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红色电影观后感栏目,提供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最新红色电影观后感实用

红色电影观后感

  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精挑细选了一篇不容错过的“红色电影观后感”文章。你知道写作品名观后感要掌握什么格式吗?欣赏优秀的作品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在观看完一部电影过后,我们或多或少会产生自己的感悟。那就用文字把它给记录下来吧,观后感可以很好的帮我们整理头脑里的思绪,我相信您会从这篇文章中汲取一些有益信息!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1

  二是真诚。我认为这是影片最能感动人的地方。梁三喜同志作为连长,对每一位同志都很真诚。自从赵蒙出生,他就以真诚相待。

  影片中有一处是他接到赵蒙生调走的**时,第一次破口大骂,大声喊“滚”,可之后的一句话让我感动至深,他语重心长地对赵蒙生说:“后退一步你是个啥”,我想正是这句话唤醒了赵蒙生血性,情真意切,可见一斑。靳开来虽然从赵蒙生来了之后一直看他不顺眼,还曾打开窗户指着骂,可是在带尖刀排的问题上,他这样说:

  他(赵蒙生)有文化,念那么多年书不容易。又说:可你梁三喜不行,两个哥哥都不在了。

  临终遗言更是“胖子,让大伙吃甘蔗吧”。我想,后来赵蒙生拿着炸药袋冲向敌人时,是战友们真挚感情的呼唤,也是战友们真挚感情的回应。

  三是坦诚。我很佩服导演和演员,他们能以一种坦诚的态度面对读者。影片中的角色都不是完美的,梁三喜开始对指导员错误行径的隐忍,靳开来的爱发牢骚,赵蒙生的曲线调动,影片并没有回避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和军队问题,我想正是这种坦诚的态度才让影片真实可信,才深深的吸引着那么多的观众。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在战争来临时都能坦诚面对生死,靳开来还开起玩笑“烈士陵园见”,还有革命家属(梁大娘、韩玉秀等人)对革命的支持,即使亲人不在身边,依然能坦诚面对,主动承担起小家的责任。面对连队官兵的严厉批评,赵蒙生再也没有刻意逃跑。相反,他是诚实的,放下残酷的话语,这成为他向英雄转变的明显标志。

  我想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所表现出的忠诚、真诚和坦率,才引起了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情感和震撼。

  建党九十周年之际,重温经典,感触良多。我们党风风雨雨走过九十年,既有高歌猛进时,也有步履蹒跚日。但很庆幸,沿着正确的方向,他走得那么坚定、那么自信;很庆幸,战争过后我们争取到了眼前和平,我党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观党史,自思之。高考时因为喜欢选择了法律,大学四年,我对法的理解也一步步加深,走上工作岗位后,理智告诉我自己一直做着正确的选择。在和平年代,我们没有必要流血,但影片所展现的忠诚、真诚和诚实正是我们所需要和坚持的。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检察事业;我们的工作,需要我们如战友般真诚相待,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确保一方平安;我们的工作,需要心境坦诚,淡泊名利,刚正不阿,严谨细致,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2

  要坚定对党忠诚的信念,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说明了组织需要我,组织信任我,要时刻忠诚于党交给的这一份事业,尽心尽力,践行承诺;要坚定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的信念,敢于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说“不”,敢于碰硬,敢于查处;要坚定对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爱护的信念,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用真心帮助遭遇困难的他们,用真情对待他们;要坚定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的信念,牢固树立监督者更需要监督的思想,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对自己和家人亲属严格要求,“肥浓甘厚非真味,只将精神...

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汇编

红色电影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篇1】

  陕西科技大学2011-2012-2平时考核课外实践卷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文题目:

  院系p>

  班级p>

  学号p>

  姓名p>

  电话p>

  电邮p>

  得分p>

  2012年 5 月 22 日完成

  【2011-2012-1学期本人平时论文题名:红***《高考1977》观后感】

  红***《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看完后,我深深地感到,中华民族在进步,中国在前进!

