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民俗知识,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m.liuxue86.com)查看。
关于东乡族的资料
中华民风民俗资料;————东乡族;1.民族简介:;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2.族员形成:;东乡族是14世纪后期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融;对东乡族的族源,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为东乡族源于吐谷浑人;3.姓名文化:;东乡族的姓名,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伊斯兰教色彩,这;东乡族人有的既有经名,又有汉名;东乡族人的称呼法是,平时见面称呼时,与
1.民族简介:
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乡族地区位于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该民族自称“撒尔塔”(Sarta)。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现大约有人口515000人。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形成了今天的东乡族。
2.族员形成:
东乡族是14世纪后期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构成其族源的主要成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和蒙古人。14世纪初,元成宗死,安西王阿难答与皇后伯要贞氏等策谋政变,事泄被杀,但其属下势力仍很强大。其子曾联合伊斯兰教群众反叛,为元朝政府镇压,阿难答属下纷纷逃避。当时交通不便、偏僻闭塞的东乡,就成为阿难答属下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退避的地区之一。他们在这里与当地汉族、藏族等长期共同生活,互相婚嫁,逐渐融合成为东乡族。
对东乡族的族源,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两点:一说成吉思汗于1226年征西夏时,兵临河州、临洮一带,将部分蒙古军留驻此地,这些人以后进入东乡,形成东乡族;一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亚、波斯掳来大批工匠,其中一部分被安置于东乡,以后形成为东乡族。还有一说认
为东乡族源于吐谷浑人。但关于东乡族源和形成问题,大部分学者持第一种看法。
3.姓名文化:
东乡族的姓名,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伊斯兰教色彩,这与东乡族的族源、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关系。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原先是没有姓的,自十三世纪来到河州后,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遂有用姓之习,并多采用以本民族人名的首音或尾音为姓的方法,因而产生了诸如马、买、巴、白、牙、丁、米、坡、下、且等姓,并以马姓最为普遍。
东乡族人有的既有经名,又有汉名。经名在本民族内部、家庭或宗教活动中使用;汉名在本民族外部,或与别的民族交往中使用。今天使用汉名者较为普遍。
东乡族人的称呼法是,平时见面称呼时,与汉族相同,一般用姓名全称,亦可只称其名;若在庄重的场合,采用经名加汉名的称呼法,如伊德里斯·马正廉,库丽苏姆·白淑珍。书写时要在经名与汉名之间加圆点隔开。
为了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特别对那些有名望者,不直呼其名,而以其祖籍的村地名代替。有时,为了表示敬爱或亲近,还常用一种亲昵称呼,即取经名中的首字音,再加“哥”字表示。
东乡族还有讳名的习俗,儿女禁称父母的名,妻子禁叫丈夫的名,年幼者不得直呼年长者的名,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而受到斥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