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60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31~32题共用备选答案)
A.髓部异常复合维管束的形成层成环,其射线呈星状射出
B.皮部有4~11个类网形异常维管束环列
C.黄白色小点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D.草酸钙方品或簇晶
E.朱砂点
31.牛膝药材的特征是
32.何首乌药材的断面特征是
【答案】C、B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1)牛膝:药材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突起。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2)何首乌:药材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15cm,直径4~12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切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33~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水解
C.异构化
B.氧化
D.聚合
E.脱羧
33.洋地黄酊中主成分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易
34.制剂中穿心莲内酯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易
35.制剂中黄芩苷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易
【答案】A、A、B
【解析】本组题考查的要点是“药物的化学降解类型”。洋地黄酊易水解,多采用70%乙醇浸出。穿心莲内酯在pH值为7时内酯环水解极其缓慢,在偏碱性溶液中则水解加快。具有酚羟基或潜在酚羟基的有效成分易氧化,如黄芩苷。
(36~38题共用备选答案)
A.糖
C.有机酸
B.皂苷
D.生物碱
E.甾体苷元
36.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药成分时,水洗脱得到
37.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药成分时,70%乙醇洗脱得到
38.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药成分时,10%酸溶液洗脱得到
【答案】A、B、D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液的选择”。根据吸附作用的强弱可选择不同的洗脱液或不同浓度的同一溶剂对各类成分进行粗分。其一般方法如下:
①用适量水洗,洗下单糖、鞣质、低聚糖、多糖等极性物质,用薄层色谱检识,防止极性大的皂苷被洗下。
②70%乙醇洗,洗脱液中主要为皂苷,但也含有酚性物质、糖类及少量黄酮,实验证明30%乙醇不会洗下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
③3%~5%碱溶液洗脱,可洗下黄酮、有机酸、酚性物质和氨基酸。
④10%酸溶液洗脱,可洗下生物碱、氨基酸。
⑤丙酮洗,可洗下中性亲脂性成分。
(39~42题共用备选答案)
A.砂炒法
B.炒黄法
C.炒焦法
D.麸炒法
E.米炒法
39.芥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40.红娘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41.苍术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42.枳壳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答案】B、E、D、D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红娘子与枳壳的炮制”。①芥子:炒芥子是取净芥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有爆裂声,当散出香辣气时,取出晾凉。②红娘子经米炒后,能够降低药物的毒性,矫正不良气味。③苍术药性燥烈,经麸炒后药性缓和,不致耗气伤阴。④麸炒枳壳是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用中火加热,待烟起投入枳壳片,不断翻动,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麸炒后,能够缓和燥性或酸性,增强健胃消胀作用,用于宿食停滞、呕逆嗳气。
(43~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橡胶膏
B.黑膏药
C.白膏药
D.软膏
E.滴丸
43.植物油、羊毛脂、蜂蜡用于制备
44.橡胶、松香、凡士林用于制备
45.硬脂酸钠、聚乙二醇6000用于制备
46.植物油和铅丹用于制备
【答案】D、A、E、B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外用膏剂常用基质”。滴丸的基质包括水溶性基质和非水溶性基质,其中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甘油明胶,非水溶性基质有硬脂酸、蜂蜡、虫蜡、氢化植物油。软膏基质包括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和乳剂型基质。油脂性基质包括油脂类、类脂类、烃类及硅酮;水溶性基质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聚乙二醇、卡波姆、海藻酸钠、甘油明胶、皂土等,因水溶性基质易干涸、霉变,常加入保湿剂和防腐剂。橡胶膏剂的基质有橡胶、增黏剂(如松香)、软化剂(有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植物油)等。填充剂常用氧化锌(药用规格)、锌钡白(俗称立德粉)。黑膏药的基质主要是植物油或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