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解析】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2.D【解析】爱劳动的习惯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家中养成的行为规范在学校中的表现是行为规范的迁移。
3.B【解析】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体操正是如此。
4.B【解析】动机的激活功能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
5.C【解析】这些都是学习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6.C【解析】符号学习不仅包括词汇学习,也包括非语言符号的学习。
7.D【解析】技能要解决的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不熟练,因此,技能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为前提。
8.A【解析】多样化的复习形式是复述策略的一种重要方式。
9.C【解析】由问题的定义可知C项正确。
10.C【解析】态度是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1.D【解析】对学习不感兴趣是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
12.C【解析】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视像和声像。
13.B【解析】题干是对联合群体的名词解释。
14.A【解析】题于是对形成性评价的阐释。
15.A【解析】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越多,学习越被动,成绩越差。
16.C【解析】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17.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能理解组成命题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命题进行思维。
18.D【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19.B【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20.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二、填空题
21.派生类属学习,相关类属学习; 22.强化奖励法,代币奖励法; 23.讲授教学; 24.学习环境,合理需要; 25.非测验,情感领域; 26.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7.感性概括、理性概括;28.抽象逻辑推理,具体形象; 29.行为主义,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30.传递,处理。三、简答题
31.(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32.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33.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1)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
(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34.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1)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2)对任务的认识;(3)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35.现代迁移理论以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为代表,之后对迁移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种观点中:第一,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第二,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四、论述题
36.【答案要点】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支持、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和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利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由于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这也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1)保护好奇心。
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
(5)此外,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学生受到创造者优良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常用的方法有:
(1)发散思维训练。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
(2)推测与假设训练。
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3)自我设计训练。
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4)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许多研究证明,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课程辅导 为帮助参加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有效备考,青年人网校强力推出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课程:教师精讲班,冲刺习题班,套餐班,保过班。了解详情 本次辅导将全部采用视频授课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学员,考生可以随时报名参加学习,学员自付费之日起可不限时间、反复点播学习。预报从速!
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推荐: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