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吴晓波个人简历栏目,提供与吴晓波个人简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读吴晓波激荡三十年有感

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出国留学网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以下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是一本记载着自1978年至2008年间中国企业的变革过程,作者吴晓波在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历程。书中的一些人物更是中国早期改革开放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同时作者也对现时中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如联想、万科等的创业史有着生动的记录。

  当任正非为是否能入党而苦恼时,他也许不会料到,以两万元起家的华为,凭其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犀利的低价战略迅速崛起,并成为让国际同行头痛的企业;刘永好三兄弟由于“出身成分”问题而高考落榜,但他们成立的小养殖场,在经过若干年的经营,让他们成为中国首富;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班的陈伟荣、黄宏生、李东生也许做梦也没料到,他们日后创立的康佳、创维和TCL在鼎盛时期,占据中国彩电业市场份额的40%;那时的牛根生还在回民奶厂刷着奶瓶,而在16年后,他以其敏锐的营销才能和精干的经营团队,使蒙牛集团成为我国数一数二的奶制品公司;27岁的文学青年王石,抱着那本 《大卫·科波菲尔》,为主人翁所感动的时候,有可能没想到后来的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中的领头羊……诸如此类,还有数不清的人物以及关于他们的事迹。

  改革进程中的企业家的命运是值得我们悲悯和关注的。这群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把握时机、果断行动的群体,在法律壁垒、制度束缚、政策障碍、观念落后中艰难的挣扎,而又保持一种坚韧的品质和与生俱来的草莽性,他们的奋斗给这三十年历史增添了色彩,为他们的人生增添绚丽的一笔。

  过去的三十年,民营、国有、外企三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此消彼长、相互博弈,他们的利益切割以及所形成的产业、资本格局,最终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的表象。而民营企业发展的艰难和变革的坚决更是让人深思。在改革开放初期,当市场的闸门缓缓打开的时候,民企这股自由水流渗透进来,它们是那样的弱小而坚韧,随风而行、遇石则弯、集涓成流、轰然成势。如果说海尔是海,那么中国千万民企则是溪,在妥协和无奈中奔流,所有一切都不能阻挡民企前进的趋势。

  三十年间,成功的民企有很多,失败的民企也数不胜数,总有一些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或精彩或遗憾的一幕。万向集团那种“小而专、小而精”的发展模式,无疑为其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在挫折中前行的精神,是我国企业所崇尚的,他本人也成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典型代表;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更是电子商务史上开天辟地的奇迹,也让马云成为中国创业教父。成功的企业是我们研究、学习、借鉴的榜样,同时深刻研究那些曾经轰动一时,却是昙花一现的公司,从中吸取教训更有利于以后的发展。诸如潘宁所主持的容声冰箱股权改革在质疑声中失败,从此容声走向衰落;牟其中这位“以罐头换飞机”的创奇人物,带领着南德集团这艘商业航母,在贪婪的海洋中迷失航向,最终慢慢沉沦;三九集团在赵新先的带领下,运用一种近似疯狂的收购兼并模式,给自己带来巨大财务危机……三十年激流已趟过,不论是企业家还是企业,都在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寻找迷雾中的那盏引航灯,只希望...

与吴晓波个人简历相关的读后感范文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出国留学网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以下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都说《激荡三十年》是一本近代中国企业史(1978年-2008年),可是作者吴晓波没有用过多冰冷的数字或模型淹没了历史创造过程中人的因素,整本书侧重在写"人的命运",本来,历史本来就应该是对人自身的描述。本书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1]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作者不是将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满了血肉、运动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个国际和国内的政策、社会和当时的现实这样的大背景中,以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中国企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在书中说:“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相关推荐: 读后感(汇总)

   相关推荐: 读后感大全(汇总)

   相关推荐: 读后感400字(汇总)

   相关推荐: 读后感800字(汇总)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与吴晓波个人简历相关的读后感范文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大全

  简历,顾名思义,就是对个人学历、经历、特长、爱好及其它有关情况所作的简明扼要的书面介绍。简历是个人形象,包括资历与能力的书面表述,对于求职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应用文。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简历范文,仅供参考。

  姓  名: 梁女士 性  别: 女

  婚姻状况: 已婚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广东-江门 年  龄: 31

  现所在地: 广东-广州 身  高: 160cm

  希望地区: 广东-广州、 广东-佛山

  希望岗位: 经营/管理类-总经理助理

  财务/审(统)计类-财务主管/经理

  销售类-管理/商务-销售部经理

  寻求职位: 财务经理、 总经理助理、 销售经理

  教育经历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个人简历范文 | 个人简历怎么写 | 个人简历格式 | 个人简历下载 | 个人简历模板

...

