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佳木斯大学教务网由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提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佳木斯大学教务网:http://218.7.123.173/jwweb/
推荐访问:
以下佳木斯大学教务网由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提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佳木斯大学教务网:http://218.7.123.173/jwweb/
推荐访问:
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发扬南泥湾优良传统和抗大作风,形成了“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励志图强”的校风和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内涵的胡杨精神,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主,农、理、工、文、管、法、经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学生1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30%。校园面积2570亩,校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0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基本建成数字化图书馆。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不断优化,现有教师6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418人),其中兵团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12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33人。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西藏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1985年7月,成立西藏大学。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专科学校、西藏民族学院医疗和自治区财经学校先后并入西藏大学。2007年10月,在教育部普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全区唯一的“优秀”成绩。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西藏大学摸索出了一条在极具特殊性的高原民族地区办高等教育的路子,奠定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1989年,1991年,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先后2次莅临西藏大学检查指导工作,作出了“西藏大学的发展必须和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起来,专业应拓宽”的重要指示。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视察我校,提出“要重点支持西藏大学建设”。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要集中力量办好西藏大学”。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李铁映、陈至立、热地、路甬祥、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及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领导多次来校考察指导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等机遇,特别是通过西部一省一校、区部共建、西藏大学改扩建等工程项目,投入专项建设经费6.65亿元,使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历届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都曾到西藏大学检查指导工作,现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同志明确指出:“要把西藏大学办成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管理一流、人才实用的高水平综合大学。”200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莅临视察,强调要重点支持西藏大学建设,“要把西藏大学建设成为特色突出、西部先进、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
西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点击进入)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0899人,其中有研究生7471人,普通本专科学生43722人,留学生291人,成人本专科学生9415人。现有在职职工4198人,其中专任教师25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1人,硕士学位的教师1083人;教授383人、副教授85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0人,贵州省核心专家6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6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4人,贵州省教学名师25人。
学校现有24个学院,2个公共教学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37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
贵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点击进入)
...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具有74年办学历史的省重点大学。其最早前身为1936年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形成了“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凝炼了“五种品格”(即耕牛的拓荒品格、骏马的争先品格、蜜蜂的勤勉品格、青松的顽强品格、小草的奉献品格),坚持追求“敬业乐群、达士通人”的精神境界。
学校位置
学校位于福州市金山,校园占地面积234万平方米。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8个福建省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MBA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15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有22个学院、68个本科专业、43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涵盖8大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2.1万多人、研究生近3000人。现有教职工2300多人,专任教师1572人,有正高职称人员224人,副高职称人员494人,有福建省属高校唯一的1位中科院院士,96名博士生导师。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1人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0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入选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被评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2人被评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28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74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7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1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与台湾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深厚的地缘、血缘、学缘、亲缘优势,不断加强两岸交流,拓展教学空间。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结成友好关系,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交流。学校成为有权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侨生的单位,并在全国率先招收台湾农业行业协会会员攻读成人教育学历。学校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联合举办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本科专业教育项目。学校的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还编辑出版了《林业经济问题》、《亚热带农业研究》、《武夷科学》、《华东昆虫学报》、《高教理论与实践》等刊物。
学校获得奖项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文明学校”(连续3次)、“福建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连续2次)、“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并连续21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教学理念
【文化传承】八十年来,学校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吴伯箫、臧克家、何其芳、王哲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八十年之发展,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砥砺耕耘,开拓进取,孕育形成了“求真求善、尚实尚行”的校风、“严谨敬业、立德树人”的教风和“求是致用、成人成才”的学风,这一切融汇成一种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成为学校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
【办学条件】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是省级花园式单位和文明校园。校园占地2134亩,校舍建筑面积8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拥有原子与分子物理、应用生物技术等2个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实验室,计算机基础、数字化语言文学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化学、物理、机械工程、力学、地理科学、生物工程与技术、电工电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11个省级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图书馆藏书194万册、电子图书261万种、中外文期刊2900余种。在校生26780人,其中各类硕士研究生1179人、普通本专科生25381人、外国留学生220人。
目前,鲁东大学全体师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坚决实现两个突破,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大力实施四大战略”的办学思路与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鲁东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点击进入)
...●传承历史
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开端,学校1928年创建于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尤其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美丽校园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2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教学人员15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800余人;有兼聘院士及兼聘特聘教授2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特聘教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名,入选“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席教授9名,入选安徽省“****”1名,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33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3名,入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8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约2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5597人,本、专科生21496人。
●师资雄厚
学校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26个院(系、部),77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汉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国家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有6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设有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目前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一流,已成为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校训
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的指引下,一代代安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使得学校的建设发展不断向前推进。面向未来,安徽大学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正朝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