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试题第一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该题针对“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该题针对“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该题针对“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一个法律主体一定是一个会计主体,而一个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选项C会计主体确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选项D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时间范围。

  【该题针对“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该题针对“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该题针对“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该题针对“及时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该题针对“及时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体现的是谨慎性。

  【该题针对“谨慎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在实务中,如果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该题针对“重要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所以,虽然法律形式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会计实质的不同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该题针对“实质重于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体现了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选项C体现了及时性;选项D体现了谨慎性。

  【该题针对“可比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可比性具体包括:第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改变。但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作任何变更。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也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的披露。第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题目中所描述的属于可比性的第二个方面。

  【该题针对“可比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属于滥用会计政策,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的要求。

  【该题针对“可比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符合可靠性的要求。

  【该题针对“可靠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后者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以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三级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B两项业务均使企业负债总额增加;选项D不会对负债总额产生影响;只有选项C使负债总额减少。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C、D均未使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化,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将使资产增加、资本公积增加,从而使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通俗地说,公允价值就是公平市价。

  【该题针对“会计计量属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人。上述项目中,只有出售固定资产流入经济利益属于利得。

  【该题针对“利得和损失”知识点进行考核】

  2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选项A计划购买的材料不属于资产;选项B属于一种损失,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选项D属于负债。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2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选项A、B、D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其经济利益流入属于企业收入的范畴。对于企业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如工业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的净收益,不属于收入,而属于企业的利得,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注会会计考试 注会审计考试 注会税法考试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