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务员行测考试每日一练:言语理解及答案【8.25】

  答案解析:

  1.A [解析]成语和实词辨析题。第一空要表达的是河渠很多,交错在一起,而“纵横捭阖”是以辞令测探、打动别人,多用于形容外交手段,故排除C项。第二空,根 据常识,水果只有积攒了养分才甜,故“消耗”不符合文段意思,排除D项。AB两项中,“储存”只有存放的意思,“积蓄”则有存放、积攒两重含义,最为恰 当。选A。

  2.D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此处应填入一个与“壁上旁观”语意相近的词。首先排除C项,“身临其境”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与“壁上旁观”语意相反。比较 A、B两项,“置之不理”和“销声匿迹”均不舍有旁观的意思,而D项“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含有旁观的意思,与“壁上旁 观”语意最接近。故本题答案为D项。

  3.A [解析]根据后文的关键信息“形象工程”“形象名片”“一味追求扩张”等,可知第一句中提到的专业人士对城市发展的“快城”观念是持否定态度的,由此排除 含有褒义色彩的“深入人心”“风起云涌”,故排除B、C项。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用在第二空与 文意不符合,排除D项。本题答案为A项。

  4.B [解析]本题第一空不好判断,可从第二空入手。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家喻尸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名存实亡: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根据“被逐渐尘封”可知“时过境迁”符合句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D [解析]第一空,“和”表示并列关系,应填入与“尺度”意思相近的词,“分寸”最为合适;第二空前的“这个”代表的是前文中的“批判性”,因此,第二空应填入与“批判”意思相反的词,“歌颂”最符合文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6.D [解析]文段中提及的几位古代名家名言都涉及“强国”“教育”观点,文段最后得出主旨,应包括“教育”和“强国”两个方面,只有D项表述全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7.C [解析]文段主要阐述了气候变化与社会演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和气候变化对社会演化变迁造成影响的三个方面原因,并指出社会变迁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B选项 只提到食物和水,概括不全面,故首先排除。选项D谈的是人们对影响社会演化变迁因素的认识程度,与文段的主题不吻合,故排除。选项A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 是A项只提到“气候变化”对社会演化变迁的影响,而忽略了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因素,过于片面,故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8.C [解析]这是一段议论文类的材料,文段的论点是文段最后一句话“拿纳税人的钱为其逐年提高财政补贴,加剧了幼教资源分配不公的状况”。由此可知,选项B与 文段内容无关,故排除。A、D项都是对机关幼儿园补贴过高的质疑,并非作者强调的重点,排除。只有C选项与文段的论点吻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 项。

  9.C [解析]浏览6个句子可知,文段主要讲的是维护汉语纯洁性的问题。由⑤中的“这不是”和⑥中的“更不是”可知,两者是递进关系,且⑥承接⑤,排除D项。②的语气比③的语气更肯定,因此③应该放在②之前,故排除A、B项。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A [解析]⑤不适合放在句首的位置,直接排除B项。而由④句提及的“中心城市流动人口”的信息,其后衔接的应该是与“流动人口”有关的句子,只能是③或⑤, 排除C项。A、D两项的区别在①和②的顺序,观察两个句子可以发现,②中的社会问题会通过①中的“行政手段”来解决,故②应该在①的前面。本题选A。

  相关推荐:

  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8月份】汇总 

  2015年公务员考试7月《行测》每日练习题汇总 

  2016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试题解析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面试专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型怎么做

行测常识题技巧

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归纳

行测常识判断技巧

公务员行测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行测做题速度怎么提高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怎么准备

行测常识怎么准备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分布

行测考试题型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理解语义

2020行测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虚词题目

2020行测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词句理解题型

2020行测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细节”决定“成败”

2020行测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行测阅读中的常见错误

2020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