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恩仇录读后感》是由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您搜集整理的内容,作品里面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意义,让人读后感到万分舒畅。此时选择动笔把心中的所想记录在读后感呢,可以最大限度记录自己切身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篇1】
陈家洛身上既有传统儒生的家国情怀,又有江湖侠客的快意恩仇,前者使其负有经世济民、修身齐家的理想,后者让他身负统领豪杰、壮大门派的职责。而在金庸所设置的反清复明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二者交织演变成了以“剑”作为手段来达成“书”的理想,也即通过以武力对抗推翻清廷的手段,达到修齐治平还汉人天下的家国理想。然而,陈家洛作为乾隆亲兄弟的另一层身份使得他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杀伐决断,国仇家恨在这样巧合中变得微妙而纠结,他身上“书”的一面战胜了“剑”的一面,书生意气代替了武装斗争,最终放弃了爱情选择了妥协,在将香香公主作为筹码与乾隆做交易的那一刻,就已经预示了最终的悲剧结局。陈家洛最终还是没能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不论是妄想通过乾隆来实现恢复汉室江山的目的还是牺牲自己的爱人,实质上透露出的还是他作为一个深受儒家封建价值熏陶的读书人的软弱性以及作为身处江湖之中的侠客在政治上的幼稚性。他既未能报答师父的教导之恩,也未能报答香香公主的献身之恩,更无法报国仇家恨之仇,贯穿全书的爱恨恩仇最终在优柔寡断的陈家洛手中无疾而终。这种优柔寡断不仅葬送了整个江湖寄予厚望的光复大业,也辜负了霍青桐与喀斯丽的深情,陈家洛试图捍卫的一切都失败了。陈家洛的心路历程实际上也折射出金庸从民族大义开始,最终陷入笑傲江湖的权利漩涡和鹿鼎记的身份虚无主义的创作过程,无论是金庸或是陈家洛始终都未能突破汉族士大夫的阶级局限性。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篇2】
书、剑、恩、仇,这四个字贯穿着这部跌宕起伏的小说——《书剑恩仇录》。提起这部小说,首当其冲的就是反清复明的教会——红花会,饱受清政府压迫的回族部落,还有威震江湖的武林豪杰。
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豪杰辈出的江南教会红花会成为了清王朝的眼中钉。红花会的英雄武艺高强,各怀绝技:狠如迅雷的四当家“奔雷手”文泰来、刀技过人的爱妻骆冰、足智多谋的七当家“武诸葛”徐天宏……,除此之外,会中还有一位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总舵主——陈家洛,带领群雄组成了一支强劲的抗清力量。群雄中有的是武林前辈的得意门生,有的是江湖豪杰的刎颈之交,他们与远在西北大漠的回部积极联络,共同抗击清政府的压迫,回部的女中豪杰“翠羽黄衫”霍青桐的英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政府也不甘示弱,乾隆皇帝身边有一位武艺高强的将领,他就是让红花会和回部的抗清英雄为之头痛的“火手判官”张召重,他与大师兄马真,二师兄陆菲青并称“武当三杰”。其人心狠手辣,自恃其武功高人一筹,再加上一把削铁如泥的凝碧剑,所到之处无人不为之汗颜。但在群雄的齐心协力和互相帮助下战胜了恶势力,摆脱了清政府对江南黎民百姓和回部的迫害。
在回部,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结识了霍青桐的妹妹“香香公主”,两人感情深厚。公主的纯真,朴素和那一股面对恶势力宁死不屈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红花会的群雄,也感动了读者。
欣赏完这部荡气回肠的小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江湖上的豪侠仗义,让我明白了坦诚待人,坦诚做事,做一个朴实,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人。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不禁会赞叹作者金庸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招一式,描绘着英雄们的飒爽英姿,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