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栏目,提供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7年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2017年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考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在2010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考题的单项选择题,2011年、2012年考题的多项选择题中出现。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该模式治疗技巧的理解。考生在掌握该考点时可参照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中有关精神分析理论的介绍来增进对该考点的理解,另外考生要注意识别直接治疗技巧与间接治疗技巧、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与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的区别。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包括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三个方面。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假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不成熟或者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以及过分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十分重视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认为它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心理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

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中级社会工作者

2017年社会工作中级综合能力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2017年社会工作中级综合能力复习资料”,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考点:个案工作的本质

  本考点虽未在历年的考题中出现,但其所包含的知识点是理解什么是个案工作的前提,贯穿于整个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因此考生应注意对此考点的理解。在掌握本考点时可结合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有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这一部分内容加强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他个人的问题,不应把服务对象的困扰简单地归结为服务对象自身的某种不良心理特征,而应将其放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考查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与方式。

  个案工作的本质是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1.社会功能的恢复

  (1)个人或者家庭处理困境的能力。

  (2)个人或者家庭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3)个人或者家庭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

  2.社会功能的增强

  (1)对个人或者家庭自身能力的关注。

  (2)个人或者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

  (3)个人或者家庭解决问题和问题预防能力的提高。

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中级社会工作者

社工中级综合能力2017年考点:个案工作

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社工中级综合能力2017年考点:个案工作”,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 复习引导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过程.帮助遭遇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本章内容较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根据《考试大纲》,本章可梳理12个基本考点。从2008年以来的考题状况统计看,本章是出题的重点章节之一,考题的特色摹本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法。在新版教材中,本章新增的内容较多,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对新增内容进行理解。

  本章往年出题情况:2008年单选4题、多选4题;2009年和2010年单选均为7题、多选均为3题;2011年单选7题、多选2题;2012年单选6题、多选3题;2013年单选7题、多选2题;2014年单选7题、多选3题;2015年单选6题、多选3题。

  考点: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

  1.个案工作的要素

  (1)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

  (2)采用的方法是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个案工作采用的方法是一对一的专业服务方式。

  (3)帮助的目标是促进个人与周围环境或者他人之间关系的更加和谐。

  2.个案工作的含义

  (1)个案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工作方法。

  (2)个案工作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

  (3)个案工作是帮助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调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4)对人的尊重和肯定是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表现在个案工作的整个服务活动过程中。

...

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中级社会工作者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精选

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精选”,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考点: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本考点是本章历年考题相对集中的内容,历年考题中均有出现。考生在复习时,要抓件本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观点及其在实务中的应用进行理解,并注意与其他理论的区别。

  1.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及基本观念

  (1)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

  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分道扬镳。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认知行为理论的又一个理论高峰。在认知理论的理论脉络之下,贝克首先提出了认知治疗模式。艾利斯发展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德莱顿则发展出一套理情行为治疗模式。

  (2)认知学派的基本观念

  在认知学派看来.认知和行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人的行为大多都是心理、行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一味因外在的赏罚而有所减弱或增强,也不是简单地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诱因的变化而不自觉地进行反应。

  2.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个人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个体是否采取行动。人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表层是自动的思维、中间层面是条件性假设、最深层次的是图式或核心信念。

  艾利斯(Alberv Ellis)提出的“ABC情绪理论框架”理论是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ABC理论,A是真实发生的事件,B是人们对真实发生事件的认知,C是人们的情绪反应。

  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其主要包括问题解决、归因和认知治疗原则三个方面。

  3.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1)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①界定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

  a.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有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其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也是可以经过学习改变的。

  b.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解决社会工作实务问题既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行为.也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

  c.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注意服务对象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其问题的前提。

  ②确定助人目标的原则

  a.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b.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c.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d.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③辅导过程中运用的原则

  a.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b.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

  c.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以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2)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

  ①确定评估重点

  根据认知行为理...

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中级社会工作者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考点: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20世纪20年代开始影响美国的社会工作,并且在60年代之前一直是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之一。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意识层次理论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核心观点是人的任何精神活动都是存在其根源的,根源就是潜意识,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2.人格结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当人格失调时,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

  3.焦虑与防卫机制

  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会发出警告,内部会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自我调适方法,包括:否认、替代、认同、投射、合理化、反作用、退化、压抑、升华。

  4.性心理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性心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弗洛伊德将性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性的满足,释放能量,否则就会表现为问题,需要帮助和治疗。

  考点: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考生除需要掌握理论的相关知识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的两大特征:一是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二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包括治疗情境、治疗关系和治疗性对话这三大元素。这是在实务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显著特征,也是考生分辨考题是否涉及精神分析理论的可辨识特点。

  1.精神分析理论在实务中运用的原则

  (1)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

  (2)强调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契约。

  (3)治疗者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和接纳。

  2.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精神分析社会工作的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治疗情境。即在治疗开始时,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签订合约,明确治疗者与服务对象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服务对象的态度。

  (2)治疗关系。即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将自己痛苦的经验讲述出来。

  (3)治疗性对话。包括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自由联想是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说出心中最原始的想法与感受。倾听是一种广泛的倾听。诠释是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表达其对服务对象心灵世界的了解。

...

