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患者,男,33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临床选用的治疗方剂是连花清瘟胶囊。
<1> 、连花清瘟胶囊的主治病证是
A、感冒风寒表虚证
B、感冒风寒表实证
C、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D、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
E、外感风热所致感冒
<2> 、以下药物不是连花清瘟胶囊的组成的是
A、连翘
B、金银花
C、石膏
D、羚羊角
E、板蓝根
2、患者,男,70岁。前日饮食不慎,骤患腹痛泄泻,便黄而黏,肛门灼热;以及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恶风、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象弦数。中医断证因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协热下利证,处方葛根芩连丸。
<1> 、葛根芩连丸的功能是
A、清瘟解毒
B、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C、养血祛风,散寒止痛
D、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E、散风清热,解毒利咽
<2> 、下列对葛根芩连丸中葛根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清热解毒,燥湿止痢
B、解毒,缓急和中
C、解表清热,又升发脾胃清阳之气
D、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E、宣肺利咽,载药上行
<3> 、葛根芩连丸注意事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慢性虚寒性痢疾慎用
B、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C、本药不可过量、久用
D、严重脱水者,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E、可用于脾胃虚寒腹泻
3、患者,男,37岁。症见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腹胀纳呆、口干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疗宜首选的中成药是通便宁片。
<1> 、通便宁片的主治是
A、肠胃实热积滞便秘
B、肝胆火旺所致便秘
C、阴虚肠燥所致便秘
D、食积所致便秘
E、寒积所致便秘
<2> 、以下关于通便宁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孕妇禁用
B、哺乳期禁用
C、经期禁用
D、热性便秘者慎用
E、冷秘者慎用
4、患者,男,51岁。症见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宜首选的中成药是黄连上清丸。
<1> 、黄连上清丸的药物组成不包括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2> 、黄连上清丸主要治疗的病证是
A、脾胃虚寒所致病证
B、肝胆湿热所致病证
C、心肝火胜所致病证
D、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病证
E、肝火犯肺、火热内盛所致病证
5、患者,男,44岁。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治疗宜选用的是香砂养胃丸。
<1> 、香砂养胃丸的主治是
A、脾胃虚寒
B、寒凝气滞
C、脾胃不和
D、湿浊中阻
E、胃阳不足、湿阻气滞
<2> 、香砂养胃丸的功能是
A、缓急止痛
B、回阳救逆
C、理气化湿
D、疏肝止痛
E、温中和胃
6、患者,男,53岁。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1> 、该患者治疗宜选用
A、理中丸
B、小建中合剂
C、四逆汤
D、良附丸
E、附子理中丸
<2> 、选择以上中成药是因为其能
A、温中健脾
B、回阳救逆
C、缓急止痛
D、温胃理气
E、温肺化饮
7、患者,男,47岁。患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咳出,胸脘胀满,恶心呕吐,肢体困倦,舌苔白滑,脉滑,处方二陈丸。
<1> 、二陈丸的主治为
A、痰湿停滞
B、痰气阻肺
C、痰火郁结
D、痰火扰心
E、阴虚燥咳
<2> 、二陈丸配伍意义解释错误的是
A、半夏善温化燥,散中焦寒湿痰饮,为君药
B、茯苓渗湿健脾,助君臣药利湿化痰
C、生姜为臣药
D、甘草润肺和中,调和诸药
E、全方配伍,温燥兼淡渗辛散
<3> 、关于二陈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B、方中只含两味药
C、方中半夏为制半夏
D、二陈指陈皮、半夏
E、肺阴虚所致燥咳、咯血忌用
8、患者,6岁。冬季随祖父捕鱼,感染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痰涎清稀而量多,痰饮喘咳,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断证风寒水饮证,处方小青龙胶囊。
<1> 、小青龙胶囊的功能为
A、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B、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C、助阳解表
D、解表清里
E、养血健脾
<2> 、小青龙胶囊的组成不包括
A、麻黄
B、桂枝
C、干姜
D、白术
E、五味子
<3> 、对小青龙胶囊的叙述错误的是
A、麻黄、桂枝善解表散寒化饮,宣肺止咳平喘,共为君药
B、干姜、细辛助君药解表散寒,温化痰饮
C、适用于内热咳喘及虚喘者
D、诸药合用,主辛散温化,兼酸甘收敛
E、本品含麻黄,高血压、青光眼者慎用
9、患者,30岁,伤寒病愈后,身体恢复如常,但实为虚,有症见自汗恶风、面色(白光)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舌淡苔薄白,脉虚浮。中医断证为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故处方以玉屏风胶囊。
<1> 、玉屏风胶囊一般不用于
A、表虚不固
B、自汗恶风
C、面色(白光)白
D、体虚易感风邪者
E、肾虚不固
<2> 、玉屏风散中君药为
A、甘草
B、白术
C、黄芪
D、防风
E、人参
<3> 、对玉屏风胶囊叙述错误的是
A、全方配伍,补中兼疏,寓散于收
B、热病汗出者慎用
C、阴虚盗汗者慎用
D、可用于虚体外感,邪多虚少
E、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