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好电影会在人心中留下深深的余韵。所谓观后感,就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记录,观后感的开头内容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能绕圈子卖关子。感谢阅读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的《中国》观后感怎么写,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观后感怎么写【篇1】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总的说来,这是一本值得读两遍的好书。近来,面对利益之上、道德沦丧的社会环境,面对越来越混乱的价值判断与信仰缺失,我有了更多的兴趣去了解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了解今天的国人为何这样令人失望进而痛心疾首。这本书几乎给了我答案,尽管不是非常全面,但至少让我了解了中国人之所以这样的前因后果。不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也不是轰轰烈烈的市场经济,把我们搞得人心不古,圆滑世故。自秦始皇开始,中国便由一个单纯刚健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复杂思想的成年人乃至老人了。春秋战国是一个节点。可以相互左证的便是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为什么二战争后单单是这两个国家一飞冲天实现了经济的大发展,国家的大进步?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两个国家的生存环境比之中国要单纯得多。单纯的环境造就单纯的人,而单纯最大的好处就是敢想、敢干、能干,我想这就是这两个国家快速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原因吧。而反观中国,春秋战国以后,历经朝代更迭,历经内忧外患,中国人受尽磨难,吃尽苦头,早已经麻木得找不到方向,早已成熟得为了生存而生存,哪里还有什么追求?认真地观察一下今天的日本人与韩国人,与我们春秋战国时代的那些先人多么的相似啊。唐朝是另一个节点。那时候的中国国富民强,可比之今天的美国。“那时候的中国人的人格基调是阳刚、开放、乐观、健康、进取。”与今之美国人何其相似?有所欠缺的是,作者并没有分析唐朝之盛的原因以及由此形成健康活泼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我想,或许那时的中国好比正值壮年的汉子,虽屡糟磨难,但依然精力旺盛,进取心强大,无所羁绊也无所顾忌,洒脱而自在,故而取得了前无古人的伟大成就吧。盛极而衰,唐以后的中国依然在封建专制的严酷统治下一条道越走越黑,加之不断而来的外族入侵导致中国人的性格也越来越“成熟”。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成熟”更多意味着不思进取安于生计,追求一种“生活的……
《中国》观后感怎么写【篇2】
或许是现在的生活过于和平安定,我竟在读方志敏先生的文字的过程中才回想起来,我的祖国母亲曾如此的狼狈不堪。但也幸好,我们凭着坚持和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使祖国走出了水深火热,走向了繁荣富强。
忽然想到前些日子在形策课上看到的一个例子:一群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暴雨,走投无路的他们冲进了附近唯一的一间茅草屋,但年久失修的屋子在狂风中开始摇摇欲坠了,众人为了躲雨都开始找支撑点稳住屋子,希望屋子能坚持久一点,就这样撑到雨过,屋子和人们最后都安好。茅草屋离了人们说不定已经在暴雨中倒塌,而人们离了茅草屋也无处庇护。其实这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就像当年饱受帝国主义压榨剥削的中国,那四万万国民在觉醒后一起保护着她,一同度过难关。这其中颇有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感。
读完这篇文章,我还是觉得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有觉悟。即使那个时候我们相当于四个人在家门口抵挡一个侵略者,却还是挡不住有些鄙怯之人在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面前乱了阵脚,说着:不行不行,民众的力量,抵不住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中国不行,无办法,无办法的啦。如果有些愚昧的民众无法看到井外,这时候就需要先进的仁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