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河北省考试院公布本科二批征集计划,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师范类院校的师范专业。高考招生中,师范类院校已经连续遇冷,反映出师范类院校在招生、培养、就业方面存在多重问题。
高分考生不愿读师范
一名600多分的女生被武汉一所师范院校录取,不喜反悲,觉得当老师没前途,工作辛苦、无趣,犹豫要不要去复读。家长觉得毕竟是部属的师范院校,不去也可惜了,更何况复读还有许多不定因素呢。同事、朋友都劝他们,让孩子到大学去发展,还可以考研等,不一定非要教书呀!考虑再三,他们才决定不放弃这一升学机会。
一位老师曾经对前两年所任教的高中本一线上考生进行统计,“在上本一线的这171人里,报考电力大学10人,报考航天航空及军事类大学13人,报考科技类大学30人,报考工业类大学33人,报考综合类大学49人,报考交通邮电类大学15人,报考财经农大矿业石油等类大学15人,而报考师范院校的共计6人。这6人里,一名考生以615分考取华中师大,一名584分(文科)考取东北师大,一名574分考取西南师大,其余三名分别以539(文科)、577、573分的成绩,考取河北师大。粗略计算一下,该校院校中报考师范类所占的比重是百分之四,而本二报考师范类院校竟然是零。”
今年的录取中,师范类院校依然大冷,这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本科一批院校中,师范类院校的提档线,低于办学层次相仿的非师范类院校,并且各校非师范专业录取分数整体高于师范类专业录取分;二是本科一批一志愿录取后,省内师范类院校出现缺额较多;三是在本科二批一志愿录取时,师范类院校整体情况堪忧,文史类有46所院校生源不足,其中18所校名顶着“师范”的帽子,另有15所是由师专脱胎而来,属于原来师专升本并改名“某某学院”之类的院校。理工类院校命运相似,35所缺额院校中,19所师范类院校,6所与师范息息相关。
这些情况都说明,现在优秀考生读师范的热情降到了冰点,长期循环下去,课堂上将难见“好老师”,对教育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师范类院校缺乏吸引力
有着二十多年录取经验的郭姓老师介绍,师范类院校并非一直处于“垫底”位置,上世纪80、90年代初,招生困难的院校是“农林水地矿油”,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石油类院校,年年生源不足,而师范类院校一直相对稳定,虽然没有大热,也很少爆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招录现场的工作人员也关注这一现象,并对此进行分析。
教师岗位在减少
由于教师岗位缩减,师范生就业竞争加剧,特别是非重点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凸显。采访中,有高校教师提供了这样的场景,每年年底、年初的毕业生双选会上,师范类院校明显不如财经类院校热闹,提供岗位数远不及毕业生人数,显示出“僧多粥少”。
省内师范类高校招办负责人介绍,“师范类岗位需求缺口大,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近年来中小学校合并数目较多,教师需求量锐减;二是各大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没有变化,导致累计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师范生数量增多。这一增一减,使近几年师范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师范专业就业面窄
“师范类院校中,像中文、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还好些,将来不能进学校当老师,还可以找一些文秘、编辑等岗位,但是小学教育、教育技术学等专业,就业面就特别窄了”。邢台一名师范专业毕业生介绍,由于教师岗位有限,很多师范生不能从教育系统就业,只能从事非师范职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