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一部好作品就像和一位益友交谈沟通,此时用文字表示自己的心情,写一篇观后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撰写观后感可以方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能重新回味当初的感动。您也在思考怎样去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吧!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中国精神的观后感"这样的内容,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中国精神的观后感 篇1
精神是一种抽象化的概念,但精神也会成为具体形态的表现,就如邓亚萍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使她在地球上留下了“传奇人物”的称号!
邓亚萍五岁就开始了她艰苦漫长的乒乓球生涯。由于她小时候显露出打乒乓球的天赋,被热爱乒乓球事业、曾经夺得中南5省乒乓球赛男单冠军的父亲邓大松送进河南省队参加集训。但一个晴天霹雳的打击,在不满10岁的邓亚萍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一道深刻的创伤—个子矮、手臂短,这些被认为是打乒乓球运动员致命的缺陷,但邓亚萍毫不灰心,人小志气高,立志走上国际乒乓球比赛的辉煌舞台,她每天比别人练球早去晚归。她打得球一招一式都闪现出必胜的精神。
13岁时,她战胜了世界冠军戴丽丽,又相继战胜了许多老将新秀,被选入国家青年队。胜利的鲜花使她陶醉,她陷入了松垮的深渊,结果她失去了前八名的机会。这些刻骨铭心的挫折,使她明白了“身体上没有优势并不可怕,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优势,就不可能有推动事业成功的动力,那样即使勉强支撑着走上赛场,也会败下阵来”的人生哲理。此后,邓亚萍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训练场上。而腿绑数公斤重的沙袋,身穿沙背心长跑5000米以上,每天挥拍上万次却是她的家常便饭。因此教练评价她是队里最刻苦、最认真的运动员。
在第11届亚运会上邓亚萍带着韧劲和自信,风风火火地为中国女队立下汗马功劳,打出了中国威风,捍卫了国球的尊严。从亚运会到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她不断获得金牌,脸上也时时浮现灿烂的微笑。
邓亚萍成为中国精神的化身,这种精神时时激励我们要不服输、顽强拼搏,面对挫折不低头、勇敢面对现实,做新时期勇敢的好少年!为此,我将“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优势,就不可能有推动事业成功的动力”作为我终生的座右铭。
中国精神的观后感 篇2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这个大家庭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可以说,一个民族一旦缺少了民族精神,那么,这个民族就无法光大,可是,一个民族有了民族精神却没人把它发扬光大,那么也不行。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一员应尽的义务。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光从嘴上说说就可以了,我们还应该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去。就拿生活中的举手之劳说起吧,居住在同一个村,同一个镇的人,大家就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使各村之间的人际关系保持在友好交往,善待对方的状态下,这便是不可缺少的团结的力量。 还有,我们青少年一代,应多帮助弱者,尊老爱幼,使老年人不孤独,幼儿们不寂寞,使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被爱包围着。 我们只要多为别人,多为中华民族,多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着想,努力做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能多做一些有益的事,那也算是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出一份力。 中华民族精神要在我心,同学们,只要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中华民族可贵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别人知道并且学会如何去做,那么这个世界上,那具有优秀品质的人也将越来越多,坏人也将随之减少。
因此,中华民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将其发扬光大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