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知识无力感栏目,提供与知识无力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知识无力感是指高学历与收入之间未能形成平衡。也就是学历未能换来所期待的收入。因此,导致一种深刻的失落感。

博士生返乡笔记爆红 “知识的无力感”引争论

博士生返乡笔记爆红 博士生返乡笔记 知识无力感
博士生返乡笔记爆红 “知识的无力感”引争论

  出国留学网讯 春节期间,大家都忙于什么呢?有这么一位博士生写了这样的一份返乡笔记,无心之作,竟引发数万人转载。笔记中记载到了“知识的无力感”,却是引发了大家的争论。具体详情请看下文!


(作者王磊光Y)

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截至昨晚9点30分,该文在微信公众号“市政厅”上阅读量已高达58375次。近似“疯狂”的转发量让作者王磊光感到不安和不理解,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媒体事件,自己不过是“不小心卷入了其中”。

“知识的无力感”引发争论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80后博士生王磊光,如今在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上学。在这篇笔记中,他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但家乡人与人之间联系渐渐疏远,而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

此文在春节期间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并收获诸多回应,有肯定的声音,也有争议之声。随之,一篇署名为“古鱼”的《又一篇博士生返乡笔记:从一而终的稳定生活更可怕》也在网上发布,以另一位来自乡村的文科博士生视角看乡村。古鱼对农村大学生“近年情更怯”的现象表示不认同,在他看来读大学的观念应该改一改:“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读书不会无用,读过大学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高的成长空间,以后贡献越大,拿钱也就越多,而不是一毕业就能兑现很多钱或一毕业就加入体制内获得某种‘人上人’的身份优越感。”

对于返乡笔记引发的争议,王磊光回应道,自己从未说过读书无用,只是强调知识的无力感,“本来读书出来是应该有所为的,但是回到家乡却不能做什么。”

这篇笔记实际上是一篇演讲稿

除夕之际,王磊光不断接到朋友的电话,他才知道自己的返乡笔记在这个春节火了。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也感到不安。事实上,这篇文章是王磊光应邀为“我们的城市论坛”所写的一篇演讲稿。

王磊光这篇笔记也获得了自己的导师—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主任王晓明的称赞:“分析得很真切。”博导王晓明表示,读了返乡笔记最后一部分“知识的无力感”,也同样感到心情沉重:“从现代早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从农村出来到城市求学的人,总体上是能够以自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让其他没有这个机会的人信任‘求学是人生正道’的,有这个信任在,城市里的进步力量反哺乡村的可能就存在。但现在的情况,似乎越来越像上世纪80年代晚期90年代初的上海:出租车司机每月赚1400元,当得知我一个大学副教授每月才600元的时候,很同情地看着我:‘算了,下海吧!"

“突然出名”?感觉很不真实

王磊光觉得,自己这篇文章没什么了不起,也不是他理想之作,这种“突然的出名”让他感觉很不真实。

他知道,不管自己说什么,都会有各种评论出现。对于自己的文章引发的有关...

与知识无力感相关的新闻资讯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