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苗族文化介绍栏目,提供与苗族文化介绍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苗族文化】象征苗族文明的傩文化

苗族傩文化 傩文化介绍

  傩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原始祭礼,在中国古代的诗经中就有关于傩的记载,现在少数民族中还能看到傩,但各个民族的傩又都不大一样。苗族文化中的傩是什么样的呢?跟着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苗族文化】象征苗族文明的傩文化

  人为地涂上迷信的印记,那不仅是对文化自身的误读,更是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误解,在我们凤凰县的很多地区至今仍保存着原生态的巫傩文化遗存。如果把巫傩文化简单地定义为迷信,或者人为地涂上迷信的印记,那不仅是对文化自身的误读,更是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误解。在我们凤凰县的很多地区至今仍保存着原生态的巫傩文化遗存。

  据了解,湘西州入选国家级的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有一半与沅水流域的巫傩文化血肉相连。无论是毛谷斯与摆手舞,土家族梯玛歌,还是盘瓠传说,都无一例外地证明:巫傩祭祀文化是史前至关重要的文明形式之一,是舞蹈、音乐与戏剧的文明之源。

  湘西手诀是以湘西腊尔山台地现存的巫傩文化为对象,巴代(苗法师)在还傩愿过程中,使用手诀这种肢体语言,配合还傩愿完成祭祀活动,消灾祈福,手语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巴代的手诀实际上就是对人类原始文化的传承和延伸。然后通过语言,最后才发展为文字对文明进行清晰地记录,形成咒、诀、符的表现形式。

  数千年来,儒、道、释等融入巫傩文化之中,使之信仰与崇拜的神祗较之于远古时代的巫傩文化更加宽泛。因此,今天我们通过手诀这一文化细节,完全可以窥视博大的巫傩内核与其他文化的冲突和交融的遗存。

  据悉,沅陵辰州傩戏、新晃侗族傩戏“咚咚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也是希望每一位来我们凤凰古城旅游的朋友们都可以去观看一下这些手诀符码,相信你们会因此而迷惑与沉醉。

满族文化专题知识汇总
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化
关于满族的由来

与苗族文化介绍相关的实用资料

【苗族酒文化】苗族人的饮酒习俗

苗族酒文化 苗族的饮酒习俗

  中国悠久的历史,同时可以看做是酒发展的历史。我国是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其中苗族就是个中翘楚,苗族自古就有拥有一整套属于自己的酿酒工艺技术。苗族文化流传至今,千百年来的喝酒习惯中更是形成自己的饮酒习俗。下面跟着留学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苗族酒文化】苗族人的饮酒习俗

  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酉。从家中的每口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口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客人来了以美酒相待,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你如果来到了苗寨,那里的苗族人民定要拿出自家亲自酿制的各种酒来款待你,是一种多么地感到光荣的事,他们一定能给你一个至深至感的记忆。

  敬酒、交杯和扯碗酒,如黔东南苗族的酒礼:每当开席,不得先端饭碗,而是先把酒喝够。首先是由主人给每个人斟酒,各自喝干两杯。其次由主人给大家敬酒,也是每人须敬两杯。在敬过酒后,大家就可以吃饭了。

  饭后,又继续喝酒,以酒作乐。喝酒的方式由大家决定,或交杯,或猜拳,或唱酒歌。大家吃饱喝足要收席时,还要喝一次团圆酒。此外,居住在边远山区的苗族同胞在社会交往中,凡有嫁娶等喜事或亲朋好友相聚一堂时,还保持着相互敬传酒礼的传统美德。

  牛角酒主要盛行于黔、滇及相邻川南、桂北、湘西南苗族地区。因以一种特制的水牛角作为酒具盛酒,故称为牛角酒。只有在重要的场合下才使用牛角酒。牛角吊在事先栽好的做成拱门的两根竹子上,或吊在门两旁。客人来了,顺势拿起牛角就可以斟酒敬酒。敬牛角酒是种高规格礼节,在任何情况下,喝牛角酒都只能用嘴接喝,不能用手接下来。

