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中考语文试卷点评栏目,提供与中考语文试卷点评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8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中考语文 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福建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2018年福建中考已顺利结束,今年的试卷难不难呢?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了《2018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点评》,欢迎阅读!祝考生们中考大捷!

  2018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一、坚持立德树人,凸显正确方向和育人功能

  试卷以“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育人要求。试题选材关注价值取向,文质兼美。语基小语段内容关涉闽江流域文化,地域特色鲜明,旨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立文化自信;《观沧海》以宏大气势传递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好沉的一抔土》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口的土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汲取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动力;《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展现中文输入领域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与智慧,昭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非连续性文本围绕“归国潮”主题,彰显中国“磁场效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文创设情境,引发思考,鼓励尝试不同方式的“充电”,创造积极而有意义的人生,充满正能量。

  二、追求文化品位,体现语文特质和教学导向

  试题的选材和命制,追求文化品位的高雅,体现语文特质和教学导向。文本选择、题干表述和答案设置,都尽力体现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之美。“积累与运用”精选古诗文名篇名句,文化底蕴深厚;文言文选段要求学生从伯牙琴音高妙和董源画作美妙的角度展开分析,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代文阅读试题,虽文体各异,也都有较为浓郁的文学韵味和文化气息。在教学导向方面,试卷努力给一线教学一些提示:摒弃应试之“术”,回归语文教学之“道”;摒弃单纯的应试解题指导和固化的答题模式,回归文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摒弃写作的模式化教学套路,回归指导学生立足生活,写真情实感;就“教”的层面而言,承载树人之道,是语文的使命与担当;从“学”的层面而论,指引学生涵泳语文之美,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追求。

  三、着力稳中求新,注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试卷切合中考“两考合一”的要求,在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稳中求新,注重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在“阅读”领域,设置选择题型,注意对文本信息进行转述与整合,力求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设置简答题型,注意考查学生体味作品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科学安排难易结构,以更好区分学生概括、分析和鉴赏能力的差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适当提高材料之间的整合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作文试题兼顾开放与限制,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自己的人生感受、体验和思考,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与中考语文试卷点评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8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专家点评:体现这五大特点

中考语文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上海中考语文整张试卷平实中见深度,稳定中有新意。出国留学网中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专家点评:体现这五大特点,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专家点评:体现这五大特点

  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杨焄、杨浦高级中学陈小英、徐汇中学曾宪一、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沈菁、松江区教育学院曹怿岚等专家对本次语文试卷进行了评析。专家们表示,中考语文卷体现了五个特点。

  守正出新,弘扬传统文化

  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卷仍由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作文四大板块组成。整张试卷平实中见深度,稳定中有新意。

  试卷结构稳定,题型常规,题干规范,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课内文言文选取了唐宋八大家的传统名篇,课外文言文选取了记事写人的笔记小品,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试题有不少“出新”之处:第16题中的表格既要摘录信息,又要整合概括;主观题有开放度,如第18题、第26题,赞同与否均可;综合运用题选用的三个阅读材料均体现创新;第12题还坚守了上海中考语文卷分级赋分的独创性。

  贴近实际,富有生活气息

  现代文阅读选材文质兼顾、朴实无华,关注了日常生活中的“行”和“食”,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亲切,可以迅速沉浸文本,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从生活中几乎熟视无睹的“斑马线”的由来,说到“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让学生在了解斑马线作用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一次安全乃至生命的教育。《酸橙》由生活中“吃橙”这样一件不经意的事,启发学生从哲理角度多元思考,提升认识生活的能力。两篇选文充分彰显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文题“真的不容易”,从学生的生活阅历来看,一些“不容易”的经历,正是他们必然的经历,写他们熟悉的生活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能够感悟生活的不容易,本身就是成长成熟的体现。

  关注语言,考查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从语言的积累开始。文言文部分考查了课内古诗文默写,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以及《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小石潭记》的内容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重在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鼓励学生注意日常积累,课内打基础,课外见功夫。

  现代文阅读既考查了说明方法、修辞手法以及记叙文写作技巧等知识点,又考查了信息筛选能力、概括能力,尤其是具有一定开放度的第18题、第23题、第25题,需要学生在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重新建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感悟探究,突出思维品质

  试题在命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首先,注重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本,能够由表及里,以小见大,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如第13题要求分析主人公“一笑不复言”中的“意”,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进一步体会深层的意蕴,感受人情的温暖和待人处事之道。

  其次,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如第18题要求对斑马线设置的大胆尝试进行评价,就需要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对平时习焉不察的细节加以分析和反思。另如第26题要求对不同艺术门类交融组合的现象进行评判,关注学生的独特...