  影片以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背景,积极再现了共和国**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建立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黑白史诗片段的形式,先后展示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北平都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我觉得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向这还远远不够。

  革命需要坚持。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间从1945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我党再次坚持住了,我党不要国民党的资助,不要同盟国的援助,在解放区实行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是我党坚持的最好写照,我党还坚持分配土地给农民,动援任何一个可以团结的帮手,就这样,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无攻而返,终于,因为我党对革命的坚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在电影中,我们党为了民族团结继续坚持。当国民党提出划河执政时,我们党并没有停止革命的步伐,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因为我们知道,划河执整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必须持续下去。

  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须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国民党有先进的预备役部队、高素质的士兵和强大的力量。这场战争怎么能被打败?因为国民党代表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不管人民生死。在电影中,国民党控制地区的物价飞涨,老百姓很难继续正常生活,而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则囤积材料抬高物价,企图赚一批全国性的硬钱。

  在这样一个地方,人民没有法治,失去了人民。我们...

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优选10篇)

红色电影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1

  看完这部电影,红军战士们对革命的信仰,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忠诚深深震撼了我。

  电影中,一名红军战士牺牲前,让战友把他的军帽戴正,他的心里是怀着对革命的无比忠诚牺牲的。毛主席带领部队赶路的时候,乡亲们纷纷给他们拿吃的食物,战士们都把口袋捂得紧紧的,坚决不拿老乡辛苦积攒下来的物品,与国民党军队烧杀抢掠的恶劣行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和纪律,红军部队才能深入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电影中,红军34军在敌强我寡的情况下,浴血奋战,子弹打光了就与敌人肉搏,人在阵地在,直到全部壮烈牺牲。

  那一刻,我潸然泪下,被红军战士勇于牺牲,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打动了。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永远珍惜!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发扬革命战士的精神,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2

  春节的七天假期一直宅在家里,随手翻看了电影,发现了一部《血战湘江》,湘江战役是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打的最惨烈的一仗。起先在手机上看了一遍,感觉不过瘾,第二天,我又翻查了一些湘江战役的历史背景资料,然后,我又再度打开这部电影观看的时候,饱含热泪、几度哽咽……

  湘江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期间1000余次大小战役战斗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也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一次战役。

  影片讲述的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行军到湘江地区时,蒋介石调集了40多万的国民党军队来围剿中央红军,于是在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发生了七天七夜的惨烈战斗,中央红军虽然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由此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最后直接导致了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影片用现代观念和视听语言呈现战争,具有极强的真实感,全景展示了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战斗打响时此起彼伏的枪炮声、轰炸声和喊杀声,指战员声嘶力竭的叫喊指挥,毛泽东与李德、博古争辩时,脸对脸、眼瞪眼、拍桌子、摔茶碗的真实场景,这些场景都让我历历在目。最记得电影中有一段毛泽东和博古的对话,毛泽东说:“战士抬辎重走,走得慢还累吐血。”博古说:“那就加快步伐。”朱德说:“走大路,遇轰炸,伤亡严重。”李德则说:“红军不是胆小鬼。”毛泽东质疑李德、博古的决策,博古竟然说:“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他能错吗?”通过这些对话,我得出的结论是:教条主义害死人!不是吗?由于博古、李德的纸上谈兵和教条主义,同样的路,红六军团此前用了4天,而中央红军用了11天,辎重大搬家的决策使红军行动缓慢,选择走大路致使部队在敌机轰炸中伤亡惨重,使部队陷入蒋介石的圈套,致使红军损失惨重,使湘江几成红军绝地,让人触目惊心!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作为共产党员,知党史方能知初心,从而自觉增强自身党性修养,多重温我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这一点,我...

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范本5篇)

红色电影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1

  观看电影《第一书记》的过程中,我以泪洗面一个多小时。我为沈浩书记“五哭”,哭他为村民服务的志向,哭他为村民做事情的艰难,哭他工作家庭两头难的处境,哭他没有同事理解、被边缘化的寂寞,哭他忍辱负重、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

  哭沈浩为村民服务的志向。沈浩是一个老实人,在安徽省财政厅十八年原地踏步,与其混光阴,不如为大多数人干点事情,于是他选择去凤阳县小岗村,这个中国十大名村之一,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来实现“小岗与自己的突围”,让业绩去证明自己还能干事,靠实干的业绩来实现自己仕途的迁升,实现小岗与自己的“双赢”,本无可厚非。可是,善良的人,永远第一位想着的是别人的痛苦,看到住在非人住所的困难户,他动了真情,他愿意为最受苦的穷苦农民过上好日子而奔波,他愿意让他们切实得到实惠,愿意留下来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酸辛苦辣,什么时候种麦子什么时候收麦子,他都门清,显然,他做了充足的准备。

