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应用分析栏目,提供与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应用分析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应用分析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颁奖词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提供的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应用分析,欢迎阅读。

  一 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带给我们的思考

  在一个物欲横流,崇拜权利和金钱的时代,到底该持有怎样的价值观,怎样做人?每次看完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心灵都会受到强力的冲击。当今社会,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我以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是以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来判定,而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升华了自我,对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

  刘胜兰,一位年愈90的老人,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捡回来的菜叶,穿的是十几年前的粗布衣裳,却用捡破烂赚来的钱,帮助100多名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

  看到老人,不禁想起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同样的善良、朴实,同样的勤劳、坚韧,只是油画中的父亲那车辙似的褶皱里带给人更多的是沧桑,而刘胜兰老人的皱纹里却藏着发自心底的喜悦,如此艰辛却又如此满足和幸福,那是人间最美的表情,沧桑的脸上荡漾着的笑容,像夏日艳阳下的向日葵,也像冰山上的雪莲,那样热烈、温暖、明净。老人周身被一种圣洁的光辉笼罩着,我们也不自觉地受到了感染。那是人性之美的闪光。

  老人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却以有力的行动诠释着人性的良善,诠释着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自惭形秽,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

  记得有一位少年才子考上了清华,一时间成为焦点。一位记者问他,你毕业以后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像大人那么有城府,于是脱口而出“毕业后,能留北京,有一个北京户口,在北京有一套房子。”这个天才孩子的话又引来无数争议,有些人对他感到失望。一个很有希望成为大师的天才少年,怎么会如此现实功利?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索。

  让我们再次聚焦感动中国人物,看看他们的心灵到底折射着怎样的光辉。

  善良,是他们的共性。善良就是善心和良心,善良的人心地柔软,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和感情,而且尽己所能关爱、成全他人。他们也深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人就不会自私,不会贪婪。刘胜兰老人就是一个大善人,他自己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可他心里却总是想着别人,想着那些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竭尽所能,捐资助学。善良,就是山间的明月,林中的清泉,能净化人心,滋润生命。

  有一个叫驼标的比丘,在寺院里负责接待挂单的云水僧,不论刮风下雨,不论多晚,他都提着一盏灯,以慈悲心迎送挂单的人。后来,他不用提灯了,因为上帝赐给他一个发光的手指。心里有他人,人人都是发光体,不但自己发光,也可以照亮别人,刘胜兰老人就是这样的发光体。所以,从小在孩子心里播下善良的种子,长大后,不管他做什么,都不会损人利己,而是立己,达人。善良与否,是判断一个人是好人与坏人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界限。

  梦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有梦。有了梦,就有了希望。梦想,就是翅膀,能让我们冲破阻碍,飞得更高,看得更远。即使希望的琴弦断了,也要用无声的歌去追求未来。黄旭华有一个梦,核潜艇的梦,即便抛家舍业,隐姓埋名,青丝变白发,依然无怨无悔。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三十几年风雨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段爱平有一个梦,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刘胜兰老人有一个梦,让贫困的孩子继续求学。马丁·路德·金有一个梦,让白人与黑人情同骨肉,携手并肩,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一寸土地!……

  梦想因人而异,境界也有高低之...

与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应用分析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