与中考语文试卷点评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专家点评

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6月16日上午,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科目顺利开考。出国留学网为您精心整理《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专家点评》,供您参考,祝您成绩顺利通过!

  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专家点评

  守正出新 贴近生活 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6月16日上午,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科目顺利开考。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杨焄、杨浦高级中学陈小英、徐汇中学曾宪一、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沈菁、松江区教育学院曹怿岚等专家对本次语文试卷进行了评析。

  与会专家表示,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学科的命题工作以《2018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和《上海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全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守正出新,弘扬传统文化

  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卷仍由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作文四大板块组成。整张试卷平实中见深度,稳定中有新意。

  试卷结构稳定,题型常规,题干规范,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课内文言文选取了唐宋八大家的传统名篇,课外文言文选取了记事写人的笔记小品,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试题有不少“出新”之处:第16题中的表格既要摘录信息,又要整合概括;主观题有开放度,如第18题、第26题,赞同与否均可;综合运用题选用的三个阅读材料均体现创新;第12题还坚守了上海中考语文卷分级赋分的独创性。

  贴近实际,富有生活气息

  现代文阅读选材文质兼顾、朴实无华,关注了日常生活中的“行”和“食”,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亲切,可以迅速沉浸文本,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从生活中几乎熟视无睹的“斑马线”的由来,说到“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让学生在了解斑马线作用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一次安全乃至生命的教育。《酸橙》由生活中“吃橙”这样一件不经意的事,启发学生从哲理角度多元思考,提升认识生活的能力。两篇选文充分彰显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文题“真的不容易”,从学生的生活阅历来看,一些“不容易”的经历,正是他们必然的经历,写他们熟悉的生活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能够感悟生活的不容易,本身就是成长成熟的体现。

  关注语言,考查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从语言的积累开始。文言文部分考查了课内古诗文默写,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以及《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小石潭记》的内容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重在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鼓励学生注意日常积累,课内打基础,课外见功夫。

  现代文阅读既考查了说明方法、修辞手法以及记叙文写作技巧等知识点,又考查了信息筛选能力、概括能力,尤其是具有一定开放度的第18题、第23题、第25题,需要学生在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重新建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感悟探究,突出思维品质

  试题在命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首先,注重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本,能够由表及里,以小见大,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如第13题要求分析主人公“一...

与中考语文试卷点评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6年宁波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中考语文 宁波中考语文试卷 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出国留学网宁波中考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点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作文成亮点

  中学高级教师徐文霄

  相比于以往的中考作文,今年的题目可谓简洁至极,成为一大亮点。一改以往的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的模式,没有了提示语,表面上是增加了审题难度,但从写作效果来讲,这更有益于自由想象的发挥,鼓励优秀学生作出更加精彩而又不乏个性特色的表达。

  提高审题的门槛,其实能更好地检验一个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能力。写作之前,如果先作阅读式的思考,会更好地梳理出写作思路。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亮”与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为什么要用“亮”比喻你的生活。这种设想方式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屡见不鲜,如果我们的考生能够先进行这样的思考,加上平时有一定的写作素材积累,这个题目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的。这也是本次写作变化的意义所在。

