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

  第三节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一、功效

  (一)含义: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又称功能、功效、效能、效用、作用。

  (二)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表里——发表、温里。 寒热——散表寒、清里热等。

  (2)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六淫——祛风、解暑。疫疠——解毒。七情——安神、镇惊。饮食劳伤——消

  食、补虚。外伤——生肌、敛疮

  (4)针对脏腑辨证的功效:心——养心、清心。肝——清肝、柔肝等,以及奇恒之府——利胆、泻三焦火、

  醒神(脑)。

  (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气——补气、行气。 血——补血、活血。津液——化痰、利水。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经络——舒筋活络、和解少阳。六经——散太阳经风邪。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卫——疏散风热。 气——清气分热。营——清营。血——凉血。

  (7)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清中焦湿热、温中散寒。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1)对因功效:因指病因,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属于扶正的功效有补气、助阳、

  滋阴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宣肺、和中、理气、安神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

  水、排石、排脓等

  (2)对症功效:如止汗、平喘、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3)对病证功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条虫。

  (4)对现代病症功效:如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

  二、主治病证

  1.病名类主治病证,如疟疾、肺痈。

  2.证名类主治病证,如热淋、风寒表证。

  3.症状名类主治病证,如惊悸、耳鸣。

  当代使用最多是证名,其次是病名,症状名最少。

  第四节 中药的配伍

  二、单味药配伍

  (一)七情配伍

  (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人参治脱证,黄连治痢疾。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黄芪与茯

  苓,增强黄芪利水的作用。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

  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如十八反中的乌头反半夏等。

  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相须、相使表示增效;相畏、相杀表示减毒,相恶表示减效,相反

  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