  进寨拦路酒礼。这种礼仪多用于公共节庆活动,它是传统习俗和时代风尚相结合的一种礼仪。进门拦路酒礼。这一礼仪多用于苗族聚居的村寨住户嫁娶,小孩长毛酒时较为常见,是典型的传统《迁徙芦笙舞》(即苗语“阿佐”)的主要内容。

  陪客仪式的第一项是祝酒,苗语叫“保酒”。由主人或主人委托的人,一人端酒,一人端一碟肉或鱼之类的佳肴,分别把酒杯送到每一个人手上,主客一视同仁。人人都经过了这一程序后,接下来就是“转转酒”。由两个主人轮流给席上的每一个人敬酒,与刚才不同的是,这回不要求接酒的人说什么,而敬酒的人却要唱敬酒歌,每唱一首敬一个人。

满族文化专题知识汇总
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化

与苗族文化介绍相关的实用资料

苗族文化专题知识汇总

苗族文化专题知识 苗族文化知识 苗族文化详解

苗族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钱的炎黄传说时代。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后来由于战争等原因,逐渐进入西南山区。苗族也是一个拥有自己语言和文字的传统民族。留学网小编汇总了苗族文化专题知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了解苗族文化。

苗族文化专题知识汇总
苗族的信仰有哪些?
象征苗族文明的傩文化
苗族传统节日——牯藏节介绍
你不知道的苗族巫文化

【苗族饮食文化】 苗族特色小吃有哪些?

苗族饮食文化 苗族的特色小吃

  中国饮食中的特色小吃是不可或缺的,是中国饮食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每个地区都有一些独特的小吃,这些被称为当地的特色小吃。那么苗族中又有什么好吃的特色小吃呢?留学网小编在本期的苗族文化中为你解析。

  【苗族饮食文化】 苗族特色小吃有哪些?

  苗族饮食以酸辣为主,食物多采用腌制法,蔬菜和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辣味的。

  特色小吃:油茶,油炸粑粑,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松桃烂糊桥米豆腐

  民国二十年左右,蓼皋镇南门厨师黄昌贵 ( 绰号“烂糊桥” ) ,善烹调,他将此米豆腐加工工艺从打米磨浆到上锅制作等一系列程序进行改进后,使其色泽玉绿,富有弹性,切成小方颗,久煮不老,色形如初;再佐以胡椒粉、姜、葱、红辣椒面、精肉脆哨,食之细嫩可口。每日一旦上市,顾客盈门,争相购食,供不应求。县城过去请客,常为早面 ( 鸡汤银丝面 ) 、夜酒 ( 席面 ) 、中午条 ( 糕饼典果 ) ,自烂糊桥米豆腐出市后,客人则要求吃他的米豆腐以代替早面午茶,至晚上开席,即便满桌珍肴也显乏味了。本地出外深造的学子或远居商旅,即今在港、澳、台、美、欧的松桃人,每每来信念及烂糊桥的米豆腐,以为珍贵。

  解放后,黄昌贵师傅不幸病故,其家人中无从事饮食经营者,使此风味小吃几近失传。后官田街老厨师龙碑,凭当时印象,并经黄昌贵老伴回忆,再加自身多年模索实践,终将此特色风味继承下来。一九八七年,龙师傅以此参加省、地举办的风味小吃评比大赛,获“铜仁地区风味小吃”大奖和“贵州省风味小吃”二等奖,并受约参加了五省区食品制作展示会。受到广泛如评。从此,松桃烂糊桥米豆腐名声远扬。

  松桃卤鸭

  松桃卤鸭,亦称蓼皋卤鸭,为民间名特食品,数百年来,不仅为地方群众喜爱,且已扬名境外。受到中外食客的青睐。蓼皋卤鸭色泽金黄,皮酥肉嫩味鲜,以色香味俱全享誉湘黔渝川四省(市)边区。松桃卤鸭可趁热吃,也可凉了吃,搁置三五天时间是不打紧的。若将凉了的卤鸭子在油锅中涮一下,色泽金黄,皮酥肉嫩味鲜,以色香味俱。

满族文化专题知识汇总
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化

【民族文化】苗族节日文化盘点

苗族节日文化盘点 苗族节日大全

  苗族是一个文化非常丰富的一个民族,而且由于地域的影响,在各个苗乡还能体验到不同的民风。经过历时岁月的积淀后,苗族节日是非常多的。所以在苗族文化里,节日是异彩纷呈,丰富多彩的。下面跟着留学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苗族的节日文化吧!

