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题:第五章

  答案部分

  一、最佳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红蛋白增多

  (1)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以及某些肿瘤如肾癌等。

  (2)创伤 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选D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此外,各种原因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时,淋巴细胞也可相对减少。另外还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和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所以此题是选C。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为重点内容,该考点还可出现于配伍选择题中。淋巴细胞减少除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外,还可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情况。而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则出现淋巴细胞增多。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白细胞增多见于:

  (1)生理性 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2)病理性 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尤其是金葡菌、肺炎链球菌等化脓菌感染)、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的急性中毒。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7.0)×109/L,百分数50%~70%。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2~0.5)×109/L,百分数0.5%~5%。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1×109 /L,百分数0%~1%。

  淋巴细胞绝对值(0.8~4.0)×109 /L,百分数20%~40%。

  单核细胞绝对值(0.12~0.8)×109 /L,百分数3%~8%。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功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80~190g/L。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红蛋白(Hb)增多可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以及某些肿瘤(如肾癌)等。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肾小管性蛋白尿 通常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β-微球蛋白),常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重金属(汞、铅、镉)损伤。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肿瘤、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不全等。尿蛋白通常<3g/24h,但也可达到<20g/24h(肾病综合征)。

  (2)肾小管性蛋白尿 通常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β-微球蛋白),常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重金属(汞、铅、镉)损伤。

  (3)混合性蛋白尿 肾小球、肾小管同时受损。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4)溢出性蛋白尿 肾脏正常,而血液中有多量异常蛋白质。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出现的本一周蛋白尿、骨骼肌严重损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时的肌红蛋白尿。

  (5)药物肾毒性蛋白尿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多黏菌素)、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抗真菌药(灰黄霉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

  其他如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所出现的蛋白尿为假性蛋白尿。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正常外观

  正常人的粪便色泽为黄褐色的柱状软便。

  (二)临床意义

  (1)稀糊状或水样粪便 常由肠蠕动亢进、水分吸收不充分所致,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或急性胃肠炎;若出现大量的黄绿色稀便并含有膜状物则应考虑伪膜性肠炎症;大量稀水便也可见于艾滋病者的肠道孢子虫感染。

  (2)米泔水样便 由肠道受刺激,大量分泌水分所致,常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黏液便 由肠道受刺激分泌黏液过多所致,见于小肠炎症(黏液混于粪便中)、大肠炎症(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等。

  (4)胨状便 主要见于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

  (5)脓血便 为下段肠道疾病的表现,主要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呈暗红果酱色)等。

  (6)乳凝便 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的表现,常见于儿童消化不良等。

  (7)鲜血便 主要见于痔疮、肛裂、息肉等下消化道出血等。

  (8)柏油便 粪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大于50ml)后,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强阳性,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

  (9)白陶土便 因胆汁减少或缺乏,使粪胆素减少或缺乏所致,常见于阻塞性黄疸等。

  (10)细条便 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等。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粪胆原的临床意义。

  溶血性疾病患者的粪胆原及粪胆素含量增多,故其粪便呈深黄褐色。乳幼儿及成人腹泻患者因肠蠕动加快而导致粪便中胆红素未转化成粪胆原,因而大便呈金黄色;阻塞性黄疸则会导致粪胆原减少,粪便呈白陶土样。肠梗阻与粪胆原关系不大。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柏油便:粪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50ml)后,红细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强阳性,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等。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丙氨酸氨基转移的参考范围:速率法:成人5~40U/L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原发性肝癌、壶腹癌时,血清γ-GT活性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

  1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AST活力最高,在发病后6~8小时AST开始上升,18~24小时后达高峰。但心绞痛时,AST正常。D项是反映肝胆疾病、骨骼疾病等的指标;B、C、E项是了解肝脏对蛋白代谢功能的指标,其异常多见于急慢性肝脏损害,也可见于肾病、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甲亢等其他疾病。本内容还可能出现在配伍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中。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尿素(BU)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之一,氨在肝脏尿素循环中也合成尿素。BU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体外,比例约占90%以上。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液中BU浓度增加,因此通过测定尿素,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参考值

  成人:1.78~7.14 mmol/L。

  婴儿、儿童:1.8~6.5mmol/L。

  1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各种肾脏疾病都可以使BU升高,而且常受肾外因素的影响。

  (1)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血清BU检测值可无变化。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60%~70%已受损害。因此,血清BU测定虽不能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的测定指标,但对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却有特殊的价值。

