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四川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一流大学的高度和视野,要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关注未来,要遵循一流大学建设的共性规律,更要保持和彰显自身的鲜明特色。为此,四川大学提出“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的理念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打造最好的本科教育、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和高质量的留学生教育,培养具有崇高信念、优秀品质、独立人格,具有开创未来能力的一流人才;建设以特色优势学科、交叉领先学科、前沿探索学科、面向未来学科为重点的一流学科;造就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一流师资队伍,进而形成以“十个一流”为核心的四川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总体内容和建设方案。

  一、 建设目标

  (一)学校的近期、中期及远期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根本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的理念,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将四川大学办成能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胜任未来发展挑战的大学;办成能协同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高端智库智力支持的大学;办成能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促进世界和人类进步的大学;办成能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守护人类精神家园和社会文明灯塔的大学。

  【近期目标】

  力争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学校建校125周年左右,口腔医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学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全国领先,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国际先进。

  【中期目标】

  力争到2030年,学校建校135周年左右,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多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学校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率先走出一条西部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发展道路,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远期目标】

  力争到2050年,建国100周年、学校建校150周年左右,若干学科国际领先,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文明和世界进步做出川大贡献。

  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的精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突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川大贡献。

  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坚持以人才为抓手,坚持以绩效为标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统揽全局,确保重点;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在中国西部率先走出一条以优势求突破、以特色促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学校将重点打造“十个一流”,支撑学校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从而实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一流师资队伍。

  一流拔尖人才培养:办最好的本科教育,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留学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一流学科平台建设:重点建设若干优势特色学科、交叉领先学科、前沿探索学科和面向未来学科,超前部署一批聚焦未来新方向、新领域的新兴学科,带动学校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涌现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一流科研创新体系:强化一流特色科研平台基地和科研团队建设,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头引领。

  一流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创新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以一流研究成果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

  一流华西医疗服务:建设一流的华西医疗体系,促使其整体迈向世界先进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华西医学的突出贡献。

  一流校地合作体制:以改革创新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大力提升校地合作水平。通过省市校协同共建提升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以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

  一流国际合作交流:实施高端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大力增强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支撑学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

  一流文化传承创新:发挥川大人文社科等多学科综合优势,努力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打造能够为国际学术界理解和接受的中华文化和当代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引领国际人文社科学术理论的发展。

  一流环境条件保障:全面加强学校的一流校园和设施建设,为一流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

  (二)学科建设总体规划、拟建设学科及其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和拟建设学科】

  坚持“面向人类发展进步、面向未来科学方向、面向世界学术前沿、面向国家区域重大需求”的原则,激励优势特色学科争第一,推动交叉融合学科和前沿探索学科国际领先,引导面向未来学科实现世界首创,同时,超前部署一批聚焦未来新方向、新领域的学科,从而形成优势特色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前沿探索学科、面向未来学科和超前部署学科“4+1”的学科发展布局,打造出一批世界领先的一流学科,建成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着力突出六大重点:一是优化学科布局,二是夯实基础学科,三是促进交叉融合,四是实现重点突破,五是培引高端人才,六是建设一流专业。

  以“学科前沿、重大需求、川大优势、目标一流、从优从严”为标准,以“改革创新、绩效考核,滚动发展”为导向,通过资源优化整合,竞争择优方式,按照优势特色学科、交叉领先学科、前沿探索学科、面向未来学科四大类重点建设如下学科:

  1.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

  2.区域历史与边疆学

  3.数学与信息科学技术

  4.化学与绿色化工

  5.诱导组织再生主导的生物医学工程

  6.先进高分子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

  7.深地岩体力学与地下水利工程

  8.先进轻工技术与环境保护

  9.以生物治疗为主导的前沿基础医学与创新药物学

  10.以精准医疗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与护理学

  11.口腔医学

  12.管理科学与国家治理

  同时,为了抢占国际新学科方向和领域的先机,学校拟超前部署一批聚焦未来新领域的学科,力争使其成为若干新领域的开拓者。

  【拟建设学科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依托一流学科平台,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优秀人才,建立以一流科学家为引领,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打造最好的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以及高质量的留学生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担当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建设一流研发平台,健全科研创新体系,营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科研创新环境,大力增强学校整体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一流智库,服务国家目标。实现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服务。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实施一批重大文化工程,带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和弘扬川大特点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增强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国际高水平合作,吸引海外优质师资,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生互换、学分互认。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促进国际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的国际教学科研环境,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建设基础