  【民族文化】苗族节日文化盘点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

  赠带节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举行。届时,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如双方中意,便可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羊马节流行于秀山县龙池、石堤一带。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届时,人们杀猪宰羊,请客送礼,隆重庆祝节日。

  赶秋节流传天秀山县。每年立秋日举行。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会地点,参加和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在融水苗族中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过这一苗年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注入乌江。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

  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

  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跳场”或“桃花”,是贵州省西部、中部,云南省东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苗族的爬山节亦称“爬坡节”,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每年农历的三月下旬里的“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记日),即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举行。为了纪念阿别和阿补的忠贞爱情,苗家人便在阿补变香炉这天过一年一度的爬山节。

  挑葱会节是湘西保靖县翁排坡苗族青年的集会。每年的清明节,苗族女青年穿上节日盛装,带上蒸好的“清明粑粑”,手拿挑葱刀,男青年拿着沙刀,都聚集在翁排坡上,对歌择偶。这就是一年一度的“挑葱会”。

  苗族斗马节和白龙坡节融水西北部山区的安太、洞头、四荣、香粉、安陲等乡苗民喜欢斗马。每当苗族欢度传统节日时,都少不了斗马活动。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

  姊妹饭节是典型的“东方情人节”,充满温馨浪漫的色彩。这是台江县施洞和革东两地苗族每年必过的节日。施洞一带为三月十五日,革东一带为二月十五日。

  龙舟节是清水江畔的苗族人在五月廿四至廿七这四天过的一个重大节日。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祭鼓节这是苗族的传统祭祖节日。...

【民族文化】苗族婚礼习俗知多少?

苗族婚礼习俗 苗族婚俗文化

  情投意合的两人,经过相处,认识的加深,自然而然的走到了婚姻的殿堂里,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候,伴随着婚礼也衍生出不同的习俗传统,拥有悠久历史的苗族文化在婚俗上也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婚俗文化。跟着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民族文化】苗族婚礼习俗知多少?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再选择吉日向女家送礼,叫“送亲酒”。聚亲时,队伍到女家要行“开门礼”,赛放鞭炮。吃罢饭后,再寅、卯时刻发亲。

  苗族结婚形式除通常所流行的男家迎娶、女家陪送之外,在昭通的“花苗”、马关的“红苗”、麻栗坡的“白苗”、金平的“黑苗”以及楚雄部分地区的苗族中,不同程度地保有抢婚习俗。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男女双方自愿基础上的抢婚;另一种是当男方看中某一姑娘时,不管是否愿意,便强行抢劫。

  前一种抢婚是在男女双方恋爱成熟情况下的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后一种抢婚,通常由男方邀约几个同辈,到女方村旁等候姑娘出村,便强行抢到男家。住娘家期间,男女双方仍可参加“游方”的社交活动。待生第一个孩子之后,即回夫家长住。

  苗家青年谈恋爱常以花为媒,叫“花定情”。“花定情”一般在苗族举行盛大歌节时进行。这天,一群群男男女女来到歌场,跳起竹杆舞,吹响金芦笙,唱起心中的歌。歌场上,若是歌郎看上了哪个姑娘,便设法把一朵花放在姑娘容易见到的岩坡上,自己躲起来。

  若姑娘看中歌郎,就唱起《追花歌》,歌郎这时候便从树丛里走出来,或停下来用歌回答。姑娘听到歌声,便将手中的花给歌郎戴上。花定下了两人的姻缘。若是在月下,他们便会盘歌抒情,直到月落西山方才依依告别。

