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女排精神心得体会(一)
在小组艰难出线以后,中国女排犹如神助。在进入淘汰赛以后的每一场比赛都那样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终于我们苦难辉煌,这份激动比35年前尤甚。带领女排创造新辉煌的还是郎平,她又重新成为亿万国人的偶像。我们已然忘记了北京奥运会对她的苛责。因为成功者是不受指责的。事后,我们把这种犹如神助的力量称之为女排精神。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这是一种我们久违的女排精神,一个轮回以后重又焕发新生。这几天手机刷屏,刷的都是中国女排精神。但没有想到,郎平自己却说单靠精神不能赢球。在里约一位观看了女排比赛后的体育高级官员如是评论“女排赢球靠的是团队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郎平的用人。她真正做到了有勇有谋,将每一个队员的特点都发挥了出来”。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其他的教练为什么做不到呢?中国足球等花了如此巨大的代价,甚至请了那么多高水平的外国教练也做不到呢?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郎平是如何做到的了。
1985年,在中国女排成为全民偶像后,像民族英雄一样的郎平急流勇退去了美国8年。她开始在墨西哥州立大学学习体育管理专业,在那里适应环境重新开始。生活是最高的原则。为了生活,她做了大学的排球教练;为了生活,她成为意大利的教练;为了生活,她成为美国国家队教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作为教练的郎平刚好遇到了自己的祖国队。
郎平一定是矛盾的,但她既然选择这一生,只将排球事业当作自己人生追求唯一目的,她只能按照公平的规则与自己祖国的球队比赛。而且,她居然打败了传奇的陈忠和教练带领的中国女排。因为她必须尊重内心,因此她没有选择。因为,她在竞技体育最市场化的国家已经学到了这一点。成绩就是评估的一切。这是冷酷的市场原则,或许这就是缺少人情味的市场原则。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为了排球这个终身事业,她需要做得更专业、更敬业。
于是,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那些曾经将她封为偶像的爱国者。我们不知道她是如何度过那些艰难的日子的。生活还得继续。或许,正是有这样的历练,才有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郎平。这个郎平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在1981年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以后的35年里,变化的世界和环境已经将她塑造成为一个相信专业主义的教练。
当她被广州恒大邀请回来的时候,她是按照专业要求与他们谈判的。她用她的专业主义为恒大创造辉煌。
恒大知道并尊重郎平的价值。当国家队邀请郎平回归的时候,她也是按照专业的要求提出她组队的条件。赋予她完全的用人权,为她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同时不要干预她的决策,当然也不能忘记她的个人价值。也许,正是这一切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到了中国女排的新辉煌。
里约就是见证女排新辉煌的地方。如果没有里约,今天我们或许还没有方法给郎平的专业主义以真正的检验。女排精神从来都在,只有这个时候回归的郎平是新的。新走到我们面前的她,已经是一个在职业体育中,经历了完全不同环境塑造的专业教练。她的视野和专业主义精神,或许才是她这次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她说的,仅有精神是不够的,没有实力是没有用处的这句话内涵。
如何提升现代竞技体育的实力,我们不仅依靠精神,更需要良好的培养人、选好人、用好人的体制、机制。当然,同时还需要郎平这样专业主义的教练。
如何在一个全球化的充分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