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参加考试的同学们,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2017年初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讲义八”,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广大放松心态,从容应对,正常发挥。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7年初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讲义八
中国近代出版历史知识
近代印刷业的发展
考点一、西方印刷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
1.近代造字技术:
1815年,《华英字典》,传教士汤姆斯刻制了最早的中文铅合金活字。
1838年,传教士米怜发明用钢冲压制造中文字模。
1858年,美华书馆的威廉·姜别利发明电解法铸“美华字”,在中国通用几十年。此外,他还发明了元宝排字架,大大提高了汉字排版速度。
2.近代印刷技术
第一部用机械印刷汉字的图书是《华英字典》
19世纪后的近半个世纪,采用西方印刷技术的主要是传教士和外资机构:
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土山湾印书馆、点石斋书局、申报馆
1878年,点石斋书局印制《康熙字典》(石印技术),首印4万,次印6万部,创当时发行量之最。
申报馆引进机制纸印《申报》,首先使用手摇平版机和单色轮转机。
(二)石印技术的兴盛:最早的平版印刷术
1821年,麦都思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立印刷所;
第一本石印中文书籍:1828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出版《中文课本》
第一本石印中文期刊:1833年,广州出版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874年,该技术到上海,首先出现在土山湾印书馆,点石斋书局(英国人美查办)将其发扬光大。
1881年,国人办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
三大石印书局:点石斋石印书局、同文书局、拜石山房。
1891年,同文书局印刷《古今图书集成》100部,堪称石印出版物中的精品巨制。
特点:工序少、印刷速度快、存貌不失真。
1867年,德国人J·阿尔伯特发明珂罗版印刷,不过十年传入中国。
1902年,上海文明书局员工赵鸿雪试制珂罗版成功;
1904年,该书局聘用日本人试验石印技术印彩色版获得成功。
(三)铅印技术主导地位的形成
铅印取代石印的条件:①铅印字模多、字体齐整秀丽;②价格下降;③小型印刷机国内已能制造;④纸型取代泥版使重印更加方便;⑤1906年,科举制度的废除,石印应试读本的石印书局遭到致命打击,铅印从此开始占据绝对优势。
考点二、近代印刷业的发展
近代是中国印刷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主要用于书刊生产领域,独立专事印刷的机构不多,多数印刷厂直接隶属于出版机构,一些印刷厂兼营出版业务。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正中书局等大都有自己的印刷厂。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