  “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

  提亲,中部方言叫“乃聂”,西部方言叫“马良”,即男方父母看中某家之女,或青年男女在“游方”、“跳花坡”、“集会”、“酒宴”、“赶集”、“走亲串戚”等活动中认识交往,双方有意,即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到女方家洽谈亲事。订亲即订婚,举办这种酒宴,就是公开宣布某某家与某某家已正式开亲,已正式确定为不许侵犯的婚姻关系。

  催婚即“订亲”以后,待男女长大将达结婚年龄,男方家便开始告知女方家要准备为孩子举行婚礼所进行的系列活动。交礼即男女双方同意并决定举行“婚礼”后,即择吉日举办小规模酒宴,在酒宴中由男方家向女方家交付姑娘结婚所用的金银首饰、衣物布料、礼金及其父母养育儿女的辛苦费等等。

  婚礼是婚姻中最耀眼最灿烂的火花,苗族对待婚礼极其慎重。就形式而言,即热烈隆重又格外庄严,无论那一个方言,婚礼都有其自古以来务必遵循的礼仪,不可随随便便。苗族婚俗礼仪,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苗族辉煌灿烂的丰富文化,其充满欢乐气氛的一系列婚姻仪式,细微严谨、诙谐幽默的礼规礼辞,为苗族婚姻增添了一幅幅亮丽色彩,给人予扑朔迷离、琢磨不透的神秘感。

  从苗族婚俗礼仪中,我们也可看出苗族人民优...

【民族文化】你不知道的苗族巫文化

苗族巫文化 苗族巫文化介绍

  当人们无法对未知的恐惧作出合理的解释时,慢慢的就由发展出神鬼论,同时也是人们对于生死的畏惧和崇拜。那么就有些人自称能控制,知晓神鬼之力,宣传自己拥有巫力迎合了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巫文化初倪。苗族文化里“巫”与之息息相关。下面跟着留学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民族文化】你不知道的苗族巫文化

  巫文化起源于早期原始社会,主要载体是巫术,作法以“超自然力”对客体进行影响或控制是其主要特征。一般有专职的行巫术者,即巫师,他们被认为具有这种“超自然力”。黔西北苗族中自古以来巫文化盛行,巫文化浸润了生产、生活、风俗、礼仪、婚丧嫁娶、社会交往各个层面。

  巫文化从医开始

  苗族最先信奉鬼神,崇拜巫述。巫文化是发端于医病,在古代苗族中,巫医是不分的。本来苗族已在古代首先发现了中草药及针石等治病医术,但医术一直都是在巫术的神秘面纱掩饰下进行的。往往在苗医给人治病时,要采取巫医并行的方法进行,始终以“神药两解”的方式治病。

  苗族的医生同时也是巫术和巫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苗父行医,用刍草扎成草狗(行巫术的法器),面向北念咒语,只念十个字就治好病,这就是以巫术治病。虽然后来中医从巫医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之一,但是我们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存神炼气铭》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能窥出巫文化的气息来。

  巫文化浸透了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巫文化从开始形成到整个发展过程,渗透于黔西北苗族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大到迁徙、战争、节日,小到衣食住行。每逢花坡、花场,总是以巫祝方式贯于始终,遇到天灾就要以巫术的方式祈祷禳灾。

  有时还以巫述诅咒别人。震动清朝咸同年间的黔西北苗族大起义,就是以巫文化鼓动起来的。巫文化在丧葬和医药方面表现得较突出。在威宁、赫章一带,打猎活动中也表现出巫文化形式来,苗族猎人在狩猎前要先测梦。大方苗族自古以来就对医病有“神药两解”的传统。在黔西铁盔苗族中,盛行着一种叫“解阴索”的巫俗。

  巫文化的专施性和全民性

  巫文化以巫术为载体,多数情况下是由巫师和祭师施行巫术,巫师有男,也有女。一般情况下巫术都是家传,巫师掌握有独特的巫术,巫术在不同的地方有其不同的表现状态,有的巫师掌握的绝技令人瞠目。在苗族中巫师一般都称为“迷拉”,迷拉施行巫术就叫“跳神”,在跳神时有多数迷拉都很投入,有不少时候都要施法到“神来”的状态。

