识方面仍然可以较高,这指出了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5.D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产生后,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由于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但是,和普通商品相比,把金或银等贵金属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却是由于金或银等贵金属的自然特性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本题的考查重点在于审题。故选D。

  6.C

  【解析】本题考查对级差地租的含义和分类的理解。首先要明白,造成两家店铺月租金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地段繁华程度的不同;然后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由位置决定的地租是级差地租Ⅰ”的理论,可以知道,正确的答案是C。本题考生容易误选D项,即级差地租Ⅱ,所以必须注意二者的区分。

  7.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内容组成,其最高层次是社会福利,最低层次是社会救助。

  8.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群众路线形成的掌握。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因此,备选项D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A。《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科学解释了“实事求是”这句成语;B。《论联合政府》主要是阐述了党的三大作风;C。《〈共产党人〉发刊词》主要是论述了三大法宝。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十大关系》中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1950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总结中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10.A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关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提出目前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1.B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核心文化的根本。

  12.D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特征的理解。前三项都是经济效益在一个方面的表现,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征是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归宿,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1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经济控制太多,太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必须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赋予企业和市场更多的权力,做好服务者的工作。

  14.C

  【解析】时事题。

  15.A

  【解析】时事题。

  16.B

  【解析】时事题。

  二、选择题Ⅱ

  17.BD

  【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法观点的理解和应用。题干引语出自******讲话,阐述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过程中有战略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本题正确答案是BD,因为万世与一时属于长远与当前的关系,全局与一域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18.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辩证思维方法所包含的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此题,首先要清楚是在思维领域,在理性认识范畴内讨论问题,与实践活动、具体事物、感性认识暂无关系。这里的抽象是指对事物某个方面本质的规定,这里的具体是指对事物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就是“由抽象规定”为起点,“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D项),也是“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A项)、“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B项)。A、B、D项符合题意,C项为干扰项需要排除。此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一定的深度,需要综合分析能力。一般考生仅凭其所具有的哲学基础知识,回答此题是很难得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既要把握哲学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哲学理论问题。

  19.AB

  【解析】本题考点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有限性。近年来考研[微博]政治试题更凸现了运用现实事例考察考生理解运用能力的趋势。本题的设计体现了这个趋势与方向。这就提醒考生应着重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而非僵化的记忆背诵。气象预报不准,说明了人认识自然能力的有限性;植被破坏证明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说明了人应注重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近年来理论界和现实生活人们很关注的一个大问题,近年来考研政治也多次地考到,2007年的出题概率也很高。所以应该是考生复习的重点。选项C、D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

  20.BCD

  【解析】本题考查对马克思经典语句的理解,以及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原理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了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更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存在和更替也必须以生产力为条件。

  21.ABC

  【解析】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用公式可以表示为:C+V+M。生产价格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K+平均P。所以,C+V+M要转变为K+平均P,包含了三个局部的改变:第一,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之和转变为成本价格,即C+V转变为K;第二,剩余价值转变为利润,即M转变为P;第三,利润转变为平均利润,即P转变为平均P。三个局部的变化,构成为整体的变化。

  22.AB

  【解析】本题考查对影响利润率因素的掌握。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这一原理说明:第一,利润率与剩余价值量是同方向变化的,而剩余价值量又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因此,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第二,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呈反方向变化;第三,不变资本节省,意味着预付资本量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就会提高。

  23.ABC

  【解析】本题考查对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的主要内容的把握。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所形成的机制是不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价格形成机制表现为以政府决定为主,由政府来制定和调整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主要由企业等主体,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行制定和调整价格。

  24.ABD

  【解析】本题考查对宏观调控中经济杠杆的内容的掌握。首先要明确,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而经济手段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借助于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通过对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的调节,来协调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经济杠杆是一种调节手段,它采取了价值形式,是进行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C项属于法律手段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25.ABCD

  【解析】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就曾试图“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1956年,毛泽东关于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确定了如下的基本原则: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以诚相见,来去自由。6月28日,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的第三部分中,专门谈到了解放台湾问题。周恩来代表政府宣布:“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且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谈判。”故全选。

  26.C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作为革命领导阶级的无产阶级,虽然革命性最强,但人数毕竟很少;作为革命对象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尽管人数不多,但掌握着强大的政权和反动国家机器,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再加上民族资产阶级,即是处于无产阶级与大地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社会阶级力量,占着绝大多数。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必须争取这个“大中间”,才能取得革命成功。

  27.AB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相关问题。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本题要注意区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所要遵循的原则的差别。

  28.BCD

  【解析】本题考查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在由思想到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和挫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追求错了,而是对社会主义的一些理解、做法和采取的政策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提出的本质论是人们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实践中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本质论还要求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寻找如何适应中国国情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选项A的说法绝对化了,因为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不是一劳永逸的。

  29.ABC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其直接或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数量、质量或贡献率获取收益的分配方式。四选项均符合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情况,符合我国国情。

