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整理的《欲速则不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更多关于教学反思的文章,尽在实用资料。
《欲速则不达》教学反思(一)
这节课我着重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是导入环节,通过对“快好还是慢好”进行辩论,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头头是道,理由也很充分,课堂气氛热烈,然后老师小结引导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二是在理解字词环节方面,我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在集中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好玩、好胜心理,设置了“抢答我最快”、“你问我来答”两个闯关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扎实有效地掌握了本课要求理解的字词,课堂上掀起了又一个高潮。
三是精读课文,指导朗读。为了让学生理解感悟“欲速则不达”的含义,我抛出两个关键问题“齐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为什么齐景公会弃车而徒步跑开了呢?”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以及画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充分体会到景公越来越着急的心情,继而进行有感情的阅读指导,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景公因心急而失去了理智,乱了分寸,才会作出不明智的选择——弃车而步行。在此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说出故事蕴涵的道理就水到渠成了。
四是作业的布置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为下一课时的拓展延伸做好准备。
当然,一节课下来,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可能在让学生写主要内容的时候有点拖延时间,以至到下课时有点拖课了。另外,本来要把“急——焦急——心急如焚”这些关键词板书上去,但因时间来不及就没有写上去,所以就在小黑板上把这些词画出来,但没对这一部分进行方法上的总结。
《欲速则不达》教学反思(二)
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快与慢”。“快与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快”是相对于“慢”而言,“慢”是相对于“快”而言,主观感觉起很大作用。解决“快”与“慢”的矛盾,应从主观上努力:一是要树立时间意识;二是想方设法提高效率。《欲速则不达》这篇文章从反面说明了过于性急反而达不到目的,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通过本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悟出这个道理。
本节课中,我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如:导入新课时,我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快好”还是“慢好”?引发学生自主争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课文即将结束时,组织学生讨论:齐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这时,为了拓展学习空间,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齐景公身边的一个侍从,当看到齐景公嫌马跑得不努力,自己下车步行时,你打算怎样说服他回到马车上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及表达的机会,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这不仅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欲速则不达”,我除了让他们结合实际谈外,还让学生讨论:挑山工为什么不像游人一样走直线?难道他们不知道走折尺形路线比游人走直线路程要长一倍吗?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道理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利用时间,也以此来巩固单元所要完成的教学目的。学生不仅发表了看法,也充分说明了自己的理由。
在学生体验、感知时,能够为学生创设个人思考、自由表达的空间,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谈自己所想,说自己所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