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对高考复习来说同样适用,高考成功者的经验大多相似,下面,我们总结几条高考复习过程中存在的十大“雷区”,家长、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稍加注意。
一、忽略基础,过于浮躁。
期望着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总分的想法容易使同学们心浮气躁,在复习时,一会儿翻这本参考书,一会儿看那本习题集,一晚上做几十道题还嫌少……这些都是蜻蜓点水似的做法,根本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复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衡量复习效果的高低也不是以看书多少做题多少为标准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掌握“真谛”,精做一题胜过泛做十题,精透一页知识胜过粗翻一本书。
二、缺乏恒定、清晰、强力的高考奋斗目标。
“我想考上大学”“我想考上名牌大学”只不过是一种笼统的泛化的模糊的高考目标,对潜意识学习潜能的刺激力度不大。高三总复习中,更需要一个恒久、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去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确立强力的高考奋斗目标尤其重要。
三、主线复习进度未能紧跟老师的复习战略。
在高三总复习中,完全撇开老师的复习安排独立搞自己的复习计划,这是一种最容易步入歧路、多走弯路的短视行为,这方面惨重失败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自学能力极强、思维素质扎实全面的高考状元们都以亲身的经验再三告诫同学们:自己的复习小计划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大计划,千万不要甩开老师另搞自己的一套。
四、眼高手低,不愿意亲自动手进行各科复习内容的自我整理、自我归纳、自我梳理。
许多同学总以参考资料上面已有整理好的系统化的复习内容为借口,不愿意自己动手做扎实有关整理复习内容的工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自己动手整理的系统化知识笔记是自己的脑力思维的结晶,深扎在大脑深处,与大脑神经元记忆系统勾连成网,潜意识对其有感性的“亲切”熟知感,岂是参考书上他人代劳整理出来的内容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五、未能及时做好复习信息的反馈、汇总。
复习中的错题、疑问、焦点、疏漏、遗缺等反馈错源的信息都是很宝贵的增分“矿源”。针对错源信息进行自我补救式强化复习,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无用功。
六、不善于制订科学的小计划。
时间安排不当,缺乏小计划,自我复习东一榔头西一锤,漫天撒网,没有阶段性复习目标,或者自我支配时间安排过紧,缺乏弹性、机动性,这些都是小计划失败的通病。紧跟着老师走是“大锅烩”,自己的小计划是“小勺喂”,“大锅烩”要吃饱,“小勺喂”也要喂好。制订一份留有时间弹性的小计划是每一位考生应切实执行的好办法。
七、没有养成每日自我暗示、自我调节以及自信、乐观、向上的积极学习心态的好习惯。
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演员大脑的特定部位贴上微电极,然后按内容不同要求演员们表演各种电影情节。当他们演出与灰色、无精打采、消极、沮丧、愤怒有关的情节时,实验监测仪显示脑啡肽的含量随之降低,当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