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一句俗话是“夏至狗,没路走”讲的是到了夏至人们开始狗肉食补,在这个期间很多狗都没路可以逃跑;除了吃狗肉之外还会吃荔枝。下面就跟随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夏至吃狗肉荔枝的民俗,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
民间有“夏至狗,没路走”的俗语,意思是夏至这天,许多狗被杀掉,没路可逃。民间说法是,狗肉性温,大补元气,属性燥热,仅适宜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火,外热加上内热,对身体不利。
但夏至这天例外,夏至这天吃了狗肉,不但不会热气,不会对身体引起不适,反而会对身体有益。大概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吧。当然,夏至吃狗肉,也应适可而止,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病。
对夏至吃狗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
唯一与民间传统不同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区别只在于买吃的比杀吃的多。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
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
而广西灵山县作为中国荔枝之乡。灵山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也会荔枝狗肉提供了便利条件。据灵山县志记载,荔枝种植始于唐朝,宋朝已有较大发展。全县荔枝种植面积60.5万亩,正常年份产量达5万吨,品种有灵山香荔、妃子笑、黑叶等35种,其中以三月红、妃子笑、黑叶的面积和产量最大。2012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灵山荔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在宋朝,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苏轼绍圣三年(1096),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所以综上所述夏至在岭南地区吃狗肉荔枝是普片存在的美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