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六:
关爱空巢老人 延续孝道伦常
古语有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此言不虚,古往今来,“孝道”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重要一篇。古训之内,《二十四孝》人尽皆知;古人之中,黄香扇枕行为世范;自然界里,羔羊跪乳感人肺腑……可见孝亲尊老的文化源远流长。然,时至今日,伴随经济社会转型期深入,“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已成过去,“游必有方”的责任也日渐衰微,“老吾老”的社会氛围几近消亡……空巢老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延续孝道伦常必须自关爱空巢老人而始,而着手关爱空巢老人则必须剖析其病因。
追根溯源,其病根在于农村经济落后。
“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境况让农村老人“劳动致终”;“靠天吃饭,只能温饱”的经济处境让农村青壮年劳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正因如此,才有了留守农村的老人,也就有了骨肉分离、两地分隔的怪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缺乏关爱的群体。俗话说:“穷则思变”,对于当前的现状很多农村人放弃坚守、选择离开、选择城市务工成为了城市的边缘人——“农民工”,至此,本就不发达的农村经济陷入了缺乏劳力、土地抛荒、产业空心的困境。一边是高楼林立的堵城,一边却是人烟罕至的鬼村,而空巢老人成了鬼村的主要成员。
切脉听诊,其病理在于城镇化不平衡。
放眼当下社会潮流,进城造楼成为了时代“新宠”,伴随着GDP的高速增长、城市工程的重复建设,房地产经济的迅猛增长,必然出现不合理的城镇化,而长短腿的城镇化必然出现一些以牺牲农村来促进城市的发展的决策。因此资源的地区间、城乡之间分配的不均衡、不合理使得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的公共服务成为了民生服务之中那块不愿提及的“开裆裤”。自然而然,农村的医疗、养老、社保等等问题就成为那块“遮羞布”无法遮盖的部分。
询因问果,其病症在于养老需求隐蔽化。
伴随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不断深入,功利主义心态主导社会价值取向,拜金主义思潮流毒至深,“有钱没文化”成了外国人眼中的国人印象。而中国老人对于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抚慰而言,很多时候无奈选择了前者,为的就是让“出外谋生、寻求发展”成为了子女逃避义务的借口。其实这是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天下父母的怜爱之心双重作用的结果。子女背井离乡、在高房价的重压下迫切希望成为“城市人”,老人望穿秋水、在照料孙儿的透支下无奈选择报喜不报忧。因此,空巢独处、精神孤寂、内心矛盾成了老人最无奈、最担当、也最凄美的“夕阳景色”。
古语云:“上医医德,下医医病”,面对空巢老人的重症,不仅需要“医病”更需要“医德”,为了不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空叹,外出的青年请停下你忙碌的脚步,常回家看看;为了不让“百善孝为先”成为历史,高速的城镇化请放慢你的城市“长腿”,等一等被你遗忘的农村“短脚”;为了不让“及人之老”成为过去,享受优惠、优先发展的地区请你做好资源统筹,关怀下为你牺牲的偏远农村经济。
出国留学网公务员频道精心推荐: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