  哭沈浩为村民做事情的艰难。为了讨回被德福私占的铲车,沈浩急于求成,他通过起诉法院,想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村民公共财产。但是,他打了“地头蛇”的脸,德福认为沈浩是撕破了他的脸皮与他打官司,黑夜派几个人将沈浩打得鼻青脸肿。看到这一幕,泪水哗地从双脸流下来。我想起自己2004年的艰难。我有过同样的人生经历。在北京海淀区一个有三千户户籍、分散成四个居民院的社区担任居委会主任兼书记,各种冷言冷语、三教九流我无不一一领教和熟悉。小到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大到社区矫正、低保户管理、下岗再就业、市民素质提高工程,无一不操心。只要你愿意管,永远有干不完的事情,听不完的倾诉、抚不平的心理,永远有人对你满怀希望,希望通过你,他能养家糊口,她的企业能赚到更多的钱。“按下葫芦浮起瓢”,是我对当时那样一个三城区交界(海淀区、宣武区、丰台区)、人口复杂的社区最真实的描述。那是社会的最底层,沈浩那样高大魁梧,一样面对挨打受气的局面,何况我辈?被人写信表扬过,拥戴着当作最后的救命草,也被“地头蛇”打骂过。那时,我感叹世道的艰难,“北京那么大,哪儿是我安宁的去处?”我在冰冷的长安街头仰天长问。那时,看着我哭成泪人,爱人将我搂在怀里,安慰我说:“咱们不干了,有我吃的.,一定有你吃的。”女儿用小手擦着我脸上的眼泪说:“妈妈,等我长大了,一定替你报仇。”哪有什么仇呀?我破涕为笑了。几年后,一切的人和事,像飞奔列车上所看到的风景,往后倒去,跃出了我的视野。而沈浩,用男人的肩膀执著地扛起小岗一方天地,忍辱负重,用生命书写大写的人。也许只有如我这般经历过的人,才在灵魂深处懂得他的不容易,才会在北京青年宫影院长泣不止,为天下的好人痛苦失声。

  哭沈浩工作家庭两头难的处境。一个城里人到农村工作,生活上的不适应可以忽略,但要干出成绩,不受罪绝对干不好。长期忍受两地分居的痛苦,对小岗村他是不知疲倦的骆驼,是福星,对他自己的小家庭,他是旁观者,上不能奉敬年逾九旬的老母,中不能与妻子分享天伦之乐,对女儿不了解,没时间关心,他又是小家庭的“灾星”,是一个家庭的失望。而他本身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我不得不联想起李密的《陈情表》,那位大孝子的选择,同样是孝子的沈浩进退之间,处境太难了。

  哭沈浩不被同事理解、被边缘化的寂寞。当官的不做事,做事的不当官,已经够他去平衡心理的了。能干事的永远就让你享受干事的快乐,其他一切与你无关。其实,小岗村每发展进一步,他就被财政厅边缘化一步,离他升职的愿望就退一步,那是不争的事实。

  哭沈浩...

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

  你可以看到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这篇文章名字叫“红色电影观后感”,怎样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才能真诚感人呢?不仅如此,观看时还能得到很多启发。观后感,顾名思义是在“观看”之后“感受”的产物,写观后感时不能脱离实际,要有时代气息,才能真诚感人。希望本文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1

  雷锋,这个令亿万中国人为之动容的解放军战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半个世纪了,但是,他的事迹却深深刻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中。每年三月五日是学习雷锋的日子,单位上都组织开展学雷锋见行动的活动。