  鸡蛋里挑一下骨头,个人以为作文中对亮的注解拿去更好,在完全空白的提示下更能区分出谁是依靠平时积累而写作,谁在依靠套题作模式化训练。

  本次中考语文阅读虽然选的是童话,却是有分量的卡尔维诺的童话,让我们看到叙事类作品回归的同时,又感受到通俗背后的深度。

  第一、考虑到初中阶段阅读比重最高的是叙事类文章,本次中考的这篇童话从阅读要求来讲是符合主流的善举。

  第二,提倡名著阅读与学习。名著阅读并不局限于前面基础部分的要求,在现代文阅读中完全可以进一步深化。该阅读部分的四道题主题鲜明,能力考查呈阶梯状递进。童话的故事、语言、形象、意义这四个关键词从横向来看,几乎涵盖了初中阶段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要求,从纵向来讲,这四道题的有序解答又是阅读文学作品时由表及里的探索过程。

  本次语文考试的导向清晰,就是注重思考,注重不循模式的探索表达,该简单的简单,该增难度的就上难度。这里提出两点,基础部分的名著题在考前是很让大家揪心的,怕名著一旦考细了就让人不知所措,但事实却让大家多虑了,基础部分的名著题考得很大气,点到为止。反过来,阅读二的第13题很有意思,它不是独立成题,而是建立在对前面题目的提升基础上,貌似简单,实则有点难度。

  总之,让学生不必背着大堆的概念与识记性的东西战战兢兢上考场,大胆答题,放开表达,同时给予合理的区分度,这样的题目应该点赞。

 

  以下是宁波2016年全部科目的试题发布入口:


地区

与中考语文试卷点评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5青岛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青岛中考语文真题 2015青岛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2015青岛中考语文真题点评


  2015年青岛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延续了往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整体特点,基础与人文并重,能力与素养同行。

  试题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整体素养的考查,加强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情趣的引导,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其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基础与人文并重,能力与素养同行”。具体地说,基础知识的考查面广;语言运用与生活实际结合,具有浓郁的人文内涵;作文引导考生全面感受,不拘泥于文体,有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从内容结构上看,整套试题稳中有变,在延续往年试题整体特点的基础上,命题方式延续传统。

  (一)基础知识注重日常积累。

  汉字书写、注音和解释的题目,学生普遍反映比较常规,都没出考纲范围,新增古诗文赏析选择题,考查《春夜洛城闻笛》的诗文内容以及背景内涵,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古诗文学习“只背不理解”的弊端。病句题为比较常规的否定失当,亦出现在十四中基本病句题型中。语言运用题目,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写对老师安慰短信的感想,符合生活实际,非常“接地气”。名著导读考到了比较冷门的《昆虫记》,语法题目考到了副词、主谓短语和和假设复句,修辞方面对于比喻的考查非常简单,属于难度较低的题型。

  (二)阅读知识题型传统,内容新颖。

  这份试题在学生熟悉的语境中命题,用学生喜欢的文本考查,具有浓郁的现实性和人文性。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的主人公是大家熟悉的孙禹年,七年级《山市》一文中曾经接触过。说明文选择了 陈芳烈的《烽火台的诉说》,是一篇非常具有人文性的说明文。说明方法考了比较冷门的“引资料”。现代文阅读选择了青年文摘2014年第11期《老头子的固话不会停》,主人公是一位慈爱的父亲,表达了感人肺腑的浓浓血缘情深,考点着重在图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且注重文章细读文本,“矫情与感动”要求联系文章具体分析内容,文段六、七段能否颠倒又考查了学生对于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题型常规,但是内容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三) 作文命题依旧采用二选一的形式,一篇为命题作文“身边的风景也动人”,一篇为半命题作文,“赢得——”。

  今年青岛新东方完美押中作文试题!这两个题目平易、朴实,在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发挥的余地,能尽情挥洒文采,表达感情,更易考出学生的真实作文水平。

  总之,本套试题更注重于学生的日常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感悟能力,稳中有新,注重文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套能综合检测学生各方面文学水平的题目。

  如果您还想了解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及答案请点击【2015中考试题及答案】或【

与中考语文试卷点评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4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中考语文 2014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2014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2014年中考已经开始,考生们在考场挥文撒墨豪情起,展露雄心字行间。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4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2014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语文考题体现“本土化”

  除了作文,给考生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道语言运用题。这道题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都选拔赛为背景,给了一段成都学校如何踊跃参与汉字听写大会的材料,让考生反驳“汉字听写大会对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用”的言论。赵斌说,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如何通过对方的讲述抓住漏洞并进行有效反击。“这道题的答题思路应该是这样的:语言文字是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汉字本身具有文化意义,如果连文字都不能掌握,你如何去读懂别人的文章,去抒发自己的情感?”