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中级社会工作者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复习资料”,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复习引导

  本章主要是介绍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与功能及最重要、最常用的社会工作理论。其中,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增加权能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是本章的基本考点,需要考生重点理解、掌握每一个理论的关键人物、理论取向及其在实务中的应用。

  本章往年出题情况:2008年单选3题、多选1题;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单选均为5题、多选均为1题。

  考点一: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功能和类型

  1.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2.社会工作理论的功能

  (1)解释问题;

  (2)预测与判断;

  (3)确定干预模式和方法;

  (4)指导服务实践;

  (5)发展新的理论。

  3.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1)大卫·豪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①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

  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理论等。

  ②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

  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是相互依存的,又是彼此贯通的。支持社会工作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关于人及其关系的理论解释和支持。而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方法、技巧则来自社

  会工作理论。

  (2)马尔科姆·佩恩的分类

  马尔科姆·佩恩根据不同理论背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特征。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实证主义理论和后现代理论。

  ①实证主义理论

  实证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来自经验或观察.强调价值中立和客观性。

  ②后现代理论

  后现代理论认为知识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不是中立和客观的,强调知识是权力的反映。

...

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中级社会工作者

中级社会工作者2017年《综合能力》必备考点

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中级社会工作者2017年《综合能力》必备考点”,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考点:人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与问题

  本考点在新版教材中内容有一定增加,尤其是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方面,增加的内容较多。本考点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都有考题出现。考生在备考时重点掌握人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了解人生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人的个体发展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归纳为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1.婴幼儿阶段

  婴幼儿阶段一般是指出生到3周岁这段时间,家庭是婴幼儿成长最关键的社会单位。

  (1)婴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

  个体的身高、体重和大脑发育迅速。婴幼儿阶段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此期间婴幼儿会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

  ②心理发展

  婴幼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忆为主.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发达,在婴幼儿的后期开始出现有意识记忆的萌芽。婴幼儿期也是个体思维发展的萌芽期,是孩子从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阶段。

  1岁左右时孩子可能出现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这一阶段孩子的语言发展迅速,2周岁左右孩子能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复合句。

  ③社会性发展

  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阶段:a.出生至6个月的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b.7个月至2周岁是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c.2~3周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生要经历的三个阶段是指:a.游戏伙伴阶段:b.退缩阶段;c.自我意识出现阶段。依恋是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婴幼儿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婴幼儿阶段孩子发展很快,但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婴幼儿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哺乳、母爱剥夺和被遗弃等。

  2.学龄前阶段

  (1)学龄前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

  3-6岁的儿童大肌肉发育逐渐成熟.能控制自己身体。肌肉与手眼逐渐协调,使儿童获得胜任感和独立感:6-7岁的儿童脑重量已经接近成年人水平,为智能的迅速增长及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

  ②心理发展

  学龄前儿童语言和思维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能正确掌握全部本土语言,词句发展迅速,初步掌握语法结构,口语表达能力日益增强,开始形成内部语言,并开始掌握书面语言。

  ③社会性发展

  a.学龄前期儿童已经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学龄前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因素构成:

  b.学龄前期儿童已经能从人的外表来认识性别。开始了性别认同的发展过程:

  c.学龄前期儿童开始了道德的发展。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d.学龄前期儿童社会交往的范围从以家庭为主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他们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包括父母、同伴和老师等。

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中级社会工作者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常见考点

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常见考点”,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考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本考点在本章中出题的概率相对较少,仅在2014年有考题出现。本考点要求考生熟记并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考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本考点是本章最重要、信息量最大、抽象概念最多的考点,在2008年至2015年考题中都有出现。考生在备考时要重点掌握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8阶段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4阶段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3水平6阶段论。在考试中.一般都是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来让考生判断其属于何种状态、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

  1.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1)生物进化理论与进化心理学

  ①生物进化理论。是解释生物由无生命到有生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过程的学说。

  ②进化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

  (2)基因理论

  ①基因的特点:遗传基因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个体生命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②四种遗传异常:单一基因遗传;多重因素遗传;染色体错乱;环境引起的遗传异常。

  2.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称为动欲区。动欲区在发展的早期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口腔,其次是肛门,然后是生殖器。据此,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停滞”与“退行”是紧密联系的。所谓“退行”是指当个人受到挫折或焦虑时,他就会返回到早期发展阶段,出现幼稚行为,如哭泣、抽烟、酗酒等。一个人一旦发生退行现象,他总是倒退到他曾停滞的那个发展阶段。

  (2)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以及实验研究,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又称发生认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2岁)和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在前运算阶段,儿童能够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出推论;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能对抽象的

  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

  每一阶段的儿童对世...

