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师,教学时需要的教学设计需要制定好。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过程中的节奏。若要写好一篇教学设计要怎么做呢?你可以读一下栏目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观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观后感【篇1】
有效的教学设计不能仅仅涉及如何习得内容,要确保学生如何学会思考并有效地运用知识。内容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我们能够把握理解的两个方面并能认识到规划与教学的目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意义运用内容和相关内容得出有效的推断,并且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些推论;学会迁移在日益复杂的真实世界环境中,日趋独立而有效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学习计划将以何种逻辑来增强和改善学生的这些能力?在你考虑教授那些必须要教的内容之前,思考为他们提供开发能力的表现机会一一那些需要理解内容的任务。换句话说,你必须通过设计来确保其中有:令人深思的问题和那些需要学生将知识碎片聚集在一起的挑战。学生在新环境中运用这些概括以及思考从中得到的反馈的机会。显示通过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积累来帮助理解意义和学会迁移的经验。
理解教学在开始的时候最好是不断地给学生提供现有理解性内容的挑战,而不是注重教更多的内容。从一开始,学生必须意识到,理解需要积极思考他们知道什么以及能做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新知识。对学习者来说必须很清楚的是,理解并不是简单地习得,而是通过积极的智力劳动而获得的。最终的任务不仅需要理解意义,也需要学会迁移并且应该事先通知学生以便集中学生的思维并能促进积极的理解意义与学会迁移。聚焦质疑有助于实现学会迁移的目标。真正产生自己观点的学生比那些仅仅钻研知识与技能的学生更有可能成功地解释新的环境并抓住新的问题。
教学设计观后感【篇2】
暑假期间学习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以避开学校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前者没有明确学习体验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后者缺少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缺乏为确保学习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过程。本书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目的;必须首先关注期望,然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合教学行为;认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
1、需要树立的教学观点
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解者。
2、如何能达到逆向设计
与“翻转课堂”有相似之处,很多教学缺乏目的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可以思考以下的问题:什么可以用来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达到这些目标的证据是什么样的?教与学所指向的、构成评估的表现行为是什么样的?
在课堂教学中,悄悄走向一名学生,问他以下问题: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做?它会帮助你做什么?你和你先前做的事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3、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阶段1: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
阶段2: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