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翁山简介
洪江(九七年黔阳县改洪江市)罗翁山,位于湖南省洪江市东北面。《水经注》中称之为龙桥山,后称罗公山。现通常称作罗翁山或八面山,属雪峰山脉。山脉最高点苏宝顶海拔1934米。据《湖南名胜志》记载:“罗公山周回五百里,绝顶有池,广数十里,此为兵家必争之地”。罗翁山按照当地人的口音又称罗孔(空)山,离黔阳(今洪江)约一百二十里左右,古时是通往洞口的必经地之一。
笔者针对《黔阳县志》及《明史本末纪事》记载中所涉及的罗公山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地考察和核实,经考察后确定李自成屯兵于罗公山桃冲(总指挥所在地),殉难于黔阳罗公山血塘背,葬于罗公山山背莲花地。
二、历史文献
历史上最早记载李自成殉难事件的是康熙五年(1666)编的《黔阳县志》:李自成“留屯黔阳……部贼亡大半,然尚拥众十余万,乏食,遣贼将四处抄掠,黔阳四境鸡犬皆尽,川湖督何腾蛟攻之,自成营于罗公……食尽,逃者益众,自成自将轻骑抄掠,何腾蛟伏兵邀之,自成大败,杀伤几尽,自成以十数骑走村落中求食,村民皆筑堡自卫合围……自成左右格开,皆陷淤泥击之,人马俱毙……截其首献腾蛟……李过闻自成死,勒兵随赴,仅夺其死,灭一村而还”。
顺治年间成书的《明史本末纪事》记载:“大清兵既定三秦,下河南入楚取荆襄,李自成南奔辰州将合张献忠;献忠已入蜀,逐留屯黔阳,尚拥众十余万……乏食,遣贼将四出抄掠……川湖督何腾蛟进攻之,自成营于罗公山,倚险筑堑,为久屯计。势弥蹙食尽,逃者益众。自成自将轻骑抄掠,何腾蛟伏兵邀之,大败,杀伤几尽。自成以数十骑突走村落中求食,村民皆筑堡自守,合围伐鼓,共击之。自成麾左右格断,皆陷于淖,众击之,人马俱死。村民……截其首献腾蛟,验之左眼镞伤,始知为自成。李过闻自成死,勒兵随赴夺其尸灭一村而还……以衮冕葬之罗公山下”。
其次还有《平寇志》又称《流寇志》、《石匮书后集》及《明季北略》等文献史书都有详细记载。
三、实地考察
2007年11月份,笔者先后两次入罗公山进行实地考察,行程约200里。笔者第一次考察是11月22日中午从怀化出发,于当天下午六点到达黔阳罗公山台田组。23日早上8点,笔者在台田组谢泽亮和谢泽舒两位老人的指引下,对罗公山的桃冲、楠竹山及烟竹山进行实地考察。
在入山考察过程中,笔者对罗公山上所有的坟墓一一进行了记录,直到当天下午七点左右回到出发地台田组。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七点,耗时达十一个小时,期间除在山上吃中饭休息一会外,一路没有作任何停留。在23晚8点左右,笔者开车下罗公山,当晚九点左右到达山脚的罗翁村。24日早上8点,笔者在黎明村唐村长的带领下,对黎明村的老村支书进行采访并考察了位于黎明村的闯王庙(现是水库,庙已被淹)和血塘背等遗址,当天下午返回怀化。
11月27日下午,笔者再次从怀化出发,于当天下午四点到达罗翁村。四点半左右,笔者和黎明村的唐村长一起对血塘背进行第二次考察和拍照。二十八日早上九点从罗翁村出发,对隔壁花元村老村支书谢存富进行采访。十点左右,从罗公山的避暑山庄出发,经过独岩,翻越海拔1500米的罗公山,到达罗公山的背面。下午三点在罗公山的背面发现李自成坟墓,可惜坟墓已经被盗。下午四点半从李自成埋葬地按照老路走,然后到达山腰的公路上,沿公路往下到达中平江、下平江、桃冲、官冲及避暑山庄。从避暑山庄开车返回山脚的罗翁村已是晚上七点半,耗时达十小时,行程约100里左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