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中学生心理栏目,提供与中学生心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中学生心理辅导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中学生综合素质 2015教师资格证考试

  又到了紧张的考试阶段,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网】小编特根据教师资格证纲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中学生心理辅导,希望对您全面熟悉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有所帮助!出国留学网小编温馨提示大家,注意复习强度,劳逸结合噢!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正常的中学生,一般是通过提供信息、改变环境等方法,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达到优化其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中学生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情绪与人际关系辅导及职业选择辅导。

  (一)学习辅导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既有社会风气、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的教学水平、家庭教育等外部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学习信念、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内部因素的作用。学习心理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信念,科学地掌握认知策略和提高元认知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1.增强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维持、增强(或减弱)学习行为,达到学习目标。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和求知欲所构成。因此,增强学习动机就意味着树立适当的抱负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方式——以学习成绩的反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外,更要注重调整自身对学生的期望水平,促使学生成功,从而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就感,进行自我激励。

  2.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它通过情绪反应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积极性,即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和工作,做起来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学习效率也高;相反,如果是缺乏热情、面对不感兴趣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就低。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受兴趣和情绪的支配,所以,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就是要帮助他们了解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的状况,寻找缺乏兴趣的原因,培养各个学科学习的兴趣。

  3.端正学习态度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的学习态度是否正确:有没有怠慢、冷漠、依赖或退避的心理;什么是良好的学习态度;不同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有哪些影响;在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良好的表现和不足;怎样改进不良的学习态度等。

  4.掌握学习方法

  中学生的不良学习方法主要有:学习没有计划,注意力不够集中,不能科学地利用时间,死记硬背,对概念和原理缺乏理解,不重视学习策略,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不能利用信息等,教育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调整应试心态,学会正确归因

  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考试也是一种竞争,使学生产生紧张和焦虑。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当他预感到学习成绩不佳有损个人自尊和前途时,就会产生焦虑。这种考试的焦虑过强和过弱都会影响学习的效率。适当的焦虑有助于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准备考试。

  6.形成正确的学习信念

  影响学生有效学习和思维的因素是学生的情感性特征,即学生在某个学科领域...

与中学生心理相关的综合素质

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中学生心理辅导

  又到了紧张的考试阶段,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网】小编特根据教师资格证纲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中学生心理辅导,希望对您全面熟悉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有所帮助!出国留学网小编温馨提示大家,注意复习强度,劳逸结合噢!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正常的中学生,一般是通过提供信息、改变环境等方法,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达到优化其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中学生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情绪与人际关系辅导及职业选择辅导。

  (一)学习辅导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既有社会风气、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的教学水平、家庭教育等外部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学习信念、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内部因素的作用。学习心理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信念,科学地掌握认知策略和提高元认知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1.增强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维持、增强(或减弱)学习行为,达到学习目标。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和求知欲所构成。因此,增强学习动机就意味着树立适当的抱负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方式——以学习成绩的反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外,更要注重调整自身对学生的期望水平,促使学生成功,从而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就感,进行自我激励。

  2.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它通过情绪反应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积极性,即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和工作,做起来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学习效率也高;相反,如果是缺乏热情、面对不感兴趣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就低。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受兴趣和情绪的支配,所以,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就是要帮助他们了解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的状况,寻找缺乏兴趣的原因,培养各个学科学习的兴趣。

  3.端正学习态度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的学习态度是否正确:有没有怠慢、冷漠、依赖或退避的心理;什么是良好的学习态度;不同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有哪些影响;在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良好的表现和不足;怎样改进不良的学习态度等。

  4.掌握学习方法

  中学生的不良学习方法主要有:学习没有计划,注意力不够集中,不能科学地利用时间,死记硬背,对概念和原理缺乏理解,不重视学习策略,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不能利用信息等,教育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调整应试心态,学会正确归因

  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考试也是一种竞争,使学生产生紧张和焦虑。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当他预感到学习成绩不佳有损个人自尊和前途时,就会产生焦虑。这种考试的焦虑过强和过弱都会影响学习的效率。适当的焦虑有助于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准备考试。

  6.形成正确的学习信念

  影响学生有效学习和思维的因素是学生的情感性特征,即学生在某个学科领域所持有的信念,也就是说他们是否了解自身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动因...

与中学生心理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考心理辅导:中学生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

中考心理辅导

  中学生的青春期又被称为“自我的第二次诞生”、“自我的发现”时期,这也是个体稳定人格发展的奠基时期,并且影响个体道德判断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它也同性格缺陷、犯罪和精神疾病等社会问题相联系。由于中学生的生理发育、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是不同步的,随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日益丰富,对周围的事物变得比较敏感,反应迅速和剧烈,他们的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内心充满着茫然和矛盾。他们对于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信息和教育,要进行接受、整理、内化为自己的言行规范,由于缺乏经验和良好的引导,常常作出偏离正常行为的选择,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举止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来自家庭教养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来自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1 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子女生活、学习的第一重要场所,父母不仅承担者照料子女生活、身体成长发育,同时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和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子女价值观、道德观和个性的发展。由于家庭的教养方式没有跟随孩子的身心成长而调整,或是家庭关系出现危机,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根据鲍林德的观点,基于父母对孩子的反应性和要求性,可以把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四类:权威型父母(友善、公正、坚定)、专制型父母(过分粗暴)、溺爱型父母(过分宽容)和忽视型父母(疏远到完全不顾的程度)。其中权威型家庭的孩子能够得到正常的身心发展。其他类型的教养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学生自主性、责任心、独立性的发展,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困惑。

