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跟韩昭君一样,8月将来美国留学的于洪涛则有着另一番思考,他认为中国现在的就业压力也很大,自己毕业后会选择在美国找工作,以积累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不依赖父母,之后找准时机再回国创业。
据北理工SQA中心的执行主任丁亚平介绍,该中心的学生留学毕业后选择回中国发展的占80%以上。
事实正是如此。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选择归国发展。而中国也为海归学子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各个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吸留学生回国创业。北京中关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愿意到中关村创业的留学人员的数量不断攀升,中关村管委会创建了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并在世界各主要城市设立了联络处,还制定了针对个体情况“量体裁衣”的创业政策,给留学生以项目、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关村有超过1.5万名海归,累计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
而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也是制约留学生回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90后’留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要担负照顾父母的重任。如果自己留在国外生活,对父母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新视野 打工不再是负担而变成宝贵经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掀起一股出国留学热潮,那一批留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去餐馆打工挣学费和生活费,拿绿卡,在美国成家立业,成为美国公民。对于他们来说,打工挣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尽管美国经济在加速衰落,中国经济在快速崛起,但很多“90后”一代依然趋之若鹜,争相来美国留学。这些“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在外“不差钱“,在家中备受宠爱,求学道路也一帆风顺。对于他们来说,打工已经不再是留学生活的沉重负担,而变成了获取宝贵的工作经验和检验所学技能的手段。吴祺说,尽管父母给自己提供的留学经费很充足,但是来美国以后,她还是会选择去做一些兼职工作,让自己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多多实践,积累人生经验,以后回国创业。
新理想 不依赖父母,自己创造更好的明天
“90后”一代出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家庭条件优越,衣食无忧,他们经常被赋予“垮掉的一代”,屡屡被扣上拜金主义,胸无大志,“啃老族”等帽子。而这一代衣食无忧的年轻人,同样也有他们强烈的危机感。
韩昭君说,“90后”一代起步很高,但他们并不是坐享其成的一代,“我们借助着父母优越的平台,希望可以更快更好地进入自己的事业,比父母做得更好。”她说,自己最担心的事情是怕对不起父母的期望,父母在自己身上的投入很大,将来怎么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更好地回报父母和社会,是和她一样的同龄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由消费别人创造的价值变为自己创造的价值,然后再回馈给中国,是中国“90后”一代鲜明的人生理想。
在这些学生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90后”新一代的时代特征:有思想、有目标、勇奋斗、视野开阔、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