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说,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坚定地相信,我与别人不一样。这可不是什么实践得出来的真知,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哪里与别人不一样,只是因为听到爸爸妈妈说了好多次,就懵懵懂懂地记住了。每当我介绍自己时,都会说,我与别人不一样。
这句话确实深深进入了我的潜意识,像名字一样永远忘不掉。小时候,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我与别人不一样。我很早就认识许多字,会给大家讲故事,而且讲得很好。每次我开始滔滔不绝地讲故事时,总会有许多小朋友甚至是老师来听讲。看到这种情况,我就讲得更起劲了。为了吸引更多人注意力,我去了解了上百种恐龙的特性,去研究了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甚至还知道了一点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当我把这些自己都不懂的东西讲给别人听时,听众们总是啧啧赞叹,这让我更开心了。感谢我那时的老师,就像向熊熊燃烧的火焰中不断扇入氧气使火越来越旺一样助长了一个孩子的“我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我知道的越多,就越感到自己不一样。后来,这种想法让我感到自豪,所以我走路、谈话的神情都处处流露着优越感,这让身边的小朋友羡慕不已。
小学时,有一课是朱自清的《匆匆》。老师问大家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是珍惜时间。一种莫名的愤怒涌上了我的心头,斥责同学们思维怎么如此浅薄,幸运的是,有另一位“高瞻远瞩”的同学支持我,他的行为很过激,拿起书扔向了其他同学,以表示极度不满。我们虽然也并不清楚地明白《匆匆》中作者到底想说的是什么,但能看出,一定是比“珍惜时间”更加深层次的东西,那是人性的一部分,是要用心灵去感受的,当时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用再精妙的语言也无力表达,怎么可以用“珍惜时间”去概括如此深刻的主题呢。另一次,我看了鲁迅的《风筝》,猛然间觉得鲁迅的文章写得居然这么好,深深打动了我的情感,不仅因为我也经历过与小说主人公相同的事,更因为文章把对人性和童真毁灭与自己对理想的渴求写得如此逼真。我不记得初中时老师是怎么讲这篇文章的,但记得与自己想的有很大不同。
我渴望被人尊重,有段时间渴望到疯狂。我渴望他人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之处,认识到我是世界上一个多么独特的存在。可是人们并不能总是察觉到这点。在青春期刚开始时,我对什么事都特别敏感。如果有人不经意间忽略了我,我就会感到非常失落,这种失落又逐渐演变为悲伤。
我最悲伤绝望的时候,就是我感到自己无法显示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时候。我感到前途一片灰暗,就像深夜里一个人徒步走在无边的沙漠中,不知何去何从。惶恐逐渐充斥了我的内心,我是如此的无助。我哭了起来,不停地颤抖,哭得歇斯底里。我哭的时间比我想象中更长,开始用纸巾擦拭眼泪,后来也就不顾了。我感到自己相当无能,尽管在内心深处依然坚信我与别人不一样。我曾经以为我可以为全人类作出很大贡献,现在却发现做不到。小时候,看到甘于平凡的人都会嗤之以鼻,对他们很轻蔑,心里想这些人真不要脸,没有社会责任感,不知道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做点事。后来才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认真踏实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社会的贡献。看看自己,对比一下宏伟设想与实际进展,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不自觉想到了《红楼梦》中的晴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是多么不幸啊。
于是在那时,我感到深深内疚,忽然觉得对不起自己。生命短暂,我希望能看清本质。从小开始,我就看了许多书,在点点滴滴中了解世界。这之后,我的思维似乎更深刻了,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再那么骄傲了。我学到了如何与人交往,让人们感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