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坪乡西北面十几公里的小河边,有一个叫流架的侗寨。
知道流架的名字,是在去年从江县艺术节第二届侗族大歌百村大赛上,因为这次激烈的角逐,流架男队艺压群芳,轻松地摘下了桂冠,“流架”这个名字便在我心里刻下了深深印迹,于是就有了一种到那里去亲身体验的想法。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名册上,“流架村”三个字赫然跃入我的眼帘,原来一个叫吴柳丝的学生就是流架村的。内心不禁暗喜,于是决定去流架村做一次家访,也体验一下这里淳厚的民风民俗。
我提前告诉吴柳丝同学,我们要去流架家访。
那天下午,我们从从江县城出发,驱车顺着321国道向都柳江上游奔去。来到四寨河口,沿一条岔道拐进山谷,然后一头扎进莽莽的大山深处。这是通往谷坪乡的乡级油路,沿着深深的河谷,小车就像一叶顺水飘荡的小舟,逐风而去。公路像一条巨蟒蜿蜒前行,绕过小河,顺着山势不断地盘旋而上,越过几个山岭,在一个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来一个俯冲,前面就是谷坪乡政府所在地了。
几经打探,才知道我们的目的地----流架村还要顺着溪流往前走好几公里。越往前,河谷越深,森林越密。车子又来了几个大转弯,我再次从浅浅的晕眩中抬起了头,用手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见前面一个浅浅的、宽阔的河谷----不经意间,流架村就在眼前了。
这是一个有200多户人家的侗寨,公路穿寨而过,栏杆式木楼错落地分布在公路两旁。寨子下面是一片金色的稻田,一座古朴的风雨桥由这边的公路跨过那边的梯田上,梯田下边的小河从峡谷深处流出来。寨子上方是平缓的斜坡,山势顺着山梁缓缓逶迤,到了半山腰,突然耸起,变成一个很陡的斜面,形成一座天然的屏障。抬头望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散发出绵绵的秋意。在青山和蓝天相接的地方,一排排灰白色的柱体像巨人的脚,立在陡坡上,那是飞过山顶的夏蓉高速路。这条架在寨子上空的巨龙与跨过山涧的风雨桥俯仰相望,日夜守护着美丽的侗寨,守护着勤劳的人们,也守护着流架侗寨人们悠长的日子。
我们把车子停在路边,学生吴柳丝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现在正值农忙季节,吴柳丝的父母和所有村民一样,都到坡上打谷子了。寨子静悄悄的,我们随着吴柳丝走进寨子,没遇见几个人。曲折而狭窄的小巷深入到寨子中,把分散在这个河谷上小坝子的房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村寨特有的味道,那是成熟稻谷的清香,是已收割了稻子田里泥土裸露在阳光下的湿气,是各种植物在艳阳下蒸发出来的芬芳。呼吸这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受这宁静的乡村在悠远的时光中轻轻流淌。
鼓楼建在公路的上坎,七层高,每一层的瓦楞上都长着一层藓类植物,给飞檐镶上一道绿色的花边。立在正门前面的两块大青石上刻着村规民约,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向我们诉说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几个老人在悠闲地聊天,吴柳丝告诉我们,每晚人们都会在这里唱侗族大歌。我们不难想象,当周围的群山在星空下沉沉地进入梦乡的时候,村寨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那悠扬的歌声从这座印满岁月痕迹的鼓楼上飘出来,是何等的悦耳,何等的让人心醉。
坐在田埂上,与青山对视;倚在花桥上,倾听小溪低吟;漫步于村巷上,接受清风抚摸。此时,我眼前只有小桥,只有流水,只有人家,平日里的繁琐事情随之抛到脑后,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就这样,我和它们一起沐浴在清澈的阳光下,静静地等待夜幕的降临。
当灯火渐次亮起,当炊烟袅袅升起时,山村的夜便慢慢地向我们走来。我们来到吴柳丝家,吴柳丝的父母也从坡上回来了,他们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