  (一)办学理念与 办学定位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以“振兴民族、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引领时代”为己任,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以一流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一流科研能力提升为抓手,以高端国际交流合作为重点,以一流社会服务为责任,以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二)优势特色、重大成就和国际影响

  四川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也是西南地区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在1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中国特别是西部科教发展史上的诸多伟绩。四川大学所整合的华西协合大学成为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在中国第一个开创了现代口腔医学教育,成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四川大学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制革专业,开创了全国第一个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创建了领先世界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开创了中国数论二次型研究的先河;产生了第一部系统全面的《甲骨文字典》,编纂出版了收录汉字最多的《汉语大字典》,完成了第一部系统论述道教思想发展史专著《中国道教思想史》等。四川大学第一个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第一个实施了现代通识教育等等,有力支撑和引领了四川、西部乃至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大学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人类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新中国首届中央政府副主席张澜、教育家吴玉章曾担任校长,学校培养输送了70多万名各类人才,产生了近100位两院院士和文化名人。学校汇聚了中国近代数论创始人柯召、中国最杰出的植物学家方文培、中国塑料之父徐僖、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以及顾颉刚、蒙文通、徐中舒、缪钺、李劼人、朱光潜、杨明照等著名人文学者;培育了中国开国元帅朱德、国家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开拓者乐以成等一大批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和兴业精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川大作为“全国独善的最高学府”,冒着敌机轰炸,书写了“没有停过一堂课”的教育抗战史,800多名川大青年怀着满腔热血投身抗日战场,千余名川大师生南迁峨眉,克服艰苦条件,创造了1941届毕业生中同时走出化学家陈荣悌、物理学家李荫远两位院士以及国学大师王利器、经济学家蒋学模两位人文大师的教育传奇。在东北、华北失守后,大批杰出学者应聘川大,当时的川大被誉为抗战时期“四川的北大”。作为抗战大后方,华西协合大学与当时内迁的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央大学医学院,铸就了“五大学联合办学”、共赴国难的光辉篇章。正如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所说:“二战期间,四川大学帮助保存了中国的整个高等教育传统。”

  今天的四川大学有望江、华西和江安3个校区、占地7050亩。有学科型学院34个,覆盖了文、理、工、医等12个门类。有本科生近4万人、研究生2万余人、海外留学生3千余人。学校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的学科数达到14个。学校年科研经费近20亿元,多年位列教育部直属高校第6。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达到13个, SCI论文数连续五年排名全国高校第5或6位。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全球创业产业合作”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8。学校在2016年“全球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242,在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第113。2017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第8。获批全国高校首批4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华西医院连续7年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第2,华西口腔医院连续3年名列“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口腔医学第1。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办最好的本科教育,进行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构建完善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433”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全面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覆盖人才培养全课程、全过程,受到中宣部、教育部高度肯定,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实施了“万门课程”建设计划,“小班化、探究式”课程比例达到70.5%。开展非标准答案考试课程930门。连续举办了5届“实践及国际课程周”,邀请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570名外籍专家开设全英文课程754门,年均受益学生超过3万人次。相继入选全国首批试点学院改革计划,以及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近5年来,本科生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100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近1100项,连续四届获“挑战杯”竞赛金奖6项。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到95.1%。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视察学校时,充分肯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2. 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学科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等12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重点学科46个、位列全国第5。在上一轮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有9个学科排名全国前五,有3个学科排名全国前三,口腔医学连续3次排名全国第一。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等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5‰,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

  四川大学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明显。2000年以来,学校一直鼓励、支持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和学院的壁垒,全面整合全校文理工医优势资源,打造高层次、高水平的交叉学科平台及交叉学科专业,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科深度融合的管理机制,真正使各类优质创新资源和要素充分汇聚,使学校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潜在优势得到充分释放。在继续建好现有高水平交叉学科平台的基础上,开展高端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整合全校文理工医资源,重点建设高水平多学科交叉平台。建立了以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为牵引的交叉学科管理机制,建立了适应交叉学科平台发展规律的人员评聘、研究生招生、绩效评价、成果分享创新机制,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合力和竞争力。重大疾病的生物治疗交叉学科获准建设“十二五”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成为首批国家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与低碳技术交叉学科承担了大量的国家重要科研任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3. 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水平师资队伍逐步形成