  《雷锋在1959》电影主要是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当时,他才19岁,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吃不饱、穿不暖,后来父母都被日本鬼子和地主打死和逼死,还没有长大就成为一个孤儿。19岁的他被鞍纲总厂分配到了辽阳分厂工作。由于他个头矮小、身体瘦弱,当时带他的师傅并不愿意收留他在自己手下工作。雷锋得知这种情况后,并没有抱怨师傅,而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在休息时间刻苦专研业务知识,还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去工地开机器干活,累了就在机器上睡觉,到天亮了,师傅去工地了他还在睡觉,师傅并没有打扰他,而是用自己的衣服把他盖上,可是他马上就醒了,他就是这样拼命的工作,来让师傅和所有的人都喜欢他。他不论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经常帮助别人,有一个晚上碰上老天下大雨怕水泥被雨林坏了,他把自己的被子抱去盖水泥,却自己冷了发高烧了。还有一次,他偷偷跟师傅去他家看,他家其实也很困难的,孩子多、也是经常没有吃的,他看了过后,就把自己的馒头省下来带给孩子们吃,自己却挨饿。他所做的事虽然很平凡,但人很不平凡。他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这种精神,以就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光辉而又伟大,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芒。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给了人民、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让人耐人寻味。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2

  《复兴之路》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历史片最难的是历史素材的取舍,拍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更难,难在毕竟观众的陌生感要差一些。国内有多少人会对西班牙史、葡萄牙史、荷兰史,甚至美国史有多少了解除非是专业人士和学者。所以,拍《大国崛起》时我们不用研究这个问题。但对我们中国自我的历史,能够说每个中国人从小时候都理解过基本的教育。在这种情景下,如何表达出最基本的新鲜感,就成为最困扰我们的追求。”任学安在介绍剧组面临的最大困难时说。

  任何一个创作都期望呈现一种新鲜的面孔,这样传播效果、到达效果才会更好。否则传播就没有意义了。如何给观众新鲜感任学安和剧组成员们从电视梳理与文字梳理的不一样之处入手,开始探索。

  “电视是时间艺术、时间作品,没有太多空间功夫去铺陈。电视是用画面叙事,让观众经过影像来了解。文字叙述的历史追求必须思想深远,有哲学高度,电视节目有时候可能甚至不需要说话,一个画面加一段音乐就足够了。”任学安介绍了《...

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最新红色电影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

  想要清楚地梳理自己的心理过程,最好使用观后感记录。撰写观后感的目的是为了记录我们看电影、看电视等观看娱乐内容时的感受。因此,在写作时必须相当细致。那么,如何编写关于某个作品的观后感呢?下面为你整理了最新有关“红色电影观后感”的资料,欢迎品鉴本文!

红色电影观后感【篇1】

  影片以九十年代国内的真实案例为素材而创作。香港导演刘浩良编剧出身,讲故事十分擅长。他参与的画皮、大魔术师等影片都有深刻印象,这部《除暴》(安良)他接受采访时说,要找一个港式警匪片和大陆电影的中间地带,让观影者都能get到自己感兴趣的点。事实上导演预期基本实现了!整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燃!炸!酷!故事节奏就像一串万响爆竹,噼噼啪啪高潮不断,震撼着观众的感官和心灵,包括张赫宣唱的片尾曲“咬死不放”也是律动十足充满火药味。一小时三十五分钟的时长,让你没有尿点,欲罢不能。哈哈哈

  不想剧透就随便叻叻两句:九零年代,平民英雄刑侦队长钟诚(王千源)到小城常普就职当天,就遭遇了悍匪奸雄张隼(吴彦祖)团伙友谊商场抢劫杀人案。而且交手时还被歹徒抓住,留下“你还欠我一个笑话”的伏笔。正反两大阵营从影片的开篇就正面冲突,剑拔弩张,咄咄逼人,一段插叙在黯红色片名出现后重新连接起来。开始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真刀真枪,刀刀见血。形势百变环环相扣,紧张的气氛和巨大的压力贯穿整个电影前后,当然结局是邪不压正伏法这永恒的主旋律,背后却有数不清的生命牺牲和鲜血喷洒……

  毕竟选择一部电影总得有充分的理由,因为片子很多不可能都看。这部《除暴》选择原因太明显,就是看帅哥和明星。46岁的吴彦祖果然厉害,和16年前《警察故事》里的大反派角色相比,虽无年龄优势,但演技在线杠杠滴好。尽管服装和造型邋遢甚至扮丑,甚至片子快结束时他主动要求剃了光头拍执行死刑的镜头,但这一切怎能盖得住抗打的他光芒万丈晃瞎我眼,连孩爹也连声赞叹,吴彦祖还是那么帅。实力派影帝王千源从出道一直稀饭,俺们东北爷们儿,特别有男人范儿。钢的琴、绣春刀、龙虾刑警里演技炸裂,他演的坏蛋也入木三分,那个《解救吾先生》都绑匪人物形象真实立体,印像深刻。这部片子里也没让我失望,会继续支持!