  巫师们有不少身怀绝技,而绝技绝不外传,只传给儿子中的其中一个。还有“上刀山”,“捞油锅”等绝技的表演,经常用来昭示巫师的法力高强。巫师施法因人而异,各人的“道行”有多高表现有不同,施法没有统一路数,各显其能。

  在苗族中间,巫文化除有巫师专施巫术外,在村寨和村民中间流行巫文化。村民中间流行的巫文化基本上没有巫师的法术技能,仅是代代相传,无选择地传承的近乎游戏性质的带有巫文化性质的活动,这些活动大都程序简单,没有“技艺”水平,一看就懂,一做就会,经常表现为群体活动,具有娱乐倾向。

  “扫寨”就是一种常见的较大的集体性巫事活动。扫寨也称“洗寨”,“扫火星”,一般在村寨中疾病流行时或认为有灾难将要降临时举行。火灾是火鬼星作祟,要防患于未然,就只能驱除火鬼,就要扫...

【民族文化】苗族的信仰有哪些?

苗族的信仰有哪些 苗族文化详解

  苗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在中国还有东南亚地区的国家都有分布,在苗族文化中,苗族的信仰和图腾都比较原始,但也有一部分和汉族接近。苗族的信仰都有哪些呢?跟着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文化】苗族的信仰有哪些?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极少。住在这一地区的大都是信奉鬼神的,据我个人从出生到现在耳濡目染,村里的老人几乎没有不信的。因此,自然也就很迷信。自然崇拜是以自然物和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自然界中的古树、大山、巨石和一些动物以及自然现象,是苗民崇拜的对象。

  苗族相信,和地相对应,有“天”,在那里,祖先的灵魂共同过着静谧闲适的生活,那儿拥有人间一切美好的东西,是人生最后的归宿之所,因而,天是神圣而应倍受崇拜的。自然崇拜:据口传的《苗族古歌》说,从天上的日月星辰、水雷电云、地上的花草树木、虎龙蛇狗等万事万物都会说话,苗胞认为他们都是神灵的化身。如每年春第一声响,人们就放鞭炮庆贺,开始祭雷,以后每次十二天祭一次,每祭三天,直至撒秧种为止。

  认为天是主宰着人们的吉凶祝福,天是浩大无比、不可逾越,不可蔑视的象征。俗称:“只有天覆地,那有地盖天,天是“祖父”。只有天下雨,地上的万物才生长”禁令人们不骂天、也不骂地。崇拜地,固地能生长万物。每年正月时节,各家各户的户主择日动土,挑着猪粪或牛粪,点着火把地里动土,并且烧香纸供奉。

  结婚嫁女、造房、架桥都要祭祀天地,譬如立房时在新房的神龛枋上写道:“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百无禁忌、大吉大利;“结婚时也在神龛上写:“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招财童子、进宝郎军”这里说的“童子”指天上的“仙人”、“郎军”指的是地下“菩萨”。

  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认为祖先,是苗族至高无上的“善神”。苗族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仍在“阴间”生活着,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庇护和影响着后人,子孙后代的吉凶祸福同祖先的“关照”有很大的关系。苗族对祖先这个“神”的作用笃信不疑,从而对它尤其虔诚崇拜。

  苗族人家几乎每户都要供奉祖先,视老人死后灵魂不死,如果设神龛以供奉,可以造福家人。苗族祖先神位一般安放在堂屋正壁,用几张钱纸贴在堂屋正壁中部,离地1。8米左右,再钉上竹钉,安放一块小木板,木板上放香炉,即视为供奉的“家神”。

  苗族对祖先的崇拜,还体现在对祖先的典敬、祭献和追念方面。不论逢年过节、迎亲嫁女,或是修房造屋、乔迁新居,甚至每年的新粮成熟等,都要以饭食先祭献祖先后,自己方可食用,否则就视为对祖先的无礼,将招致不幸。

满族文化专题知识汇总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