个人简历表格:空白个人简历表格

个人简历表格 空白个人简历表格 简历表格

  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空白个人简历表格”,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本文章仅供参考,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出国留学网。

  个人简历表格:空白个人简历表格(一)

  个人简历

基本资料

黄忠个人简历

黄忠 黄忠简介 黄忠怎么死的

  你知道蜀汉五虎大将之一的黄忠吗?想了解一下吗?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黄忠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黄忠个人简历

  黄忠(145年-220年),字汉升(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八引《蜀志》中作“汉叔”),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汉末三国时期著名将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蜀汉五虎大将之一,他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黄忠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蜀汉五虎大将之一。

  人物经历

  黄忠,字汉升,公元147年生,南阳人。关于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洲攸县,即虎纹老家)。

  早年经历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攻入长安。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刘表驻军襄阳,即湖北襄樊。黄忠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黄忠随从刘表侄子刘磐。刘磐驻军长沙攸县,即湖南攸县。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刘磐与东吴孙策交战于艾,即江西修水,黄忠随从刘磐。

  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在三国演义里描写关羽带领五百校刀手攻打长沙,与黄忠首战一百合不分胜负。二战时因黄忠马失前蹄被掀于地,关羽饶过黄忠。三战时黄忠感恩,只用箭射中关羽盔缨跟,充分显示了他百步穿杨之能。书中之意,当时黄忠若要取关羽性命,亦非难事。三国演义中黄忠箭法如此了得,可堪称第一人。虽然比箭法吕布能“辕门射戟”、赵云能江上射帆,但沙场上可用箭取上将性命的,感觉上非黄忠莫属。

  收川立功

  公元211年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三国演义里描写黄忠在川中战斗中攻打雒城时斩杀刘璋将领邓贤,挫败泠苞,解救魏延。庞统死于落凤坡后黄忠再次解救魏延,领兵杀出重围,表现英勇。

范仲淹个人简历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 范仲淹的故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想了解一下历史上的文学大家范仲淹吗?一起来看看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范仲淹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范仲淹个人简历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北宋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范仲淹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官宦家庭出生,时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

  淳化元年(990年),父亲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

  苦读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

柳永个人简历

柳永 柳永简介 柳永的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你知道著名词人柳永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柳永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柳永个人简历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平事迹

  柳永其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据今人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早年常出入于歌楼舞馆,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妓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

  人物籍贯

  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现今武夷山市上梅乡白水村人。

  柳永故里

  柳永于雍熙四年(987)生于京东西路济州任城县,淳化元年(990)至淳化三年(992),柳永父柳宜通判全州,按照宋代官制,不许携带家眷前往。柳宜无奈将妻子与儿子柳永带回福建崇安老家,请其继母也就是柳永的继祖母虞氏代养,直到至道元年(995)才又回到汴京。所以四至九岁时的柳永是在故里崇安度过其童年时代的,此后柳永终身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崇安。《建宁府志》中录的那首写在崇安中峰寺的《中峰寺》诗,就出于童年柳永之手,也可称之为神童了。

  柳永系崇安五夫里(今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上梅乡茶景村)人,那里兴植荷花,他家前是一片偌大的白蕖之象,钟灵毓秀之山水,养育汲乃更塑造了柳永洒脱飘溢的人生情怀和浮世苦短,何来云归的经世之...

陶渊明个人简历

陶渊明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的诗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你知道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具体事迹吗?一起来看看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陶渊明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陶渊明个人简历

  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

  自小体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贫,不能常得”;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却能安贫乐道,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六十岁左右去世。深受后世文人骚客推崇,欧阳文忠公甚至认为“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即《归去来兮辞》)而已”;在中国诗人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生平事迹

  早年生活

  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致仕生涯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