  (2)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其他前列腺疾病使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血清BU检测值增高(肾后性氮质血症)

  (3)其他 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水肿、腹水、血循环功能衰竭、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胆道手术后、妊娠后期妇女、磷、砷等化学中毒等。

  1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清肌酸激酶(CK)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指标之一AMI后4~10小时内,CK活性急剧上升,12~36小时达高峰,峰值可高达正常水平10~12倍,72~96小时恢复正常。

  2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尿酸降低见于重症肝炎、尿酸生成有关酶缺乏等。

  2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红细胞生存期间血红蛋白(HbA)与己糖缓慢、连续的非酶促反应产物,其中与葡萄糖结合的HbA1c含量最高(60%~80%),是目前临床最常检测的部分;在血糖和尿糖波动较大时有特殊诊断价值。

  2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LDL是富含TC的脂蛋白,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 LDL),巨噬细胞吞噬Ox- LDL后形成泡沫细胞,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板块脂质核心的重要组分。

  2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空腹血糖(FBG):3.9~6.1mmol/L。

  OGTT:FBG≦6.1 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 ≦7.8 mmol/L。

  服糖后1/2小时至1小时达峰,血糖峰值﹤11.1 mmol/L

  全部尿糖定性试验均为阴性。

  2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HBcAg与抗HBc: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内,血液中游离的HBcAg极少,故较少用于临床常规检测。抗HBc不是中和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可靠指标,主要有IgM和IgG两型:抗HBc-IgM是机体感染HBV后在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故常作为急性HBV感染的指标;抗HBc-IgG出现较晚,其阳性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2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抗HBs阳性 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①乙型肝炎恢复期;②曾经感染过HBV;③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

  二、配伍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小板主要作用有:①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②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③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进一步止血;④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血小板在一日内的不同时间可相差6%~10%。

  参考范围:(100~300)×109/L(10万~30万/μl)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红细胞沉降率(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红细胞的密度大于血浆密度,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自然向下的沉降力。一般说来,除一些生理性因素外,凡体内有感染或坏死组织的情况,血沉就可加快,提示有病变的存在。

  参考范围:魏氏(Westergren)法:男0~15mm/h;女0~20mm/h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红蛋白参考范围: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80~190g/L

  2、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尿液酸碱度改变的临床意义。

  正常人晨尿pH5.0~7.0。

  pH增高

  (1)疾病 代谢性或肾小球性中毒、感染性膀胱炎、长期呕吐、草酸盐和磷酸盐结石症、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2)用药 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乳酸钠、氨丁三醇等,使尿液pH增高。

  pH降低

  (1)疾病 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高热、失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

  (2)用药 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等,使尿液pH降低。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大量的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慢性肾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脂肪醇结晶见于膀胱尿潴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尿液中。

  4、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粪便外观异常的临床意义。

  阻塞性黄疸时由于胆汁排泄障碍,以致粪胆素减少,甚至缺如,使粪便颜色变浅灰或呈白陶土色;上消化道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因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柏油样。此考点还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三、C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成人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范围是(4~10)×109/L。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儿童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范围是(5~12)×109/L。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导致白细胞增多的原因有:

  (1)生理性 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和婴儿高于成人。

  (2)病理性 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物的急性中毒,应用某些升白细胞的化学药物也会促使白细胞增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1)疾病 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2)用药 应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

  (3)特殊感染 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等。

  (4)其他 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

  四、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RBC绝对性增多见于:①生理性增多,如机体缺氧和高原生活、胎儿、新生儿、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骨髓释放红细胞速度加快等;②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和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患者;③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1012/L。

  2、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红细胞减少

  (1)造血物质缺乏 由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而引起,如慢性胃肠道疾病、酗酒、偏食等,引起铁、叶酸、维生素等造血物质不足,或蛋白质、铜、维生素C不足均可致贫血。

  (2)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原发性或由药物、放射线等多种理化因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症骨转移等,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3)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 如先天失血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出血等。

  (4)继发性贫血如各种炎症、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等。

  3、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血小板主要作用有:①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②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③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进一步止血;④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

  4、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血小板增多

  (1)创伤 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后,可见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2)其他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病、类白血病反应、霍奇金病、恶性肿瘤早期、溃疡性结肠炎等。

  5、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尿比重增高临床意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血容量不足等

  6、

  【正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服用磺胺药可以出现尿血红蛋白阳性、尿沉渣结晶、白细胞减少。