  虽然堪称男人戏,但女演员一直是我最关注之处。春夏不愧为金像奖影后,戏不多的女配角也能大放异彩,个性鲜明张力十足,细微之处很有味道,发狠剪掉头发、知道爱人之前在对面楼看她暗暗欣喜等等。第一次看她的戏,很赞!但最喜欢的是老戏骨鲍起静,她演吴彦祖妈妈,看到她对儿子的种种温暖互动,就知道为什么残暴的匪徒也有丝丝柔情。鲍妈妈的静态表演:眼神变化、眼含泪花,简单重复的两次台词“洗澡六块”蕴涵无穷,几近完美滴诠释了无声胜有声的高级演技。太享受了!另一位女主是队长的警察同事,勉强算可圈可点吧,中国男人的调侃幽默还是不大好把握,她和男主之间似有若无的暧昧总是有点尴尬和不自然。毕竟稳重可靠型还是东方男性的传统美德,幽不好瞎幽很容易变成油嘴滑舌,惹人厌烦不靠谱的赶脚。

  影片亮点很多,配角不逊都出彩,无论正方还是反派。我看到口头禅“淡定”的乌卡卡(李晓川),神勇投弹手的男主角扮反派狠戾冷血也灵光;演警察的几个演员各有特色十分讨喜,并没有脸谱化和僵硬感很难得。最惹人心动的是无处不在的细节,九十年代的录像厅,火车站振兴中华的标语,剧中人物的服装发型,让我们六零后倍感亲切和怀念。还有编剧悄悄送出的小彩蛋:对喋血双雄、西楚霸王等经典港片的致敬,而且不止一次出现。

  一部耐人韵味的好...

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优选6篇

红色电影观后感

  看到那些不可思议的情节,总是让我们深受启发。如果我们用文字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一篇观后感,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记住这部电影了。而且,未来我们需要时也能自如地运用这些感受。相信你也在找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吧?那么不妨来看看小编为您准备的“红色电影观后感”观后感汇总吧!希望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哦!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1

  通过这次观看《焦裕禄》我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要学习焦裕禄精神。学习他热爱本职的思想。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例如,影片上的一个细节,有一对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生活非常艰难。在冬天天气严寒、将下大雪的时候,他首先想到了这两位老人,一大早就赶到老人家里,嘘寒问暖,给老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等,并说“我是你们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你们的”。我感觉得这个细节非常感人。

  以前在对焦裕禄同志事迹的认识上比较模糊,光知道个大概,具体的情况不是很了解。通过这次观看《焦裕禄》,可以说对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通过观看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结合观看学习情况,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有4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为人民念念不忘,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至今为人民所称颂,现在重温他的事迹后仍然感受到巨大的鼓舞?关键就在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真正想到了老百姓的利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学习,我深受感动,我明白了怎样从电影中吸取促进自己不断进步、锐意进取的思想精华与精神力量,这才是我观看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2

  近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_电影《红船》。影片讲述_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80、90”们胸怀天下,在艰苦卓绝的境遇下坚守初心、努力奋斗、无私奉献的故事,重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之纯、主义之真、信仰之坚、人格之美。全剧立意高远、结构宏大、剧作扎实、史实不虚,彰显了中国故事与中国力量,艺术化展示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观影后,我对“红船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记得我第一次访红船、观南湖还是在20余年前,那时的我并不了解红船背后的故事,只依稀听讲解员介绍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如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_的基础上,深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不易。那是一个觉醒的年代,是一个在抵御白色恐怖但依旧坚定信念、传播红色火种的年代,在毛泽东等同志的带领下,摸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创建者们在建党实践中所展现的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

  我们目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一群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抛头颅、洒热血换之而来,辉煌的历史...

