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天桥八大怪之栏目,提供与天桥八大怪之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天桥八大怪——跤王沈三

天桥八大怪之 沈三

  座落在北京天桥文化广场中“天桥八大怪”之一沈三的青铜雕像

  沈三,又名沈友三,原名沈玉升,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人们多称他为沈三,又因其行侠仗义、好交朋友,故在排行前加以“友”字,也被人称为沈友三。沈三出身于北京宣武门外牛街一个寒苦的回族家庭。少年时拜清满族头等扑护德二爷(名世庭)门下,潜心学习掼跤。嗣后,又师承北平国术研究会会首白锦兼学炮拳,两种技艺相辅相成,沈三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是当时北京跤坛上的魁首,赫赫有名的头面人物,曾击败过俄国大力士彼得洛夫而为人称颂。沈三打败外国大力士的故事

  沈三可称一代跤王,还是个武术家。他的父亲叫沈方,身高力大、跤术精湛,绰号沈大个儿,是清廷善扑营有名的扑户(扑户,清廷摔跤手的称呼)。沈三从小跟父亲学武术。除了学武术,他还向著名跤手宛永顺拜师学艺,宛永顺人称宛八爷,在清末是头等跤手,晚年在红庙带一帮徒弟练摔跤,沈三就是他得意弟子。

  沈三在天桥城南商场路北,开一座清真药室,专售:舒筋活血丹,他每天演一次小武术,以此为号召扬名售药。

  沈三在摔跤上有很高的技巧,短时间就能判断对方摔跤的长处和短处,然后机智灵活地用“绊子”将对方摔倒。20世纪30年代,在跤坛上可坐第一把交椅。1933年10月,在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沈三荣获摔跤比赛的冠军。

  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天桥出了一批著名跤手,玉三、孙傻子、王小孩、刘四宝、徐俊清、张宝忠、宝善林(即宝三)、满宝忠、哑八、小奔头等。其中沈三、宝三是佼佼者。

  沈友三的家乡北平牛街是回民聚居区,跟东大寺的回民一样,喜欢武术,弹腿、查拳、通臂拳都玩,最盛行的则是摔跤,谁家院子大点,准有跤场。上午宰羊卖肉,下午没事就摔跤,出了一茬茬的高手。

  清代北京摔跤之风盛行,清政府设有专业摔跤队——“善扑营”,吸收了不少牛街高手。沈友三的父亲沈芳就是善扑营的“二等扑户”,这是一种摔跤级别,“头等扑户”极少,所以这个级别已很高了。沈友三从小喜爱摔跤,正帮家人杀宰骆驼,有人叫摔跤,活儿一扔,扭头就跑。

  由于爱好,加上天分过人,沈友三的跤在同辈中出类拔萃。长大后,家里穷,他在天桥一带推车卖骆驼肉为生,但仍不忘摔跤,跤衣搁在车上,走哪儿摔哪儿。

  当时前清军官杨双恩在天桥卖艺,他不是这出身,练武有人看,要钱人就走。有人建议,你不如把三儿(沈友三小名沈三儿)叫来,俩人好办事。沈友三爱摔跤,又好朋友,尊重老人,就来帮场子。他这人马大哈,一次杨双恩叫他:“三儿,来摔跤。”他就把卖肉的车托给一个半熟的人,扭头去了。等回来,连车带人都没了。

  杨双恩两天不见人,听到信儿,就来找闷在家里唉声叹气的沈三儿,跟他说:“咱伙着干?”从此,沈友三专业摔跤挣钱,成为北平天桥第一个“撂地”摔跤的人。

  沈友三在天桥出了名,前清善扑营的几位头等扑户听了信儿都来看,给些指点,友三不让他们走,收了钱给他们也分些,这些老人当时都没了生活来源。

  开跤场并不容易,经常有...

与天桥八大怪之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