  专制型父母:他们高度重视孩子的服从和遵从,到了中学生阶段,他们仍然沿用原有的方式对待身心快速发展的中学生,他们一方面期望孩子成熟并且要求孩子有成人的表现,另一方面还在使用惩罚的、专断的和强硬的措施对待孩子,很少与孩子平等对话。他们把孩子提出的不同看法和要求看作是反抗父母权威和对父母的不尊重,因此,他们会用武断的手段拒绝孩子的自主性要求。他们以都是为孩子着想为理由,强迫孩子顺从自己,以贬低和指责孩子的自主行为来压制孩子的某些尝试;他们从不倾听孩子的心声,简单的认为听父母的话没错,自己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要多、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要多。这样的父母实际上在有意或无意间剥夺了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实践机会,从而将孩子在儿童期对父母的依赖继续延伸下去。造成他们的孩子感到很压抑,没有成就感,自我评价低,自己做什么决定都是错的,与父母的情感开始疏远,也不敢结交父母不看好的同伴,没有主见,缺少责任感。或者是有些中学生开始用相对极端的方式来争取他们的自主权利。有的中学生有意结交父母反对的“坏学生”,参加打架、斗殴,有的中学生用怪异的装扮对抗父母。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表现也提出严格的要求,总是期望自己的孩子品学兼优,他们注重老师的评价,对于老师的反馈意见立即响应,甚至在学校就武力来教训孩子,以此平息老师的意见,证明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是严格的,父母没想到这对孩子的自尊是多大的伤害,在以后若干年该学生都记恨父亲、记恨老师,并且学会了用武力来征服他人。某专制型小C父母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顾孩子反对利用关系转入快班,希望在好的环境下孩子能成为尖子生,当孩子成绩不升反而下降时,父母认为是老师管教不严,...

与中学生心理相关的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心理辅导:中学生心理困扰的教育对策

中考心理辅导

  为了保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必须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优化家庭环境、优化校园环境、优化社会环境,是靠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筑建的。青少年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健康成长中倾注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重托。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家庭的积极作用

  正视中学生的反抗期:反抗期是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成人感出现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是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作为父母一定要正视这一事实。不要再认为是孩子变得不听话了,不知所措地陷入与孩子的矛盾之中,与孩子纠缠不清,这样会使问题复杂化。父母要意识到反抗期的矛盾焦点在于:孩子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中学生认识超前是指自己具有成人意识而不具备成熟的心理条件;父母的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他们只注重孩子半成熟的一面,而忽视了孩子的成人感这一不可忽略的发展事实。因此,父母不能再把中学生作为支配的对象,要尊重他们的隐私权、要给予他们话语权、要支持他们的选择权。中学生已开始不再依从于父母,而要成为独立的自我了。

  转变成权威型父母:权威型父母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温暖而严厉。他们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且能严格执行。同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的内心需要和具备的能力相一致。他们既高度重视孩子自主性的发展和自我管理,鼓励亲子间的双向交流,能听取与接收孩子的意见,同时又承担管教孩子的根本责任。权威型父母以一种合理的,问题导向的方式来对待中学生,在有关纪律的问题上常与孩子进行讨论并能详细作出解释。我国研究者的结果表明,权威型父母的教育方式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具体来讲:

  

 

  其一,权威型父母为他们的孩子提供了关心他人和对社会负责的行为模式,而孩子能够通过模仿获得这种行为模式,学习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其二,权威型父母允许孩子在明确的规范内做决定,并且提供反馈,让孩子有实践的机会。同样,让孩子作为决策者之一参加各种家庭讨论,以此能够激发他们对选择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认识,促使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

  其三,权威型家庭中温和而积极的情感联接会促进中学生的自我成熟,提高他们理解、遵从他人观点的能力,能够较好的融入团体。

  其四,权威型家庭所提供的信任感有助于中学生认知和情感的成熟,掌握理性处理问题的技能。

  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场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所言所行,对子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待人接物,对社会的看法,对工作的态度,夫妻间的交流方式,都在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子女心里,对于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有意无意的将父母的观念视为自己的观念表达出来,其中不乏曲解了父母的观念。许多孩子在应对日常事件时都会首先参照父母的方式,甚至某些观念和习惯会被子女沿用到很久。因此,身为父母在未成年子女面前,应有所选择有所控制的发表言论,应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传授给子女。其实,我们不是因为生养了孩子就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我们是在抚育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同步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过去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可能会忽视某...

