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常见古今异义词

  61.①先生举手击狼(《中山狼传》)

  ②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举手——【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古义】①动手。②告别时的动作。

  6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口舌——【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指说话。

  63.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避——【今义】不躲开;【古义】不次于。

  64.宁可致意耶?(《柳毅传》)

  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于人。

  65.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②重念蒙君实现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反复——【今义】重复;【古义】①扭转形势。②书信往返。

  6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

  从容——【今义】不慌不忙;【古义】文采华丽,纵横华丽的言辞。

  67.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

  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古义】方便。

  68.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

  无赖——【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古义】活泼好玩。

  69.吾祖死了早,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于是——【今义】承接连词;【古义】在此。

  70.吾状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

  7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以,把;为,当做

  72.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作文——【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古义】写文章。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则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用法:也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者”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乎”的用法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之”的用法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有哪些

高考语文知识

高考语文常见答题技巧讲解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讲解

高考语文常见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语文常见答题技巧

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语文知识

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常见易错易混字词

高考高频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