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偏执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常常有学生在面对数学、物理黔驴技穷时发出哀叹,学这些干吗呢?个别稍显渊博的学生会提出,当年钱钟书先生读北大,数学不是只考了个零分吗;韩寒考试门门挂红灯,不是照样成了作家吗?当然这么说钱钟书先生是不对的,有人考证,他考了9分。韩寒是差生就不用多作考证了,他是很得意于自己的成绩差的。如果这学生再渊博点还可以提到陈寅恪先生,当年陈寅恪先生跟钱钟书先生差不多时间就读于清华,他的数学好像也只有几分。红红的韩寒以后的发展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如果中国现代学术界没有了钱陈两位先生该是怎样的遗憾?显然,如果把这两位先生放在现在的高考面前,他们想进北大、清华的大门简直是痴人说梦。??听了学生这样的感慨,其实我是很能感同身受的。大学时我就因为英语问题,毕业证书都差点飞掉了,而英语跟我以后的语文教学有什么关系?而且学了那么多年的物理,画了那么多的电路图,现在我家客厅的电灯坏了,我连开关盒都不敢拆,怕拆了装不起来。数学我学了十一年,现在只有小学的数学题目我还能解。而且这些知识除了把我送进大学外,现在基本上跟我毫无瓜葛。那我们花那么多的时间在用不到的东西上干什么呢?当然,作为老师,我不能这么痛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劝他们说,这些知识都是用来锻炼你们的思维的,你们已经受益了,但自己还不知道。学生马上反驳,古人都有学数学、物理、化学吗,他们比我们笨吗?我又说,学这么多的东西其实在于让你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方向,有利于以后找对自己的专业。学生又反驳道,我从小就不喜欢数学,我已经知道了我的方向,那为什么还学呢?我只好放下老师的架子附和他们说,对对对,我读书时也很讨厌一些科目,但是考试是这样考,我们也没办法啊。??在中央台十三届青歌赛上,作为评委的余秋雨先生在回答该怎样读书时说道,古人所谓的“学富五车”在先秦时实际上没多少书,那时用竹简,一车又能装得了多少?像老子、孔子、庄子他们又能看得了多少书,但他们的思想是后人无法超越的,只能注释再注释。他提出,该有选择地看书。这话很发人深省。我认为这是对传统观点的反动。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等一直是我们对传统知识分子的赞美,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定要知道得多。比如,我读了大学,现在在老家还常常有人会考我,问我一些生僻的字,一些历史典故等;如果我答不出来,他们那眼神实在是让人惶恐。问题是,如果我什么都知道,像孔乙己那样连“回”的五种写法都知道,又能证明什么呢?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能有所创造,学有所用,而知道本身又有何用?作家余华在说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道,他很庆幸自己没走弯路,一开始就接触一些好书本。而童话大王郑洁渊在记者问及他对《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看法时回答,他没看过,他认为创作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学习。这说法更是极端了。我认为这两位作家的说法很能堵上现在图书市场某些书商的嘴巴,那些什么“少年必读书目”、“100部必读书目”、“男人必看的书”、“女人必读的书”等等等等,实在让人厌烦,这么多必读的东西,我们还剩多少时间来思考自己的内心???现在社会学科分类越分越细,学科内部分类也越来越细,当一个博学而又能深入的人已经不可能了。有人提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虽然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