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意义是在于你真正投入的过程。请务必坚持信念,守得云开见月明!祝你们成功!出国留学网高考栏目带来河北2018高考作文点评:世纪宝宝”有话可说,高考加油!
河北2018高考作文点评:世纪宝宝”有话可说
随着2018年高考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作文题目也新鲜出炉。今年河北考生所使用的全国I卷高考作文是“给2035年的一封信”的材料作文。
试题还原:“给2035年的一封信”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正定中学老师陈梅
资深老师点评:鲜明的时代性+鲜活的贴近性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延续了往年的基本形式要求,同样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内容上的要求,有情景设置方面的要求,又有文体要求,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接受采访时,河北省模范教师、石家庄市一中高三语文老师李凌起首先对作文题目进行了简单扼要的点评。相比2017年河北高考作文材料,通过几个关键词横向列举我国发展进程中若干领域获得的成就,今年的作文材料则是采用纵向形式,谈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作文题目很鲜活,具有贴近性。”李凌起表示,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世纪宝宝”,而作文紧扣考生自身的特点,让他们结合自身18年来的经历,从中思考总结,向2035年的一代人传递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同时,作文题目引导考生领会当代青年在中国新时代所面临的使命与挑战,导向性非常明显,也体现了高考考试“立德树人”的功能。
就职于河北正定中学的陈梅老师也认为,这次的高考作文立意高远,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材料用时间轴的形式给学生以条件限定,同时也给学生思路导航,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同时,又能够考察出思维的纵深度,便于打开区分度,拉开层次性。”
石家庄市一中高三语文老师李凌起
支招:考生如何写作文更出彩?
那么,考生如何写作能够出彩、得高分呢?对作文教学有独到研究的陈梅认为,此次作文写作切入点可大可小,可宏观把握,体现出个人与家国时代的关系,也可以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