  30.ABC

  【解析】本题考查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解和掌握,本题是邓小平的原话,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决反对西方的干预。

  31.ABCD

  【解析】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32.ACD

  【解析】时事题。

  33.ABCD

  【解析】时事题。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以上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①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③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材料1中古人的话是说,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顺民意,谋民利者,才能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否则,违背民众的意愿,失掉民众的支持,政权就会衰败。材料1中的说法肯定了民众的作用,这是合理的思想。但这些思想是就君民关系,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并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来讲民众的作用,是十分狭隘的。

  (3)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实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对于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坚持三个“一致性”,即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思路点拨】本题材料1、2、3都是围绕唯物史观群众的观点而列举的,不过材料1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的群众观点,材料2、3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对这一点,题后的设问也作了提示,问题不难回答,关键的是考生紧扣所问问题回答即可,不要偏了方向。

  35.【答案要点】

  (1)马克思的货币和货币流通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货币产生的理论。价值形式发展表明: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第二,货币流通理论。首先,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为商品流通服务。其次,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为限。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流通进行计划管理与调节,必须自觉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因此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对货币流通进行有计划的管理与调节,保持币值和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的意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遵循货币流通规律。本题属于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题型。今年以来,各种商品价格上涨迅速,出现部分通货膨胀压力。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这一社会现象,有助于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36.【答案要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就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这些思想成为后来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前身。②抗战时期,毛泽东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理论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39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并第一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科学的概括:“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该文还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动力、对象、任务、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③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进一步的提炼、概括,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完整的概括,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前途是发展社会主义。

  因为:①从领导阶级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由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这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②从世界革命阵线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不再属于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③从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的方法来看,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武器。④从革命前途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着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是新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相反,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而社会主义革命是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这两个革命又有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思路点拨】回答本题的关键句是材料中“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要抓住了这一关键信息,每一个问题就都容易回答了。

  37.【答案要点】

  (1)①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②首先,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其次,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三,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

  (2)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①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②(一)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四)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主要环节及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知识。第一个问题要求回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第二个问题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三个问题要求回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环节和具体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今年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的主要议题,也是今后党的重要工作,基于此要求考生必须全面掌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意义。考生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要熟悉掌握,并能用来分析和回答问题。

  38.选做题

  选做题Ⅰ

  【答案要点】

  (1)材料1、2突出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面临着一系列的全球性经济问题,这些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和严重。全球性经济问题只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人口的持续膨胀问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缺乏等等。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重申了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赋予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3)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和普通联系的。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要坚持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关系。

  【思路点拨】回答本题的思路同样是不要细究数据,重点看结论性的话语。另外,就是要注意总结每一段材料的主题思想,只是组织答案的基本点。

  选做题Ⅱ

  【答案要点】

  (1)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其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即南北问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一,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尊重各国和各国人民的意愿与利益。第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第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第四,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第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3)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正确的思想和意识能积极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和反动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种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确的思想意识。它概括了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比其他国际性、区域性的法律原则更全面、更合理,而且摆脱了旧国际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和消极影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必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同时,我们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错误的思想意识的影响。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实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

  【思路点拨】回答本题要注意紧扣材料。材料既给了考生答题的大量信息,又提供了答题方向,结合材料内容和平时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即可。

 2015考研政治题库
 2015考研政治思修第一章模拟题    2015考研政治多选题练习:思修第一章 
 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练习题     2015考研政治分析题押题:邓小平的卓越贡献
 2015考研政治考前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5考研政治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
 2015考研政治选择题强化练习(含答案)  2015考研政治模拟试卷及解析
 2015考研政治模拟题(一)   2015考研政治模拟题(一)答案
 2015年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0.23)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0.24)  
 2015年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0.25)  2015年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0.27)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0.28)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0.29)  
 2015年考研政治《史纲》每日一练(10.30)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1.2)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1.5)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1.6)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1.7)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1.12)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1.13)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1.14)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1.15)    2015考研政治《思修》每日一练(11.16)  

  推荐阅读:

  2014年10月时事政治汇总 

  2015考研8月时事政治汇总

  2015考研9月时事政治汇总


考研英语真题 考研数学真题
政治真题

专业课真题
英语一真题 英语二真题 数学一真题 数学二真题 数学三真题 数农真题
考研英语答案 考研数学答案
政治答案

专业课答案
英语一答案 英语二答案 数学一答案 数学二答案 数学三答案 数农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考研政治选择题怎么练

考研政治选择题

考研政治有几道大题

考研政治题

考研政治的内容是什么

考研政治内容

考研政治的选择题分布

考研政治题

2021考研政治选择题的得分技巧

考研政治

2021考研政治备考全面解析

2021考研政治备考

考研政治时间及题型分值

考研政治时间

考研政治参考书及大纲

考研政治参考书

考研政治选择题多少分 关于考研政治题型

考研政治选择题多少分

2021考研政治:如何分析政治题型?

考研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