  7、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粪胆原

  1.增加 在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增加;也可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2.减少 在阻塞性黄疸时明显减少。

  8、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在病理情况下,粪隐血可见于:

  (1)消化道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40%~77%,可呈间歇性阳性,虽出血量大但非持续性。

  (2)消化道肿瘤 胃癌、结肠癌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87%~95%,并呈持续型阳性。

  (3)其他疾病 见于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疾病如紫癜、急性白血病、伤寒、回归热、钩虫病。

  9、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导致ALT、AST、ALP升高。

  10、

  【正确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ALT的测定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ALT升高常见于以下疾病: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疡、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或瘀滞、胆管炎、胆囊炎。其中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者轻度上升或正常。

  2.其他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瘀血、骨骼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胰腺炎、外伤、严重烧伤、休克等。

  3.用药与接触化学品

  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氨苄西林、四氯化碳、乙醇、汞、铅、有机磷等,可使ALT活力上升。

  其他药物主要有:

  ①抗生素:四环素、利福平、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多黏菌素、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拉氧头孢、头孢地嗪、伊米配能-西司他丁等均偶可引起血清AST或ALT升高;另外,红霉素类的酯化物可致肝毒性,常在用药后10~12日出现肝肿大、黄疸、AST或ALT升高等胆汁淤积表现。其中依托红霉素对肝脏的损害比红霉素大,主要表现为AST或ALT升高。

  ②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可致血清AST-过性升高。灰黄霉素大剂量时有肝毒性,可见AST或ALT升高,个别人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酮康唑偶可发生肝毒性,表现为乏力,黄疽,深色尿,粪色白,疲乏,AST、ALT-过性升高,另有引起急性肝萎缩而致死的报道。

  ③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可致ALT及AST升高;

  ④调血脂药:应用他汀类血脂调节药连续1年以上者,有2%~5%会见到无症状的肝脏AST及ALT异常。

  11、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服用氯丙嗪时可以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12、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1)肝胆疾病 肝内或肝后胆管梗阻者血清γ-GT上升最高,可达正常水平的5~30倍,γ-GT对阻塞性黄疸性胆管炎、胆囊炎的敏感性高于碱性磷酸酶,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炎患者的γ-GT水平也高,且较其他肝脏酶类上升显著;传染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中毒者的γ-GT中度升高,一般为正常参考值的2~5倍;酒精性肝硬化、大多数嗜酒者γ-GT值可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γ-GT持续升高,提示病情不稳定或有恶化趋势;而逐渐下降,则提示肝内病变向非活动区域移行。原发性肝癌、壶腹癌时,血清γ-GT活性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

  (2)胰腺疾病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者可达参考上限的5~15倍。囊纤维化(胰纤维性囊肿瘤)伴有肝并发症时γ-GT值可升高。

  (3)其他疾病 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

  (4)用药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γ-GT升高。

  13、

  【正确答案】 CDE

  【答案解析】 各种肾脏疾病都可以使BU升高,而且常受肾外因素的影响。

  (1)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血清BU检测值可无变化。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60%~70%已受损害。因此,血清BU测定虽不能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的测定指标,但对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却有特殊的价值。

  (2)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其他前列腺疾病使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血清BU检测值增高(肾后性氮质血症)

  (3)其他 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水肿、腹水、血循环功能衰竭、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胆道手术后、妊娠后期妇女、磷、砷等化学中毒等。

  14、

  【正确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三酰甘油(TG)降低的临床意义:

  (1)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2)其他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肝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恶性肿瘤晚期、吸收不良等。

  15、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血清总胆固醇的临床意义

  1.升高

  (1)血脂异常 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

  (2)其他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以及阻塞性黄疸等。

  (3)应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等。

  (4)长期高脂饮食。

  2.降低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急性感染及消耗性疾病等。

  16、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临床意义

  (1)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 HbA1c水平与血糖浓度呈正比,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状况的良好观察指标。

  (2)鉴别高血糖 糖尿病高血糖的HbA1c水平增高,而应急性高血糖的HbA1c水平正常。

  (3)预测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HbA1c﹥10%,提示并发症严重。

  (4)HbA1c降低 贫血,或红细胞更新率增加。

  17、

  【正确答案】 BCE

  【答案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临床意义

  抗HBs阳性 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①乙型肝炎恢复期;②曾经感染过HBV;③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

  出国留学网执业药师栏目推荐:

  执业药师考试动态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合格分数线

  2017年执业西药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真题答案汇总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