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了“植树节宣传小短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植树节宣传小短文
今天下午我们要去xx市中心小学植树,我太高兴了。
下午我们在校门口等着车,不一会车就来了,大家有序地走上了车,一路上,我们的车里传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声笑语,还时不时传来大家甜美的歌声,车开进了新华市中心小学,那里的学生已经排好队来欢迎我们了,我们拿好工具下了车。
老师发了一张牌子,那上面写着我和另外两个的同学的名字,我们三个一起植树。我迫不及待地去找我那两个伙伴,一位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女孩子,还有一位是个个子不高的小男生。
我们把树苗放到挖好的坑里,由小男生扶着,我和那位女同学用铲子一铲一铲的把土填到坑里,我们填一会土就下去踩一会,等把土填到离地面差不多有10厘米的时候,我们便把两大桶水倒了进去。这时我以为种完一棵树了呢,可是老师说:“要多浇水,树才能养活”,我回头一看,刚才刚刚倒进去的水已经没影了,全部渗到土里去了,于是,我们便提桶又去打水,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才把水注满,终于把树种好了,我高兴的把写着我们名字的牌子挂在了树上。我抬头看了看,别的同学们干的也都热火朝天的,好多写着名字的小牌子挂在了树上。这些树是我们共同种的,代表着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这是“友谊树”。
要回学校了,我恋恋不舍的招招手,“友谊树”啊!我期待着你快点成长,让我很快的看见“友谊树”开出的友谊之花!
篇二:植树节宣传小短文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