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总理亲自写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5.经济增速为何定在6.5%左右?

  在世界上属于中高速,其增量部分比去年还大

  新京报:去年全年经济增速是6.7%,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速也是6.7%,四个6.7%,是巧合吗?

  刘应杰:我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经济是平稳的,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首先是“稳”,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波动,宏观调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投资消费等多方面,实践证明,实施效果是比较好的。

  新京报:大家很关注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何定在6.5%左右?

  刘应杰:今年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6.5%左右,符合国内外的预期。这也是一个不低的经济增速,在世界上属于中高速,其增量部分比去年还要大。这一增速能够实现到2020年两个翻一番的目标。

  更重要的,要把更大精力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用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上,从而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新京报:这个数据在起草过程中,是怎么比较和权衡的?

  刘应杰:本届政府以来,一直在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要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目前国内外普遍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速在6.5%左右,这与我们提的目标基本符合。目前,世界经济环境还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首先是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对今后五年的发展作出部署和安排。所以中央强调保持稳中求进,既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同时又促改革调结构,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过去有种说法是“跳起来能够得到的目标”,就是说,提出的目标经过努力要确保能够实现。

  新京报:总理对于实现这个目标,信心有多大?

  刘应杰:信心很大。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虽然中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基本面是好的,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把良好发展的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之前,外界对中国经济比较担忧。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之后,外媒评价“李克强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今年报告也要传递这样的信息,也是要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用各方面的数据和实事,反驳或纠正所谓的中国经济衰退论。

  6.报告还有哪些亮点?

  “减税降费”、大气污染治理、民生方面都有突出亮点

  新京报:报告内容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刘应杰:报告思路上突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工作部署上突出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三去一降一补”。

  工作部署方面的重大举措,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减税降费”,今年力度很大,回应社会对中国企业负担的关心,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个亮点就是大气污染治理,这是老百姓密切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年报告也提出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民生方面的亮点也很多,像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全国联网等。

  新京报:今年的量化指标很多,也有一些新指标,比如减税降费。提出这些新指标有何考量?

  刘应杰:今年包括赤字规模、脱贫等都有一系列量化指标。今年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新的量化指标,比如去产能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减税降费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一半以上。新的指标是今年工作中的重点,重中之重,我们设置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明确目标,细化分解任务,便于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新京报:今年改革的力度也很大。

  刘应杰:是的,今年重要领域继续出台重要的政策措施,比如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继续推进“三个清单”、工商登记的多证合一等。财税体制改革今年力度也比较大,会涉及整个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还包括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一些新调整和安排。

  金融改革方面,一个大的原则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防止“脱实向虚”有效化解贷款贵、贷款难问题。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社会领域改革都会进一步向前推进。

  7.实体经济如何解决“脱实向虚”?

  减税、降费同步并进,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

  新京报: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8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尽一切努力把企业负担降下来。这方面今年有什么考虑?

  刘应杰:与前几年相比,今年减税降费的力度是最大的,要真正让企业切身感受到减税降费的成效,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减税力度,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减税;更重要的是减轻企业的非税负担,特别是涉企收费。当前,涉企收费是企业负担比较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既减税又降费,今年同步并进,在降费方面也要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新京报:总理对减税降费提出了什么要求?

  刘应杰: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真正使企业轻装上阵,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总理要求的。为了减税降费,要压缩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要大大压缩,总理专门加了一句话“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就是要增收节支,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特别是政府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减轻企业的负担,把钱花在刀刃上。“要把发展的硬道理更多地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这也是总理的原话。

  8.大气污染如何治理?

  24小时在线监测污染源,采取严厉手段追责问责

  新京报:今年治理大气污染有何举措?

  刘应杰:报告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性措施,包括污染源的治理,开展24小时在线监测;采取严厉手段问责追责,继续加大环保督查的力度;加强区域性联防联控;城市汽车尾气的治理也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比如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淘汰老旧机动车等。

  新京报:总理对治霾有哪些要求?

  刘应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让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绩,真正让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这是总理要求的。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