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却也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据传,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参加政事的范仲淹等人因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也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年丰物阜,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当时整个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有志者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当其时欧阳修更是内心抑郁,经常在县城西南风景秀丽的琅琊山“酿泉”边的亭子里,约朋友一起喝酒,因为他酒量不大,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且是他年纪最长,正当四十岁的盛年,所以自号醉翁,也给这个亭子取名“醉翁亭”。 欧阳修 “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实为表达自己寄情于山水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及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作散文《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再说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望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琅琊山,沿山路只走六七里,就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酿泉。山势回环,陡路拐弯,有一座四角向上翘起,像飞鸟展开翅膀一样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据说建造此亭子的是山中的智仙和尚。
毎当太阳升出,曙光四射,树林雾散,烟云聚拢,那山间的清晨,春天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夏天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秋天晴朗气爽,凉风宜人;冬天水位低落,水底石头显露,潺潺水淙。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进山游玩,人们的乐趣无穷。
陌阡行人络绎不绝,田畤农夫荷锄歌唱,山岭牧童横笛牛背,工余树下作息,这就是欧阳修太守治理下滁州人的田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