  学校实施了人才人物工程、海纳人才工程等系列人才计划,加强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规模结构持续优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现有两院院士14人、“长江学者”59人、国家“****”领军人才7人、“****”80人、国家“杰青”45人。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了高端外籍教师、国际著名专家等海外高层次人才112人。学校以专职博士后的灵活机制和管理运行模式建设了近200人的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初步形成了一支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师资队伍。

  4. 建立以创新驱动为引导的科研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鼓励自由探索、鼓励交叉融合,建成一批颠覆性创新和变革性技术研发平台,产生了一批重大原创理论和技术成果。学校年科研经费近20亿元,多年位列教育部直属高校第6,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达到13个,SCI论文数连续6年位列全国高校前6。牵头组建的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首批国家“2011计划”。主持建设国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催化不对称反应、二氧化碳矿化发电技术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首创的科研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现快速增长,近5年来立项数达到195项,仅2017年立项达到50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一。编撰出版了中国规模最大的断代文章总集《全宋文》、国内最早的儒学丛书《儒藏》等大型文化典籍。学校在2016年全球大学科技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83。

  5. 持续推进高端社会服务,助力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新跨越

  与国内近30个省(区、市)、150多个地市和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到校产学研经费60多亿元、2016年列全国高校第5位,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全球创业产业合作”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8,特别是,以“企业提需求、政府给支持、学校搞研发”的创新模式与地方共同设立2.5亿元“校地合作专项基金”,带动投资约68亿元。制定实施了双创教育改革行动计划18条和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22条,获批全国高校首批4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学校4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西部疑难重症诊治中心,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4个,年均门急诊量700万余人次,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重大灾害救援中发挥了医学国家队的中坚作用。华西医院连续7年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第2,华西口腔医院连续3年名列“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口腔医学第1。积极开展定点帮扶甘洛县、岳池县精准扶贫工作,获得四川省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先进集体。

  6. 深入推进高端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川大—匹兹堡学院”,与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共建了首个在德国本土联合办学的“中德国际学院”。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共建了“西部中国研究中心”、与剑桥大学共建了“剑桥—喜马拉雅研究中心”等26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设立了1亿元“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建立了“波兰语+”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种人才培训基地,牵头组建了由中俄两国50余所高水平大学加盟的“两河流域”高校联盟,着力打造培养“一带一路”国家未来领袖人才的高地。

  7.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校内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认真开展“四个排查”工作和党支部“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制定实施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四川大学章程》,修订完善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学院教授委员会章程》,完成《规章制度汇编》和《内部控制手册》,全面启动综合改革,成立了学校发展战略国际咨询理事会。学校决策体系、学术治理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民主管理体系不断优化,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有效落实。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节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未来高端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从国际竞争、国家发展、地方建设的大背景、大格局中科学谋划、全面推进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 面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新趋势

  当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正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迫切需要我们高校主动提高全球视角和站位,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关注未来,为国家的全球战略发展目标和定位服务,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发出川大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2. 面对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新使命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水平大学更应源源不断地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充分发挥源头创新引领作用,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国家和区域转型升级、发展新经济提供源头活水;应主动担当“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3. 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学校地处的四川省正在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奋力实现“两个跨越”的宏伟目标;成都市正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去年,学校与四川省、成都市签署了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省市校共建的有力支持,为我们扎根西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重大机遇,更要求我们主动担当支撑和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使命。

  4.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同向同力,为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同时,学校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我们的工作与党和国家需求、与人民期待、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仍需进一步落实,对学生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系统培养仍有待加强。在师资队伍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领军人物和支撑未来发展的优秀青年人才还不多,对各类人才的有效激励约束还不够,促进优秀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氛围和机制还不完善。在学科建设上,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优势和潜力还未充分发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领域还不多。在科技创新上,面向世界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颠覆性创新成果和变革性技术还不多,源头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显著。在内部治理结构上,“以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尚未完全落实,有效激发基层办学活力和师生创造潜力的管理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学校地处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办学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学校的整体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


四川高考语文试题 四川高考数学试题 四川高考英语试题 四川高考理综试题 四川高考文综试题
四川高考语文答案 四川高考数学答案 四川高考英语答案 四川高考理综答案 四川高考文综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本吗

上海海洋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985学校吗

中国传媒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是211学校吗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几本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

东华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东华大学

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 什么叫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大学名单一共多少所

双一流大学名单

2020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贵州大学是双一流吗

贵州大学

2020“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