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中级社会工作者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备考重点

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备考重点”,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考点: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本考点在历年考题中相对较少,在2012年和2013年出现过考题。考生在复习时要能够根据模拟情境来判断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分析人类行为和需要的“三维视角”。

  1.人类行为的含义

  (1)人类行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显的行为。

  (2)行为主义学派把人的行为看作是机械式的由刺激直接引起的,否认了人的心理因素。其行为公式是S→R,S指外界刺激,R指反应行为。

  (3)新行为主义者考托尔曼提出“中介变因”的概念。其行为公式是:B=f(S.A),B为行为变因,S是情境变因,A为前提变因(包括遗传、年龄和经验等)。

  (4)德国社会心理掌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这较能说明人类行为的真实含义。

  2.人类行为的类型

  3.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

  (2)多样性。

  (3)发展性。

  (4)可控性。

  (5)整合性。

  4.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1)生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包括:影响人的成长,是人类行为的物质基础;生理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心理因素的成长;不同阶段的人的生理发育不同,这直接影响到了人在不同时期的成长特征:生物因素主要通过遗传基因影响人类的行为发展。

  (2)心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包括:心理认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和社会,从而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确保人们行为的健康发展;情感是心理表现。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十分重要;心理的需要和动机影响行为的变化。

  (3)社会因素对人类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群体、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社会事件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考点: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本考点是本章历年考题的重点。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5年都出过考题。从考法来看,既有直接考理论内容的,也有考理论应用的(主要考法)。本考点要求考生把握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尤其是家庭要素:能够结合考题的情景分析人类行为受到了哪些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环境的含义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2)社会环境的特点

  ①多样性。社会环境包括影响人类行为的众多因素,小到家庭、学校、群体和组织,大到社区和国家。

  ②复杂性。第一,社会环境要素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复杂的。第二,社会环境中各子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作用的机制非常复杂,这也决定了社会的复杂性。

  ③层次性。对于人的具体生存或具体...

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中级社会工作者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考点精选

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考点精选”,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考点: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此知识点在新版教材中有较大的改动,且增加的内容较多。请考生加以关注。该知识点在新版教材中进行了重新梳理,不仅帮助考生再次深入理解本章的内容.也可对考生在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难题进行指引。考生要结合案例对本知识点进行理解。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含义

  社会工作专业范围内的伦理守则,主要是指通过专业价值观和专业共同体制定出的伦理守则。来约束社会工作者正确处理实践中的价值观问题。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

  (1)服务。

  (2)社会正义。

  (3)人的尊严和价值。

  (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

  (5)正直。

  (6)能力。

  考点: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国际惯例

  1.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工作者要始终以服务有需要人群、促进社会变迁和正义为己任。对待服务对象要做到关爱、有同理心和非评判,对待同事要公平合作。对待服务机构的政策要做到表里如一,维护服务机构的立场和利益。在对社会方面,要努力促进社会福祉的发展,以实现社会正义。

  2.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1)对服务对象的承诺/负责。

  (2)尊重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

  (3)使服务对象知情同意。

  (4)相信服务对象的能力。

  (5)具有文化敏感性。

  (6)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和保密性。

  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1)尊重。

  (2)保密性。

  (3)合作。

  (4)利益冲突与争议的处置。

  (5)咨询。

  (6)教育与培训。

  (7)服务转介。

  4.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伦理责任

  (1)注重专业的品性。

  (2)加强专业评估与研究。

  5.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伦理责任

  (1)有责任维护机构的政策与立场。

  (2)对机构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保密。

  (3)妥善使用和保存机构的文件、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

  (4)有责任促进机构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合作关系。

  (5)有责任协调服务对象与机构的关系。

  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1)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2)促进公共参与。

  (3)在公共危机情形下提供介入与救助措施。

  (4)通过社会与政治行动减少不平等,反对歧视,促进社会正义。

  考点十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内容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制定的原则

  (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

...

与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中级社会工作者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