与中学生心理相关的中考心理辅导

中学生心理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考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帮助人的过程和方法。中学生心理辅导,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多种服务,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发挥本身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协调人际关系,以培养成为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心理辅导这一新兴的教育方法,被认为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辅导一词的意思是"帮助和服务"。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就是一种帮助学生的过程和方法,即由学校教师(或辅导教师)根据心理学的有关原理,给学生提供某种经验。帮助学生自我了解和充分发展,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其得到充分地发挥。心理辅导使师生之间心灵接触、感情交流、服务与被服务的纽带和桥梁。它以对学生的关怀为前提,以帮助学生自我了解为起点,以指导学生自我实现为目的.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心理辅导实际上是一种思想观念、一种精神情操、一种服务行动。思想观念指的是心理辅导的态度、观点和主张。这里,作为教师,必须承认以下两点:其一,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潜能,即使某一个学生的智能不足,但只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教法,适时地加以教育和引导,他还是有所进步的。其二,每一个学生都有上进心,即使他曾(或现在)违规违纪,但他不是天生就有错误的人,只要我们用适当的方法予以辅导和教育,他们还是可以变好的。

  精神情操指的是心理辅导要有一种无私奉献和牺牲的精神,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辅导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情操的表现。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默默奉献、不计报酬的,是牺牲的享受,更是享受的牺牲。教师从事的是播种工作,需要有耐心和牺牲精神。如果偏激急躁,或者急功近利,就可能会导致采取极端或偏差(不适当)的方式来寻求暂时的功利而种下永久的祸根,遗憾终生。

  服务行动是指心理辅导是对学生的一种服务、帮助和指导。服务行动是一种具体的行动,如对学生访问、谈心、咨询、心理测验、家庭访问、团体辅导、个案研究等等。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多变,而中学生的年龄尚小,独立性较弱,依赖性增强,从而诱发了许多用常规办法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以他们成熟和丰富的经验,站在长者的立场上,给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和服务,使他们正确了解自己,充分发挥潜能,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心理辅导的功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充满民主气息、科学精神和个性色彩的教育。心理辅导面对的是广大青年学生,而学生这个群体总有先进与后进之分。

  先进的学生在成长道路上也会遇到挫折,困难和困惑,他们需要帮助和指导。

  后进的学生更多的是在错误和挫折中徘徊,他们需要爱护和关怀、帮助和鼓励。

  心理辅导工作就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冲出迷途,顺利到达彼岸。具体来说,心理辅导具有以下一些功能和作用:1.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兴趣与能力、社会适应与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意识与意志品质等等。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受遗传、环境、文化等因素制约的,而良好的教育往往为心理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固的基础,使人享用一生。影响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心理辅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在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1)认知优化。

  心理辅导按照心理发展的规律,善于发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捕捉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促...

与中学生心理相关的中考心理辅导

如何解决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当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探讨其原因并研究其对策很有必要,这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心理封闭。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个人的秘密,本属正常。但部分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此发展到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向人敞开心扉。因而遇到烦恼时,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相应对策:

  1、新生入校一周内,召开集体谈心会,班主任先自我介绍有关经历(包括走过的弯路)、性格特点等,再让学生逐一自我介绍,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了解。

  2、平时引导学生既要与全班同学友好相处,也应该有几位关系密切的好朋友。教师尤其班主任则应该争取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

  3、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特别关注那些心理封闭的学生,促使其敞开心扉。

  二、压力过大。父母望子成龙,教师期望过高,有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升学无望,便忧虑重重,丧失信心。如果缺乏指导,易走极端。相应对策: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懂得学习是为了发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获和进步,考大学并非唯一出路,任何行业都可以成才等道理。

  2、学校从严控制考试次数,淡化名次观念。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学习成绩,先肯定进步,再找出差距。

  3、和家长配合,减轻学生压力。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学生一旦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便能逐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三、未经挫折。有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路顺风,未经挫折。偶遇挫折一蹶不振。相应对策:

  1、平时注意向学生介绍成功者成功之前的艰辛历程,教师和家长如能以亲身体会教育学生,效果更好。

  2、可假设某些经受挫折的情境,如:假如我高考落榜、假如我竞争失败等,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3、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鼓励学生失败了再干,亲身体会经历困难挫折终于取得成功的忧与乐。

  四、被动地位。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方式管理下,绝大多数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依赖父母、依赖老师,一旦失去依赖,便无所适从。相应措施:

  1、教学中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我能学好”。

  2、班级管理实施全员参与。班干部的产生可采取先自荐再选举的办法,并实行学期换届,每学期至少更换三分之一,从而使较多学生有机会担任班干部。还可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轮流担任值日班长,从而促进其集体观念的形成,主人公意识的强化。

  3、组织班级活动要力求普遍参加,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担任主角的机会。学生在教学及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之后,可有效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五、知识贫乏。学生课内学习内容比较单纯,课外阅读面又比较狭窄,对怎样进行心理调节、排除忧虑,以及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则相当贫乏。相应对策:

  1、举办专题讲座,如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讲座等,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2、开展心理咨询。鼓励有具体疑难、烦恼或难言之隐的学生去求得个别指导。

  3、介绍、推荐有关书籍、文章供学生阅读。针对共性的问题,可向学生集体推荐;针对个别情况,可向具体学生推荐。也可发动学生...

与中学生心理相关的中考心理辅导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