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12.某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

  一、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三、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四、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以下对这则教学作业的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题旨在通过概述内容和分析人物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B.第二题引导学生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第一种眼光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C.第三题设计目的单一、明确,即就全文核心部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D.第四题,对印象深刻的人进行一二百字的写作,主题要求宽泛,不符合写作教学的要求

  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我们来看一个片段,希区柯克,一个悬念大师。1963年拍摄的一个片子,叫做《群鸟》。在看的时候,不要忘记思考两个概念:第一,力量问题,谁更有力量。第二,笼子问题,在这个影片里面,有没有笼子?

  (观看《群鸟》片段,看完后,十几秒沉默)

  师:谁更有力量?

  生:我觉得是鸟更有力量。

  师:我们再次朗读《珍珠鸟》开头那句话。

  生:(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他一定没有见过这景象——真可怕!

  (众笑)

  师:【B】鸟儿会这么凶狠,鸟儿会这么有力量。影片中有笼子吗?

  生:没有。

  师:好,没有笼子,请坐。(师笑)有一位同学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你来说。

  生:我认为这影片中是有笼子的。

  师:在哪里?

  生:当我们看到那个汽车、电话亭和房子的时候,我忽然脑子里萌生了这样一种想法——鸟被放出来。人被关在笼子里了!

  (众大笑,鼓掌)

  师:【C】我们就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探讨。假设鸟儿接下来控制了整个地球,而我们成了珍稀动物,你被关在了笼子里面,你会怎么想?会不会想到课文里那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有一只鸟,它心情很愉快,笔尖流泻下一时的感受。(生笑)笼子里关着的.假设我们是“珍珠人”。(生笑)好,我请同学来谈一谈感受:如果你在笼子里面,你如何看待信赖?你如何看待美好?你追求怎么样的境界?

  (同桌讨论,完善思路,而后教师提问)

  生:我认为如果人被关在笼子里的话……

  师:【D】不是“人被关在笼子里”,是“我被关在笼子里”。

  生:如果我被关在笼子里的话。我肯定会感觉没有自由。

  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的教学实录片段,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带着问题去观看影片片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电影与文本完美融合,让语文更加有魅力

  B.用电影内容引出“无形”的笼子,深人浅出,使学生在深入的提问中思想更加深刻

  C.连续提出5个问题,这5个问题是对学生思维的“轰炸”,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针对性、深入性

  D.教师不应果断否定学生并给出答案,这违背了对学生的赏识性教育的原则

  14.阅读《伤仲永》课堂结束语,回答问题。

  人的成长的关键在于后天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而《孙权劝学》中的吕蒙,大字不识几个,通过学习,也具有军事和政治才干和谋略。美国的海伦·凯勒,出生才19个月,就失去了视听能力,不久又变哑了,但她没有屈服于命运,通过顽强学习,这个残疾儿童最终成长为一名作家、教育家。吕蒙、海伦·凯勒与方仲永,正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后天的重要性。

  以下有关这则教学结束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学的结束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束,拓展式课堂结束语,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拉到课外.教会了学生举一反三

  B.拓展式结束语,由课文学习到类文的对比,增加了课堂的蕴味

  C.教师从内容到结构,从语言到人物进行对比结课,异中求同,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D.教学是基础,拓展是延伸,拓展式教学深化了教学的内容,弥补了课文教学内容狭隘的缺陷

  15.阅读下面初中七年级《短文两篇》中第二篇《第一次真好》的教学片段,按要求答题。

  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默读结束后,学生开始提问:

  生1:作者看到柚子树,为什么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生2: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生3:为什么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生4:为什么作者觉得刚孵出来的雏鸟的样子很难看?

  生5: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

  生6:作者为什么看到刚孵出的雏鸟吃不下饭?

  共有15个学生提出了问题(有些问题是重复的),在所有学生不再举手提问时。教师问:“谁能回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回答:

  生1:因为作者生长在都市,第一次看到柚子树,所以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生2:因为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的样子很难看,所以吃不下饭。

  在教师“好”“很好”的赞扬声中,有10多名学生对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有些回答是重复的)。下课铃响后,教师小结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后,结束了这篇课文的教学。

  以下是对上面教学实录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这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角

  B.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存在,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C.学生“问答式”教学,解决了阅读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D.这节课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提出的多是虚假的问题,教学重点不突出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