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读后感

  《浮生六记》读后感【四】

  我无意在本文讨论关于《浮生六记》之文学成就,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我亦无意讨论道德问题,讨论道德容易让人失去条理而发泄个人情绪,道德有时候是偏见的代名词。而这里,我更倾向于直接探讨书中男女主人翁的一些心理现象,以及对两位前辈的读后感做出回应。

  芸:

  满足某种欲望是推动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根本动力。对于一种无害他人的欲望的分析和探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抽象性描述词汇,如"好"、"不好"。

  在此书中,人物芸最引起重视或讨论的行为是:为夫谋女。行为的产生必然是有动机的,然而,动机亦分为有意识或无意识。根据弗洛伊德和荣格心理学,我个人认为促使芸产生此种行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1、芸可能是个双性恋者。在男权且强势家庭观的时代,她可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或者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性取向。芸通过为丈夫推荐美女,以满足自己对女性的征服欲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通过把其它女人推给丈夫而满足自己的性欲望,尽管她未必参与其中的性行为。

  2、芸可能会因为在成长中的缺乏足够的父权的关爱,她的人格里有严重的依赖感缺失。她需要通过极力讨好和服务他人而得到心理上的依赖感和存在感。这往往是种不自知的状态,但即便是不自知,通过某些行为平衡潜意识中的欲望也是会使人得到快感的,所以芸乐于服务沈复,美其所美,欲其所好,她通过沈复而确立自己的存在。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强迫式服务人格"。

  沈复:

  首先,从他塑造芸这个形象的心理状态来讲,他可能有臆想症。人的心理和身体一样是有自动修复功能的。一个地方受到的伤害,其它地方的能量就会过来补足,如果其它地方过来的能量不足以补足,那么就会生成新的物质以弥补伤口。

  《浮生六记》读后感【五】

  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俞平伯对沈复这篇作品的评价可以说恰到好处。读《浮生六记》,确能感受其如水晶一般的纯净,荡涤人的内心。看《浮生六记》不是最近的事情,本来不应该写这类读书笔记的,然而任务催得紧,也就只能勉强为之。又想起毛姆的一句话:一个人所读的书或所做的事,多数情况下对他毫无作用,然而,有些事情对一个人来说具有一种特殊意义,这些事情使得蓓蕾绽开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连开放,最后便开成一朵鲜花。《浮生六记》绝对是一本“无用”的书,现在的我对其中的内容也已忘了大半,但读书莫不如此,唯有当时看书时留下的感觉时今仍然深刻,也值得少许讲讲。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是李白的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的一句,即为“浮生”二字的出处。本书一开篇即描绘了这般浮生若梦之感,因而提出“苟不记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因为是事后所记,书里常常在记事的时候暗示未来的悲伤命运,比如“不知夭寿之机此以伏矣”,“今即得有境地,而知己沦亡,可胜浩叹”。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另外两记已遗失),似乎除了坎坷记愁外,其余皆是赏心乐事,然而正因为有沈复对未来命运如线索般的预告,使得整本书都弥漫在一股模糊不分明的忧愁里。

  沈复是一个下层的文人,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又加上种种家庭的原因常处于漂泊浪迹之中,但他的字里行间并未因此而毫无节制地宣泄哀怨,反而有一种垫底的乐观所在。或许,人在回首往事之时,总会淡化某种苦楚,渐渐平复温和的心境,这是整本书的特点,从坎坷记愁中尤能一窥。其中一段写到沈复独自一人前往江阴寻找自己的姐夫范惠:“夜至江阴江口,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踌躇中夜,拟以衬衣质钱而渡。十九日,北风更烈,雪势犹浓,不禁惨然泪落。”饥寒交迫,人生窘迫和惨淡之状对于沈复来说也几乎无更甚者了,但恰在此时遇见自己曾帮助过的曹姓老人,沈复叹道:绝处逢生,亦可谓吉人天相矣。在悲苦之中心中仍有温暖存在,这是沈复的乐观,无怪乎他的文字真纯率真,清新温情,独抒性灵,否则这本书就要变成诉苦录了。

  林语堂说,芸是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可爱的女人。听过不少读者的反映,大家似乎都对芸娘充满喜爱和同情。闺房记乐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述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真的爱情。这一部分较为明快轻松,芸娘女扮男装同沈复混入水仙庙,不小心碰到了身旁少妇的肩膀,被当做狂徒,原文说:芸见势恶,即脱帽翘足示之曰:“我亦女子耳”。结果对方转怒为欢,还让芸娘留下来一起吃茶点,芸娘不同于寻常闺中女子的可爱活泼在此处尽现。沈复经历了漂泊困苦的人生之旅,其中芸娘的死是他最神伤一事,文中多次表露,如果此时芸娘还活着那该多好。浪游记快中没有写到芸娘,却让人联想到闺房记乐中沈复对陈芸讲,“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芸娘去世得太早,沈复之后只能独自游玩飘荡,思念芸娘而不可得,孤寂之感可以想象,实在令人唏嘘。

  《浮生六记》于我还有一点特殊的亲切感,因为沈复乃是苏州人,他笔下的山川风物、街市民巷、节庆民俗的描绘如同一幅幅清新明丽的江南风物画卷,展现了我家乡二百多年前的风貌,依然有着今天的影子。沈复和芸娘曾经向一个老妇人租住过屋子,四周都是菜园,野趣盎然,同我小时家里非常相像,我也是以我自己家中作为想象的基础的。书中老妇人欣然答应,而作为他们邻居的一对老夫妻还把从池子里钓的鱼、园子里摘的菜送给他们,这就是平民百姓的纯朴啊,简直和我的邻居一模一样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俞平伯、林语堂、赵笤狂等人是从家族生活弊端这个角度去解读这本书的,我却不能赞同这种观点。芸娘的死固然和封建礼教的压迫不无关系,但是我想沈复写《浮生六记》的根源并非在此,从个人的一生浮梦中去品味才是符合作者本心的。正如我以上所叙,平民百姓的普通生活才是本书最灿烂的图景。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物欲横流,人人行色匆匆,《浮生六记》像是一种温和的冲击,将我们碾作微尘,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大概并不能再次回到《浮生六记》那样的岁月中了,但我们兴许可以惊叹:竟然还可以这样活着啊。在清秋夜雨,灯影映窗红之时,摊开这一本书,拾起闲情,感到自己渺小得被世界遗忘,从而把自己放到茫茫宇宙和漫漫人生中去定位和思考。

  读完此书,不知如何形容,忽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一句:我踏着初雪信步前行,心潮迸涌如初绽的铃兰。

  推荐阅读:

  《王子复仇记》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400字大全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范文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分享

热门关注

呐喊读后感1000字左右大学

呐喊读后感大学

青铜葵花读后感范文500字

读青铜葵花有感5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800字大学生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大学生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高中生

狼图腾读后感高中生

童年读后感范文500字六年级

童年读后感六年级

初中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

小学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

2020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

假期昆虫记读后感2020

假期读后感

小学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小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