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不在家》讲述新加坡男孩和菲律宾女佣的故事
去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爸妈不在家》的新加坡籍导演陈哲艺接受BBC中文网专访,谈到对新加坡电影和中国电影工业的看法以及在英国学导演的收获。
新加坡籍导演陈哲艺的《爸妈不在家》在2013年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战胜王家卫、贾樟柯等强劲对手,赢得最佳剧情片奖、最佳新导演、最佳原著剧本奖以及最佳女配角奖,成为最大黑马。
《爸妈不在家》以19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为背景,表现一个新加坡中产阶级家庭遭遇的种种问题,讲述10岁男孩与菲律宾女佣之间的温情故事。
陈哲艺几年前到英国学电影,在国家影视学院(N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School)获得电影指导硕士(MA Directing Fiction)。
《爸妈不在家》将于5月1日晚在英国电影协会(BFI)南岸中心放映,随后将在英国一些独立院线正式上映。
子川:为什么要拍《爸妈不在家》这样一部电影?这种题材的片子在新加坡非常罕见。
陈哲艺:《爸妈不在家》的灵感来自我自己小时候的成长回忆,就好像不是我想拍它,而是它来找上我的。2010年我在英国国家影视学院完成导演硕士的时候,已经拍了很多短片,觉得是时候拍长片了。
那时候很多小时候的记忆、人、事、物涌进脑海里,就想起从4岁到12岁时照顾我的菲律宾保姆。全家去机场送她走的情况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我哭得很惨,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离别的痛楚。就觉得这个情感里面有个故事,应该把它拍成电影。
子川:电影的时代背景是上个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这种题材的片子也比较少见。为什么这样设计?
陈哲艺: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整个亚洲的经济很萧条,股市大跌,很多公司倒闭,很多人被裁员,我父亲就是其中之一。他之前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被裁员之后我们不得不搬家、换车。
子川:有人评价片中主人公,小男孩许家乐对保姆泰丽的态度从厌恶到留恋,这个过程表现得稍显突兀。你怎么看?
陈哲艺:我觉得影视作品—特别在亚洲—剧情很多时候讲得太直接、太白。但电影本身是用影像说事,用声音、对白、镜头、场景传达情绪。我感觉《爸妈不在家》中,男孩对保姆的情感转换不会突兀,因为该说的都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