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经典11篇)

红色电影观后感

  大家是否对于写“红色电影观后感”的观后感感到无从下笔、没有头绪呢?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跳跃。观后感是观众对作品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写观后感时需要有所取舍,不能将所有的心得和感悟全部呈现出来。因此,我们整理了一些与“红色电影观后感”有关的实用信息分享给大家,相信您在阅读本文后会有所收获哦!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1

  最近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此书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太行山上》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书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本书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2

  当我走进《复兴之路》的展厅时,立刻被展厅墙上的文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吸引住了。华夏五千年,中国享有多么悠久灿烂的历史!长城、兵马俑、紫禁城,这些世界所称颂的伟大奇迹;丝绸之路、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这些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壮举……为什么一个号称“居于世界中央”的大国会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为什么她会在那些所谓的欧洲“蛮夷”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是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封闭自大的骄狂心态,是陈旧落后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看着墙上一张张帝国主义列强残杀中国人的照片,我的心无法平静。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为自我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礼貌感到骄傲,但我认为我们更应当直面这段近代的屈辱史和血泪史,决不能忘记过去!

  仅有我们党,才能救中国;仅有我们党,才能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这是真理,是被中国人民的血泪见证过的真理,是被中国革命历史实践检验过的真理!在《复兴之路》这次主题展览中,同时也展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一些有识之士采取的救亡运动和不一样的革命道路,包括:洋务运动、康有为、谭嗣同等的变法维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陶行知等教育救国,这些道路被历史证明了它们对于改变中国和...

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红色电影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红色电影观后感心得

  当我们因为某些事情而心灵受到震撼时。感言给我们勇敢表达内心想法的宝贵机会,我们应该怎样去写好一篇经典的感言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特地编辑了“红色电影观后感心得”,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红色电影观后感心得 篇1

  在《小兵张嘎》这部电影里,我也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凶残,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横行霸道。在他们的枪口下,多少老百姓被无辜杀害,这些日本鬼子真是可恨至极!真是闻名如见其人!影片中的张嘎是多么可爱呀!“嘎”气十足!在路上,他误把罗金保当汉奸,虽然闹出了笑话,但显示了他的执着!与胖墩打架,犯了错误,罗队长关他禁闭,只要他承认错误即可,可是嘎子拗着头就是不说话。多可爱的嘎子!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他鼓掌!

  故事中,张嘎的机智勇敢让我敬佩。其中有一段真假特派员的故事我特别喜欢。

  那里面,汉奸石磊装成特派员潜入军队内部,扮成特派员,搜集资料。不料,被张嘎发现了。然而,真的特派员受伤了,被英子收留了。张嘎为了找到证据,告诉队长事实,与日军勇斗了好几次,最终成功带回真的特派员,还抓获了石磊。

  《小兵张嘎》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爱国主义的题材影片。而且嘎子,英子,佟乐,胖墩这四位小演员以孩子们身上具有的最天真,最纯洁,最朴实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画了他们热情祖国的热情和对外来侵略者不满腔愤慨,他们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使我深深触动。

  佟乐,原本是一个日本军官的干儿子。然而,当他知道了日本人的阴谋的时候,断然和那个日本军官断绝了关系。他的这种抗日精神也令我感动。

  《小兵张嘎》这部影片不仅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更使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处处以嘎子为榜样,从嘎子身上汲取更多更丰富的养分,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红色电影观后感心得 篇2

  看完《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我仿佛身临其境。那里面的人物,我都十分敬佩,因为他们有着英勇的精神。

  潘冬子的爸爸是红军战士,在打仗时,冬子爸受了重伤,需要动手术。可是冬子爸为了给其他伤员省下一支医学专用药,竟然不用打医学专用药动手术。(读后感)手术中,他疼得浑身是汗,可是他咬紧牙关没呻吟一下。啊!冬子爸的意志多么坚强!冬子的妈妈为了保护老百姓转移,自我和胡汉三斗话。最终,冬子妈被该死的胡汉三活活的烧死了。看到这边,我热泪盈眶,恨不得冲上去把胡汉三给打死!!

  潘冬子从小就生活在革命家庭里,所以像他的父母那样,有志气,有胆量。他烧死了胡汉三,为妈妈和老百姓们报仇雪恨。我看着看着,猛地跳起来说:“干得好,干得妙,干得呱呱叫!”