  赵斌说,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虑:似乎语文课本上学的知识跟考试的内容相差甚远。其实,对语言的拿捏是考查学生文化的积淀。积累、感悟和观察,是学生学好语文所必须具备的涵养。所谓观察,是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体察,只有当学生情感丰富起来的时候,他才能做到思维敏捷;所谓积累,只有多学习其他人的东西,他的表达才有范本,否则表达会显得苍白无力;所谓感悟,如果说积累有模仿的成分,那感悟的过程就有可能创新。“这是送给即将升入初三学生的礼物。” 赵老师说。

  相关链接:2014浙江嘉兴中考作文题目

  龙应台说:“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我们总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点评:该题直击心灵,拷问“信念”,引导学生辩证认识自我,思索人生,是一道能在精神层面引发思考的作文题。——王波芬(舟山第一初级中学)

  推荐阅读:2014中考作文题目

  推荐阅读:2014年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与中考语文试卷点评相关的中考语文

考试2011:2011河北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高考
2011年06月27日 02时17分,《考试2011:2011河北中考语文试卷点评》由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编辑整理.

语文突出能力彰显导向
201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进”的原则,在继承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谋求创新。试卷严格依据《2011年河北省中考文化课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要求。试卷覆盖面较广,突出能力立意,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试卷的整体难度较去年略有提高,既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又注意发挥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今年的语文试卷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
201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查看
一、强化基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语文试卷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的考查。从分值来看,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分值是历年来最高的,从2000年的12分提高到24分,整整提高了一倍。试卷考查了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文名篇中句子的默写,所要求默写的句子,有的是名句,有的不是名句,意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全篇的背诵积累。字音、字形的考查是必考内容,这是语文的根基所在。今年对字音、字形的考查采取了综合性考查的方式,结合具体语境来设置题目,不是简单地辨识正误,而是着重考查运用的能力。标点符号运用的考查继续得到重视,今年的标点符号试题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但难度有所增加。此外,对同音词、同义词辨析的考查,对文言文实词含义的理解的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考查等都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及其运用的考查内容。初中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基础打好了,就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课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今年的语文试卷,注重了课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不少题目的材料直接来自课本,也有的是课本内容的迁移和延伸。如名句名篇默写填空全部来自课本;第2题的命题素材来自课本上的一篇课文(人教版题为《再塑生命》,河大版题为《再塑生命的人》,语文版题为《我的老师》);古代诗词阅读材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自课本;课内文言文阅读材料是《桃花源记》。这样,直接涉及课本的试题共有9道,分值为24分,占总分值(作文分除外)的34%,可见直接出自课本的题目所占的比率是相当高的。
此外,有不少题目考查课本内容的迁移能力。如第9题(2)小题,要求解释“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一句中“未冠”的含义。这道题表面上是对课外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考查,实际上是考查对已学词语的迁移理解。《送东阳马生序》一课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句子,句中的“加冠”即行加冠礼,表示男子已经成年,这是古代文化常识,课本上有详细的注释。那么,“未冠”就是没有行加冠礼,意思是“没有成年”。如果不懂得对已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只会一味死记硬背,这道题就无法作答。第11题(2)小题要求把“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翻译成现代汉语,解答这道题需要理解句中的“由是”、“益”、“尽”等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些词语也都在课内文言文中出现过。如第20题(1)小题,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在早春的花草又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一句里“卖弄”的表达效果。这其实是对《春》这篇课文中“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中的“卖弄”进行迁移考查。如第21题“第⑧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此题考查对记叙文中插叙的作用的理解,可运用从课本《爸爸的花儿落了》《阿长与<山海经>》中所学插叙的知识作答。如第19题“选文第②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可运...

与中考语文试卷点评相关的英语考试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