  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有感触:在我上体育课时,教师让我们跑400米,我跑到250米的时候就不想跑了。当我正想放下的时候,看见比我瘦小得多的同学都在坚持跑,顿时,我的脸上火辣辣的,好不是滋味!于是,我追上了那个同学,一口气跑到了终点。电影中,冬子爸就是一个榜样。让我明白了做事都要有恒心、要勇敢。

  这部影片永远是我的导路线,是我战斗的号角,时刻提醒着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红色电影观后感心得 篇3

  小兵张嘎,是一部写几个小孩革命过程的一部经典红色电视剧,里面主要人物有:嘎子、罗队长、老钟叔、乐乐、胖墩子等其他一些人物。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把...

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2023红色电影观后感范本

红色电影观后感

  不可错过的“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让你更深入地了解影片。看电影是一种情节和思考相互作用的过程,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思维和想法,因此在看电影时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和火花。发表观后感是一种分享和交流的方式,书写影片感受能够更好地理清思路。你知道与作品名相关的观后感写作技巧吗?

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1

  中秋节这天,南京受台风影响,从早到晚下一直雨,而且越下越大,但这并没有阻挡我要去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卢米埃南京弘阳广场影城。

  说起看电影,那还要追溯到2006年秋天的一天,在上海出差的我,独自一人闲暇之时,到曹杨电影院看了一场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世贸中心》,电影描写了911恐怖袭击中纽约消防局的消防队员参加世贸中心救援的故事,是一部在灾难片中宣扬美国人性和价值观,宣扬英雄主义的影片,和《拯救大兵瑞恩》《第一滴血》《真实的谎言》历来的美国大片一样,影片推崇的是美国式的爱国主义和英雄情结,当时我懵懵懂懂的想,中国历史上在抵御倭寇的战争中,在反法西斯和民族解放战争中,也有那么多英雄,怎么现在的银幕上出现的都是“美国英雄”。

  这就是我时隔10年后,今天特地走出家门,冒雨走进影城观影的原因,因为今天有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我的战争》全国首映,因为这部电影的宣传片在网上引起争议,因为我十年没有看电影了。

  因为知识储备有限,由于掌握的资源和信息量的匮乏,我是不擅长写专业性影评的,充其量写这篇小文只能说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抒发一下自己的观影感受。

  近年来,在追求商业利益的电影市场,在追逐票房第一目标的竞争中,国产电影观众和票房经常不敌美国大片,这种现状已持续多年。看《我的战争》我是有了思想准备的,不为观众的多少动摇我的观影决心,也不会因争议纷乱影响我的观影心情。

  《我的战争》和以往的战争片一样,战争场面拍的气势恢宏巨大,但我觉得现在的战争片画面音效更加逼真,战争场面更加震撼、惨烈,可见如今的电影拍摄技术借助于电脑特技已经日新月异了。

  影片从志愿军九连和文工队入朝参战前的火车站相遇拉开序幕,先后设置了江面大桥遇袭、五义亭阻击攻坚战、小镇排雷突围战、537高地争夺战等剧情,通过一批血性军人,热血青年入朝参战,在一场场枪林弹雨战斗中生死与共的经历,演绎了战火纷飞中的兄弟情、父子情、父女情、恋人情,讴歌了人生角色的升华和生命在残酷战争中的蜕变,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战地英雄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

  影片中的每一场战斗中,都有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壮烈牺牲:五义亭峡谷为炸毁美军坦克牺牲的大斧子、小镇突围中掩护战友牺牲的老爹和王文珺、537高地争夺战牺牲的老梆子、连长孙北川,还有在江面大桥遇袭、小镇突围、537高地争夺战中倒下去的没有名字的志愿军战士。还有那些在战斗中血肉模糊的战士,那些在战地救护中疼痛无比的伤员,那些虽伤残但活着回来的勇士,哪一个不是最可爱的人,哪一个不是共和国的英雄!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为正义而战是神圣的,国家的英雄是可敬的。全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歌颂为国家为民族或献身或活着的英雄,每个国家都有或活着或牺牲的英雄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美国大片中更是不断向全世界推崇他们在二战、朝鲜战争、战中的英雄,不断推崇在灾难来临之时充满人性光辉的英雄,不断推销输出他们的价值观,我们的电影观众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没有感到奇怪和诧异。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有他...

与红色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